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自1992年开始的26年车市连续增长,有可能在2018年画上句号。”

不可否认,今年的“金九”真的已经不再“金”,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9月乘用车销量达到221.5万辆,同比增长30.4%;2017年乘用车销量达到230万辆,同比增长3.4%;而2018年9月乘用车销售达190.5万辆,同比下滑13.1%。

单看今年最近三年的9月份,中国乘用车已由2016年的增长到2017年的微增长又演变成如今的负增长。

而每年的9、10月份作为中国传统车市的旺季,经销商的终端优惠会比以往的大很多,但尽管如此,为何旺季不但没有出现往常的“火爆”现象,反而还出现负增长呢?难道只是因为经销商优惠不够大?还是另有原因?

连大众都下降?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事出必有因果,车市整体销量下降与车企巨头的销量下滑不无关系,从9月各大厂商的销量来看,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日产、本田、长安、长城等等,9月车企排名前十除了吉利之外,与去年相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而车企巨头销量下滑主要是因为很多车企的"当家明星"车型均呈现微增长或者负增长的现象,例如,轿车方面全新英朗、速腾、捷达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甚至是吉利的明星车型帝豪都同比下降17.3%,而且连新朗逸、轩逸等爆款车型在"金九"也只是达到了微增长。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除了几家车企巨头之外,韩系车的销量也是持续下降,其中北京现代从两年前的月销量10万台到如今旺季的月销6万辆,整体销量自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起亚在1-8月份累计销量仅达到了21万辆,还不及年终50万辆目标的一半,因此完成年终目标也有些困难。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如果说韩系车是受到去年韩系车低迷的持续影响,而美系车福特在华的销量也呈现大幅下降,数据显示,9月在华销量同比暴跌43%。其中,长安福特汽车同比下跌55%;江铃福特汽车销售同比下跌15%;进口福特汽车销售今年迄今为止下跌15%。

由以上数据可见,不论是车企巨头的下降还是韩系车和福特的逐渐边缘化,都在致使整个乘用车市场销量的下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销量不约而同地下滑呢?

原因错综复杂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首先是经销商的终端优惠情况,在汽车头条APP在北京的部分经销商走访时发现,除了广汽丰田、奔驰、别克中的个别车型价格依旧坚挺,大部分车型在终端均给出了相应的折扣,优惠力度并不小,但大部分的4S店并没有出现往年9月火爆的买车场面。

而在经销商层面,国六标准实施在即,车企和经销商为避免旧标准车型积压,排产偏于保守。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今年以来,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均处于警戒线之上,经销商整体经营状况欠佳。

其次是中美贸易贸易摩擦背景下,对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9月大众在中国销量为27.78万辆,同比减少11%,对此大众的官方解释是“贸易摩擦导致国内消费者买车持观望态度。”同时有业内人士分析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市场新车销售的影响还正在扩大。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而福特作为美国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今年1-9月,福特汽车在华销量较去年同期下跌30%,福特官方也给出了的相同的解释: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导致的。

此外,作为国内体系能力较为强大的上汽通用,其在近期却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包括别克、雪佛兰及凯迪拉克品牌车辆,涉事车辆近330万辆。而体系能力如此强大的通用汽车对于5年前就遭到投拆的问题并没有做出及时修正,而其它小体系的车辆或许也存在很多质量问题。

因此,消费者对于车辆质量的质疑,再加之股市低迷、经济不景气等,导致了消费者花钱更谨慎、处于持币观望的状态。

万绿丛中一点儿"红"

那么在"金九"一片惨绿中,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红"吗?有,比如吉利、丰田。

在2018年9月车企销量的排行榜前十五名中,仅有自主一哥的吉利和丰田保持了同比增长,其它均呈现了同比下降的态势。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其中,吉利9月总共销售新车124429辆,同比增长14%;今年1-9月累计销售新车1136858台,同比增长37%。旗下的各个车型也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并没有受到整体车市下滑的影响,且已经完成年终目标的70%,在稳步度过金九之后,对于158万辆的年终目标指日可待。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而丰田汽车(含豪华品牌雷克萨斯)9月份在中国市场终端销售140,000辆,同比增长18%。今年前三季度,丰田在华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2.6%至1,081,500辆,这也是丰田首次在一年的前9个月份在华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去年同期则为960,400辆。

同时,豪华品牌的国产车和进口车绝大部分均呈现出较好的销量表现,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豪华车。相比较而言,吉利、丰田以及部分豪华品牌9月的成绩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冷清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火热。

除了这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之外,新能源车型9月表现可谓是优异,9月新能源车销量达9.9万台,同比增长73.0%,1-9月累计批发61.3万,同比增长98.0%,已经超越2018年的全年销量。

“寒冬”让人猝不及防,车市缘何遭遇26年来最惨“九月”?


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是2018年国家实施的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性强,指标设置相对科学合理,推动产品升级效果突出,而且销量表现也是好于预期。 "同时其预测道,"综合考虑2018年后期的新能源的合资企业逐步发力的进取态度,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应该从80万台的预期提升到超越90万台的水平,且产品升级和中高端化趋势明显。”

毋庸置疑,车企蒸蒸日上、疯狂增长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何在销量低迷的整体车市中逆势而行,当前最为重要的便是不断提升产品本身的品质,不断提高产品力和品牌力,在车市"严冬 "中积蓄力量,早日蓄势待发,迎来明媚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