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要做到「九要九不要」,告別「高分退檔」的悲劇!

志願填報要做到“九要九不要”

告別“高分退檔”的悲劇!

高考志願填報要做到“九要九不要”,告別“高分退檔”的悲劇!

志願填報不是幾天就能搞定的事,一定要提前對高校有所瞭解。為保證有一定的備選學校,至少要提前對15-20所院校做功課,需要將這些院校的招生簡章弄通、吃透,掌握這些院校近年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以此推斷2018年的院校錄取線等。不要趕到最後幾天再抓,到時候來不及就只能憑感覺報了。

1

要分清主次,不要越位包辦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經驗豐富,在志願填報上當仁不讓,替孩子做主。但是,其實這個年紀的考生都近乎成年了,人生觀和世界觀已經在逐步形成,他們已經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定的認識和憧憬,也有渴望的學校或專業。

因此家長更應該考慮孩子的立場,配合孩子規劃自己的未來,讓孩子把握自己的人生。不能“反客為主”,更不能越位“包辦”。

2

要有理有據,不要想當然

高考志願填報關乎考生命運和前途的大事,千萬不能跟著感覺走,僅憑道聽途說和想當然就草草決定孩子的未來。

要想選到合適的院校,就要了解院校的歷史與文化,一個有“內涵”的院校更值得考生報考。

還有學校是屬於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屬於“985工程”、“211工程”或“一流”院校?有沒有特色專業或優勢學科?師資力量如何?就業前景如何?考研的比例如何?文理科是否均衡?這些都是選大學的根據,直接關係到學生未來的去向。

3

要量體裁衣,不要盲選名校

不是最好的就是最適合的,中國的高考招生錄取制度歷來是公平公正、擇優錄取的。但是有些考生在高考前早就拿名校當目標,非名校不上。但是在志願填報時確不是非常可取的,志願填報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將自己的學習能力、身體素質以及家庭經濟情況與高考成績同時考慮,來評估自己的整體實力。並將自己的實力與學校的競爭力相匹配,挑選適合自己的院校。

高考志願填報要做到“九要九不要”,告別“高分退檔”的悲劇!

4

要分批填報,不要孤注一擲

常常有許多考生在志願填報時由於有明確的目標,只報自己鐘意的院校,沒有報滿或是對自己的成績很有信心只報本科一批的院校,二批空著。但是現行的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不會影響下一批次的錄取,提前批也大大增加了考生的錄取機會,對於本科批次的考生來說可以嘗試,但是提前批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較少,重點院校也較少,所以考生可以合理分析利弊因素之後再填報。

但是,對於後批志願,如果不報就會浪費了一次或幾次被錄取的機會,大大減少了不被院校錄取的風險。因此不要自視甚高,只填一兩所院校是對自己不負責的行為。因此不要自視甚高,只填一兩所院校是對自己不負責的行為。

5

要以選院校為主,不要過於考慮地域

地域雖然是志願填報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但是不能過於在意地域而選院校,比如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未來能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發達的大城市發展,因此只填報這些地方的院校,其他地方的院校完全不考慮。但是這樣一來會限制孩子的院校選擇而使孩子錯失機會,不是隻有北、上、廣的學校才是好學校,

大學的競爭力要用綜合實力去衡量,不能地域歧視,尤其分數不是很突出的考生,一昧選擇地域而忽視其他因素很有可能報不上理想的大學。

高考志願填報要做到“九要九不要”,告別“高分退檔”的悲劇!

6

要綜合考究,不要偏聽偏信

在當今各路信息充斥的社會,如何甄選出自己可以利用的信息非常重要。關於志願填報的信息有很多,特別是有關專業的信息,目前院校的專業大致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12大門類,

選什麼樣的專業必須結合自身情況,不能只靠專業的火熱程度去報考,有些專業的就業前景確實好,但不一定適合。綜合分析考究這些信息,不要偏聽偏信。

7

要正視錄取規則,不要冒險衝高校

許多家長和考生為了能讓高考分數“分盡其用”,冒險博高,這樣會大大增加志願填報的風險,平行志願不平等“,第一志願相當重要,如果不留餘地,就會錯失一次重要的錄取機會。而把握志願填報的梯度,則會合理降低錄取的風險,還能選到理想的專業。

8

要重視招生章程,不要僅憑自己感覺

招生章程是最需要細看的志願填報參考指南,需要特別關注和重視。院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展開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考生應該仔細查看院校特殊的招生原則,掌握院校的單科分數要求、身體要求、外語要求;瞭解院校的專業級差以及其他錄取細則。

謹慎填報,避免“高分”退檔的悲劇!

9

要抓住重點,不要輕視細節

高考志願填報要抓住關鍵,但是也不能輕視細節。有時可能會因為細節問題導致前功盡棄。

例如,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千萬不能混淆,否則很有可能導致“上線落選”或是“高分低錄”或是“高分不錄”,另外院校各專業的學費也需要關注。

需要提醒家長和考生的是:

網上填報志願時的密碼一定要記牢,也不要外露,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影響孩子的一生。細節決定成敗,因此,這些細節千萬不能輕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