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甘肃农民报》有故事

风雨相伴30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眨眼,黑发变银丝,30个春秋已从眼前恍然流失,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步入了盛年,相知相识甘农报,风雨相伴30年,甘农报陪伴我度过了人生最绚丽美好的时光,我与它产生了今世难以割舍的情缘。

1986年,20岁的我中师刚毕业,被分配到家乡一所条件艰苦的村校任教,没有电视、没有图书,有的仅是校长订阅的一份《甘肃农民报》,它成了我这个学校里唯一蹲守之人的陪伴,伴我度过每一个漫漫长夜。在读报的过程中,我萌发了写作的欲望,将身边发生的凡人小事写成“豆腐块”,投寄到《甘肃农民报》。不久,我的一首短诗《山里娃》,在甘农报发表了,当时我双手捧着报纸,反复看着变成铅字的文章,激动和喜悦心情无以言表。

1990年我被调到本乡中心校任教,随后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撰写各种计划和总结,从这年开始我每年都自费订阅《甘肃农民报》,并且把每一份报纸都收藏起来,一来为阅读学习提供方便;二来珍藏自己发表在《甘肃农民报》上的文章。

歌手有粉丝,球星有球迷,而我这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教书匠,甘愿做甘农报的一名粉丝。30年间,甘农报发表了我的200多篇文章,它让我获得了成功感,圆了我的文学梦。今后,我将写出更优秀、更精彩的文字来回报甘农报,让甘农报相随我的一生,成为生活的知己。

一篇小文章 奠定人生路

我从小喜欢写作,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当记者、当作家。一个农村娃,白天上学读书,还要帮助母亲干点活。夜晚趴在土炕上,点着煤油灯,仅凭一股热情,新闻报道、诗歌、散文、小说样样胡乱写。真没想到,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一篇《勤俭过节》的短文终于在编辑的精心修改下,在《甘肃农民报》发表了,还挣了3元钱的稿费。那种激动、喜悦的心情,真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由于坚持不懈,经常在报刊发表一些稿件,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一个普通中学教师的岗位上调进甘肃日报社,分配到甘肃农民报编辑部工作。这是一个团结和谐,风正气顺,最适宜年轻新闻工作者全面锻炼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搞新闻工作,不像大报那样分工细致明确,经常“单打一”,而是采写、编辑、组稿、画版都要学、都要干、都要能独当一面、独立完成。这对我这样一个初来乍到、刚刚转岗的新人来说,困难、压力确实很大。真没想到,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报人如良师似益友,经常带着我下乡采访,一字一句帮助我修改稿件,手把手教我组稿画版……在他们热情的传帮带下,我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全面掌握了每个环节的基本程序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农民报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坚持深入农村、深入现场、深入一线采访抓“活鱼”的扎实作风,给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影响教育着我,让我一生爱益,终身难忘。

人生第一篇歪歪扭扭的手写稿件,在《甘肃农民报》变成铅字公开发表,激励我、鞭策我走上了一辈子靠“爬格子”为生的道路;进入新闻单位的第一站,在《甘肃农民报》打基础、练内功、长见识、增才干……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如果说,我在后来的工作中有所成长有所进步的话,那完全是农民报这个团结和谐大家庭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我一直对《甘肃农民报》充满感激、感恩之情;始终对在农民报培养扶持我成长进步的老领导、老报人深怀敬重、敬佩之心。

在《甘肃农民报》创刊65周年的时候,衷心祝愿《甘肃农民报》继承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传经验,送科技,鼓与呼,真正把农民报办成党和政府满意放心、农民群众爱读爱看的报纸。

他们与《甘肃农民报》有故事

引领我实现文学梦

作为一名老师和作者,我订阅、浏览过许多报纸,对于《甘肃农民报》来说,完全称得上是一份有责任与内涵的报纸。

自我真正懂事并有意接触它开始,《甘肃农民报》就始终坚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办报宗旨,反映农民群众的心声。编辑老师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并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我自幼生活在国农村,虽然现在远离了农村,但农村的情结依然在我心中永恒地保留,为此,我曾不止一次地参与话题讨论,记忆深刻的话题有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份子钱、孝敬老人等,这种积极、健康、阳光的正能量的传递,正是一份报纸的责任,更是办报人值得敬仰的良知体现。

说它有内涵,这是因为《甘肃农民报》涵盖广泛,内容丰富,它不但刊登党的农村政策、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省内重大新闻,而且还刊登农产品市场信息、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新人新事。正是报纸及时准确地为农村干部群众提供发家致富的新技术、新经验、新门路、新信息,它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科技知识的园地,传递信息的工具,基层干部的助手,农民致富的参谋。”很多农民依据报纸提供的信息,走上了富裕路。更值得一提的是《甘肃农民报》的副刊“春雨”,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是那样地接地气,散发着浓浓的泥土清香,让人百读不厌。作为该栏目的撰稿者之一,我写过不少的作品,揭露农村封建迷信的《一夜惊魂》《捉鬼》,反映农村征地搬迁的《两道白线》《失落的村庄》,讴歌双联行动给老百姓带来可喜变化的《喜鹊窝》,展示残疾青年应自强不息的《一根筋》《残局》,记录家庭教育误区的《这真不是我的试卷》,批判农民守旧思想的《同学会》《红包风波》等,这些由来自农村生活的素材创作的作品,至今都被许多读者津津乐道。

值此《甘肃农民报》创刊65周年之际,我在祝贺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感谢,因为这一份有责任与内涵的报纸,不仅引领我一步步实现文学梦,它还成就了广大农民的中国梦!

那抹挥不去的甘农报情结

大概是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当时农村家家都用旧报纸糊墙。旧报纸中连载的《射雕英雄传》一下子吸引了我,在很多天里爬高爬低的找寻同一张报纸——《甘肃农民报》,甚至去别人家时也忍不住要往墙上望一望。而甘农报也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

1994年,我初中毕业考进了一所农业学校。由于出身农家的经历和学习农技知识的需要,甘农报成了我课余阅读的必选报纸。那一篇篇报道农村新变化的新闻稿件、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学作品,给了远离家乡的我一种熟悉的感觉和温馨的慰藉。

1997年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乡农技站工作。在那些清苦又孤寂的日子里,读甘农报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当时,农技站临街墙壁有一块空闲的黑板报,闲时我将一些甘农报刊登的实用技术抄到上面,没想到竟吸引了不少农民围观,也让我很容易地赢得了大家的认同。

65年如一日,一代代甘农报人,延续着甘农报“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和一如继往的版面风格,坚守着甘农报那份浓浓的乡土气息。而这,也正是吸引我这个农家孩子无法割裂的情结所在。

二十年 我生命中的流金岁月

二十年,老不了时光,只会让稚嫩逐渐茁壮。二十年风雨,众多的发展与变迁,都有力地证明着,与你相识不是机缘巧合,而是一场本该顺其自然要轻轻踩过的邂逅,那清幽的绿荫道上,一路花香,花舞香随。

你蓬勃发展的时代,应该是在我出生的年代。记忆中,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父亲,会时不时从生产大队带回来一些《甘肃农民报》,欣喜地阅读,并告诉母亲在劳作时该注意什么事项。父亲总会自信地说,这是科学,是他从报纸上看的。

后来,我上小学了,也认得几个字了,父亲从大队带回来的《甘肃农民报》被母亲整齐地糊在了墙上,还用带着图画的“双兔”纸烟盒给点缀了花边。可能母亲的意图只是为了让土墙变得整洁美观,但却没想到报纸上的文字却成了我课外学习的最佳资源。我趴在墙上认真地阅读着每一张面向我的文字,看许多关于农村和农民的新闻,看一些我根本就懂不了的政策信息。当然,最能吸引我眼球的就是那些科技知识,还有副刊的文章。如今回想起来,这份报纸,算是我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我后来立志要离开艰苦生活环境的不竭动力。

多年的努力,我离开了家乡,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我也开始拿起手中的笔,把我这个庄稼汉的儿子和庄稼汉家庭的许多回忆写成了一篇篇文字,不断地向这个塑造我心灵的“圣地”投稿,并有幸见诸于报端。而这些文字的出现,与长期阅读甘农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路走来,我与甘农报的缘分也算有二十多载了,如今,这张报纸已65岁,我也31岁了。你如一位慈祥的父亲,和蔼、大度,历经了时代的变迁,坚毅成了一座山。而我,也在你的呵护与教导中逐渐成长。我只想,紧挽你的手,继续向前。

他们与《甘肃农民报》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