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宣传覆盖面 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 宝兴联社持续开展2018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


扩大宣传覆盖面 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 宝兴联社持续开展2018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

宝兴县联社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金融知识宣传资料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继9月8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暨“提升金融素养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后,10日、14日,宝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宝兴联社)再次以送金融知识“进校园、进乡镇”为主题,连续开展了两次专题宣传活动,有效扩大金融知识宣传覆盖面,不断提升各类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技能,进一步增强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在陇东镇陇东中学,宝兴联社工作人员不仅面向学生发放了反假币、反洗钱、防网络诈骗、征信知识等宣传资料,还耐心解答该校学生的金融知识疑惑。同时,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群体开展了“网络借贷诈骗知识”讲座,通过“网络借贷诈骗”危害性和“校园贷”、“现金贷”等现实诈骗案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增强其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的甄别和抵制能力。

相似的场景也出现在宝兴县明礼乡,早早提前做好精心准备的宝兴联社工作人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同样富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借助当地金融综合服务站设备,工作人员现场手把手耐心教,直到群众正确掌握自助存取款机存取款、缴电费方法。同时,现场开展了“反假小超人”扫码有奖答题、有奖金融知识抢答等活动,让现场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与此同时,针对犯罪分子向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农村群众时有上当受骗情况发生的实际,宝兴联社工作人员特意在原有金融知识宣传基础上,增加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并简明扼要介绍了常见诈骗手法,以及对应的防范技巧。

宝兴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联社将继续结合“金融夜校”活动的开展,扎实推进2018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让金融知识宣传惠及千家万户,以实际行动推行普惠金融制度和践行“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理念,积极维护金融稳定发展,弘扬金融正能量。

宝兴联社

记者 孙振宇

宝兴联社专家支招

1、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侵财犯罪,包括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纸质媒介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日益先进的通讯手段、银行支付渠道以及互联网技术,向不特定多数人实施的诈骗。

常见诈骗手法包括扫描二维码方式植入木马、短信链接钓鱼网站式植入木马、利用改号软件冒充公检法等机关、“机票改签/航班取消”、“网上购物退款”,以及网络虚假投资、“猜猜我是谁”、淘宝刷信誉、中奖等。

以冒充公检法部门实施诈骗为例。诈骗方通常会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恐吓方式要求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另一种方式为要求受害者将银行卡插入ATM机或进行网银操作,输入所谓“防火墙号码”或重新设置密码,实质是转账操作,将资金转入犯罪分子控制的账户。

防范方法很简单,做到“三不一要”即可。

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通话和手机短信,不轻信任何花言巧语,并及时挂掉电话。同时,不回复不明来源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不轻易透露:巩固自身心理防线,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能透露自身和家人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以及短信验证码或密码器动态密码等信息。如有疑问,要向亲友、同事核实。

不轻易转账: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转账汇款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号和姓名,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要及时报案:万一受骗,需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

2、如何保障支付安全?

作为持卡人,需从密码泄露风险、“伪卡盗刷”风险、网上支付、银行真假防范等四个环节加以注意。

密码防范

个人不良习惯和金融风险意识不足,都可能导致银行卡密码泄露。

可从7个方面留意:保存好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设置较高强度密码,不使用生日、身份证号等作为密码;为电子银行设置专门密码,不同网站使用不同密码;不在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上记录密码,不选择“记住密码”;定期修改银行卡和电子银行密码;不将密码透露给其他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不在社交网站公布个人信息,不在网上随便注册信息。

盗刷防范

不法分子会选择在ATM上安装读卡器,或给POS机加装测录模块、安装盗刷芯片,盗取取款人银行卡信息,进而制作伪卡进行盗刷。

可从3个方面留意:在ATM上使用银行卡时,应注意检查有无外接异物、观察卡口有无异常、松动情况;在ATM上或POS机输入密码时,建议用手遮挡,防止密码被窃取,并做到定期更换密码;磁条银行卡是银行卡被盗刷的“重灾区”,建议及时升级成安全系数较高的芯片卡。

网络支付防范

欺诈分子常通过短信、邮件、通讯软件信息等方式向受骗者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受骗者点击后,所用设备往往会出现卡顿、自动安装未知程序、黑屏、自动重启、短信接收不正常等异常情况,并常常在受骗者不知情时出现连续多笔资金转出账户的情况。

可从5个方面留意:手机做好安全防护,防止恶意程序入侵;计算机安装防火墙,及时更新杀毒软件;选择正规平台进行软件下载,不要下载或安装任何来历不明的程序;不在公用电脑上或连接公共场合不明WiFi使用电子银行;养成定时进行手机病毒查杀的好习惯。

真假银行防范

欺诈分子常利用伪基站篡改手机号码,伪装成银行“官方电话”,通过群发短信诱导客户点击附带诈骗链接,并填写账户信息内容。

可从6个方面留意:四川农信官方网站为www.scrcu.com;四川农信客服电话(028)96633;四川农信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等索取密码或短信验证码;切勿随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文件或链接;支付前仔细核对订单信息,确认无误;直接输入网址访问银行网站,不通过其他网址或链接跳转访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