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要做到“九要九不要”,告别“高分退档”的悲剧!

志愿填报要做到“九要九不要”

告别“高分退档”的悲剧!

高考志愿填报要做到“九要九不要”,告别“高分退档”的悲剧!

志愿填报不是几天就能搞定的事,一定要提前对高校有所了解。为保证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至少要提前对15-20所院校做功课,需要将这些院校的招生简章弄通、吃透,掌握这些院校近年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以此推断2018年的院校录取线等。不要赶到最后几天再抓,到时候来不及就只能凭感觉报了。

1

要分清主次,不要越位包办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在志愿填报上当仁不让,替孩子做主。但是,其实这个年纪的考生都近乎成年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在逐步形成,他们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认识和憧憬,也有渴望的学校或专业。

因此家长更应该考虑孩子的立场,配合孩子规划自己的未来,让孩子把握自己的人生。不能“反客为主”,更不能越位“包办”。

2

要有理有据,不要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关乎考生命运和前途的大事,千万不能跟着感觉走,仅凭道听途说和想当然就草草决定孩子的未来。

要想选到合适的院校,就要了解院校的历史与文化,一个有“内涵”的院校更值得考生报考。

还有学校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或“一流”院校?有没有特色专业或优势学科?师资力量如何?就业前景如何?考研的比例如何?文理科是否均衡?这些都是选大学的根据,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3

要量体裁衣,不要盲选名校

不是最好的就是最适合的,中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历来是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但是有些考生在高考前早就拿名校当目标,非名校不上。但是在志愿填报时确不是非常可取的,志愿填报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将自己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家庭经济情况与高考成绩同时考虑,来评估自己的整体实力。并将自己的实力与学校的竞争力相匹配,挑选适合自己的院校。

高考志愿填报要做到“九要九不要”,告别“高分退档”的悲剧!

4

要分批填报,不要孤注一掷

常常有许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只报自己钟意的院校,没有报满或是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只报本科一批的院校,二批空着。但是现行的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提前批也大大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对于本科批次的考生来说可以尝试,但是提前批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较少,重点院校也较少,所以考生可以合理分析利弊因素之后再填报。

但是,对于后批志愿,如果不报就会浪费了一次或几次被录取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不被院校录取的风险。因此不要自视甚高,只填一两所院校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因此不要自视甚高,只填一两所院校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

5

要以选院校为主,不要过于考虑地域

地域虽然是志愿填报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是不能过于在意地域而选院校,比如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未来能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发达的大城市发展,因此只填报这些地方的院校,其他地方的院校完全不考虑。但是这样一来会限制孩子的院校选择而使孩子错失机会,不是只有北、上、广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大学的竞争力要用综合实力去衡量,不能地域歧视,尤其分数不是很突出的考生,一昧选择地域而忽视其他因素很有可能报不上理想的大学。

高考志愿填报要做到“九要九不要”,告别“高分退档”的悲剧!

6

要综合考究,不要偏听偏信

在当今各路信息充斥的社会,如何甄选出自己可以利用的信息非常重要。关于志愿填报的信息有很多,特别是有关专业的信息,目前院校的专业大致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12大门类,

选什么样的专业必须结合自身情况,不能只靠专业的火热程度去报考,有些专业的就业前景确实好,但不一定适合。综合分析考究这些信息,不要偏听偏信。

7

要正视录取规则,不要冒险冲高校

许多家长和考生为了能让高考分数“分尽其用”,冒险博高,这样会大大增加志愿填报的风险,平行志愿不平等“,第一志愿相当重要,如果不留余地,就会错失一次重要的录取机会。而把握志愿填报的梯度,则会合理降低录取的风险,还能选到理想的专业。

8

要重视招生章程,不要仅凭自己感觉

招生章程是最需要细看的志愿填报参考指南,需要特别关注和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展开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仔细查看院校特殊的招生原则,掌握院校的单科分数要求、身体要求、外语要求;了解院校的专业级差以及其他录取细则。

谨慎填报,避免“高分”退档的悲剧!

9

要抓住重点,不要轻视细节

高考志愿填报要抓住关键,但是也不能轻视细节。有时可能会因为细节问题导致前功尽弃。

例如,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千万不能混淆,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或是“高分低录”或是“高分不录”,另外院校各专业的学费也需要关注。

需要提醒家长和考生的是:

网上填报志愿时的密码一定要记牢,也不要外露,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孩子的一生。细节决定成败,因此,这些细节千万不能轻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