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孩子到了两三岁,爸爸妈妈最关注就是“孩子说话”这件事。经常有读者留言问我:

“孩子都两岁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办?”

“孩子快三岁了,只会说几个词,家里人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会叫,正常吗?”

“孩子明明听得懂,数字都认识了,为什么就是不开口呢,急死我了……”

孩子快五岁了,不会说长句子,每次只说几个字,是自闭症吗?

一提孩子说话晚,有的老人就爱用“贵人语迟”这个说法,归结到“孩子聪明”。其实,“贵人语迟”原意是指君子谨言慎行,说话前要反复思考,而非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和小孩说话早晚完全没关系。

虽说每个孩子说话早晚、进度快慢各不相同,但是也不能因为忽视而耽误了孩子的发育。孩子迟迟不说话到底正常吗?需要担心吗?怎么办呢?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语言发育迟缓

首先,先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家孩子X岁,还不会说话(或说得很少),正常吗?

孩子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都有标志性的里程碑,英文叫milestone。通常我们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发育迟缓(智力、运动、语言),都会参考这些里程碑。

我给大家列出了美国儿科学会的标准作参照,爸爸妈妈可以看看宝宝的发育进度如何。

8-12个月孩子的语言能力特点

  • 对讲话的注意力提高。

  • 对简单的语言命令有反应。

  • 对“不”有反应。

  • 能用简单的动作,比如摇头表示“不”。

  • 儿语有音调变化。

  • 说“爸爸”和“妈妈”。

  • 运用感叹语,比如“哦!”

  • 试着模仿词语。


1-2岁孩子的语言能力特点

  • 你说名字,他就会用手指出相应的物体或图片(“那个是……?”)。

  • 会说出熟悉的人、物体和身体部分的名称(“那是什么?”“那是谁?”)。

  • 可以说一些单个的字词(15~18个月)。

  • 会使用简单的词组(18个月~2岁)。

  • 会用2~4个词的句子。

  • 听懂简单的命令。

  • 重复对话中听到的词。

2岁孩子的语言能力特点

  • 理解包含2~3个要求的指令,比如“回房间去,把小熊和小狗拿来”。

  • 几乎认识并且可以识别出所有常见物体和图片。

  • 能理解大部分语句。

  • 能理解物理关系(“上面”“里面”“下面”)。

  • 能用4~5个词语组句。

  •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

  • 会使用代词(我、你、我们、他们),英文母语的孩子还会使用一些名词复数。

  • 不熟的人也能听懂他说的大部分话。

3岁孩子的语言能力特点

  • 理解“一样”和“不一样”的概念。

  • 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

  • 能讲出最长5~6个词的句子。

  • 语言表达比较清楚,陌生人也可以听懂。

  • 会讲故事。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孩子说话晚,需要担心吗?

那么,如果我家孩子说话比上表要晚,就是发育迟缓了吗?需要担心吗?

通常,这类权威参考数据,都是取自该年龄段孩子的平均值。虽然每个孩子说话早晚不同,但正常情况下,发育晚的孩子与发育早的孩子只有

4-6个月的差异,如果超过这个时限,父母就要多加注意。

因为有些发育迟缓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听力障碍、舌系带过短、表达性语言障碍、自闭症、智力低下等,要尽早筛查或进行干预。

我从美国儿科学会“发育健康表”中,为大家挑出了0-3岁的语言部分,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作为参照。

美国儿科学会明确指出,如果孩子在各阶段显示出下列迹象,可能是发育迟缓,应该咨询儿科医生。

8-12个月

  • 仍没有说过任何简单的词(妈妈或爸爸)。

  • 不会用身体语言,比如摇头或点头。

  • 不会用手指出对应的物体或图片。

1-2岁

  • 不会模仿声音或者行动。

  • 15个月大后,看上去不明白家中一些常见物品的作用(比如牙刷、手机、钟表、叉子、勺子等)。

  • 18个月大时,会说的字少于15个。

  • 2岁后,听不懂一些简单指令。

2-3岁

  • 仍然不停流口水或者吐字不清。

  • 无法理解简单的命令。

  • 不会说有两个词组成的句子。

  • 回避视线交流。

  • 对玩具、其他孩子不感兴趣。

  • 不会参与角色扮演游戏。

3岁后

  • 对互动游戏没有兴趣。

  • 不理睬其他孩子。

  • 对家人以外的人没有反应。

  • 不会玩有幻想成分的游戏。

  • 不会正确使用“我”和“你”。

  • 不会使用至少由三个词汇组成的句子。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孩子还不开口说话,是不是语言启蒙不到位?

排除了疾病原因后,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孩子迟迟不开口,其实是生活环境造成的。说到这里,有的妈妈可能会觉得委屈:我一直都有给孩子做语言启蒙,就是不管用啊!

别着急,来看看下面这些情况你家有没有。语言启蒙可不只是对孩子“说、说、说”那么简单,如果踩了这些坑,做过的语言启蒙可能等于无用功哦!

1、你经常替孩子说话吗?

大家都知道,儿童的语言启蒙需要家长不断的语言输入和交流,多和孩子说话,才能引导孩子开口。但说再多也要给孩子开口机会,而不是我们都替孩子说了。

文章开始提到一位妈妈问:“孩子都识数了(潜台词是,智力发育挺好的),为什么就是不开口说话呢?”

听到这个问题时我就很好奇,如果孩子不会说话,就不会报数,那妈妈是怎么知道孩子认识数字的呢?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后来这个妈妈给我录了一段视频,把我看傻了。视频中孩子在一页一页翻台历,用小手指上面的数字,妈妈在旁边不停地和孩子“对话”。怎么说的呢?

孩子用手指“2”,妈妈说:“对,这是2。”孩子翻一页,用手指“3”,妈妈用赞扬的声音说,“对,这就是3,没错!”、“那个是4,对的!”……这是孩子识数吗?这明明是孩子在当考官,妈妈在识数啊!

如果要引导孩子认识数字,并且说出来,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指着数字3,放慢语速、拖长发音,对宝宝重复说:“三!三!这是三!”


如果宝宝复述有困难,可以拆分音节“ssss~aaaaannn~saaaannnn”,慢慢吐字,说的时候让孩子看着我们的嘴唇,跟着学。


教了很多次后,可以问宝宝:“这是几?这是什么?这怎么说?”来引导孩子开口。以上是表达的部分。

考察孩子能认识数字的形状、记住数字的发音是理解的部分,应该怎么做呢?“我说三,宝宝给我指来吧,是哪个?”孩子正确指出后,再接着用前面说的方法引导。

如果孩子只要动动手指,我们就都替他说了,那他还需要开口吗?他干吗要学说话呢?

就像视频里的小男孩,在指着“2”的时候,他盯着妈妈的方向,嘴巴已经跟着学口型了,却始终没有发声。因为妈妈已经抢先说了啊,说得很好,之后也完全没有留白和引导他开口,他自然就不说了,直接跳到下一个数字,继续“考”妈妈。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2、你家里经常开电视吗?

这位妈妈发来的视频还有个现象,就是背景里一直有电视在播放,哪怕明明当时没有在看。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小,还不懂得看电视,开一会儿没关系;有些人就习惯家里开着电视当背景音,不管有没有人看;还有人以为,电视的说话声音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

其实恰恰相反,电视的背景噪音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增加了孩子学习语言的难度。美国医学会小儿科期刊(JAMA Pediatrics)就曾经发布过一项研究,经常看电视的孩子,有可能发生言语发育迟缓。

这是因为当电视开着的时候,家长和孩子说话会减少,孩子又是和真人学习发音的(录像不管用),开电视大大减少了孩子的学习机会。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3、你经常让孩子有挫败感吗?

孩子发音不清、不准确的时候,长时间重复纠正他,甚至批评他,经常给出负面评价,会让孩子特别有挫败感,不愿意说话。也有家长不知不觉给孩子贴上标签——

“你怎么总学不会啊?”

“怎么这么笨啊?”

“别人家孩子1岁就会了,你还不会”

或者是当着孩子的面和其他人客套——

“我家孩子还不会说话呢,特别慢啊,你家孩子怎么这么聪明……”

这些都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影响他的自信心建立。

正确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没关系,慢慢来,妈妈相信你能够做到更好。”当孩子跟着你说出了词语,即使不那么准确,也可以先给孩子肯定,“呀,你自己能说出来了,真好!我们再一起重复一遍……”,而不是一直在说“不对、不对”。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4、你一直给孩子吃软乎乎的东西吗?

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做软乎乎的饭食。果果的姥姥就是如此,每次都给孩子吃稀饭,菜也炖得烂乎乎的,生怕孩子咬不动、不消化。殊不知,这才是害了孩子!

如果我们一直给孩子吃过于细、软的食物,孩子不需要用力咀嚼就吞咽,面部和口腔肌肉就得不到锻炼,说话就会口齿不清。

要孩子长大,就必须顺应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到了什么阶段就吃什么样的食物,而不是一直把孩子当小婴儿一样宠着。

平时可以让孩子用吸管喝水、喝奶,或者玩类似用吸管吹泡泡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口腔肌肉。孩子说话时,吐字会更加清晰、容易。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5、你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

有些孩子说话晚,是因为被照顾得太周到了。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说话,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就立刻办到了。

孩子不需要说“我渴了”,就有人送上水壶,孩子不需要说“我吃饭”,就有人递上饭碗,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指一指立刻就有人拿到手里……心电感应这么好用,谁要学说话啊?

试着把孩子常用的东西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吧,例如很喜欢的绘本或者玩具。下次他指着要你帮忙拿过来的时候,你可以说:“你想要那本书?你要对妈妈说‘我要’(或者‘我要书’),你告诉我,就会帮你拿过来了。”

每一次孩子要求帮忙的时候,都可以教他一遍。孩子可能会不肯开口,也可能会排斥,但一定要坚持,不断输入一定会有结果。

别再让“贵人语迟”耽误孩子了!应该这样抓住孩子的语言爆发期!

语言启蒙不仅仅是和孩子说话,更是有场景的对话。

例如给孩子穿衣服时,无论他是否能听懂,都一边穿一边说:“先伸左手,再伸右手,我们要系扣子啦!”大孩子走路的时候,可以说:“我们一起迈步啦,左、右、左、右。”

比起和孩子面对面,一字一句枯燥地教,生活场景更能“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加强小家伙地记忆,让她不知不觉跟着你吐字,这就是所谓“语言输入”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了。

成长的快乐在于,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更好的一天,小家伙会不断蹦出新的词,不断学会更多句子,让我们对明天期待不已!

花时间说:

其实,因为语言逻辑和发音差别,相较而言,中文是“易说不易写”的语言,而拉丁语系如英语,是“易写不易说”的语言。我在国外细细观察,路遇爸爸妈妈带着宝宝上街,发现相比国内,小朋友说话普遍晚一点。

我在美国的机场遇过一个小男孩,三岁多了还一个字不会说。很难说当家长的心里就不着急。因为你随便搜搜国外的亲子论坛,就会发现,咨询各种问题的家长特别多,和国内、和咱们都是一样一样的。

如果一定要说更值得称道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些国外的家长,即使内心也惶惶不安,也迷茫着急,但对孩子总能拿出耐心和恒心来。

多年的海外生活,让我习惯了国际公民的思维,从来不觉得歪果仁或着住国外,就是多么高大上的事。现在国内科学育儿越来越普及,年轻爸妈素质都很高,相比而言,做爸妈的心态、自控力,更是我们需要学的。

—END—

作者:花时间。国际新闻硕士,四语妈妈,童书译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现为美国加州Paulo Alto University心理学研究生。创立公众号慢成长,分享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知识。个人微信: babyhours001。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词,一起做靠谱爹妈

回复【安全】公安大学教授亲自演示“儿童安全操”,防走失一定要会!

回复【方案】科学育儿0-36个月早教方案,一键收藏!

回复【成长】辣妈修炼指南帮你开启全职新妈的鸡血人生!

回复【疫苗】儿科专家为你全方位解答宝宝疫苗!

回复【乐高】领取乐高玩法创意书与电子教材!

后台回复“见面礼”,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