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名校的魔力,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怎麼學習的?

很多人傾心於美國名校,常年奮戰於各種補習班,大有拿不到名校Offer絕不罷休之勢。對此,有的人表示不理解,好奇美國名校究竟有何種魅力,可以讓那麼多的優秀學子為之努力奮鬥?小優今天帶大家走進美國名校哈佛大學,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找到心中的答案。

網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雞湯文,用誇張的文字描述哈佛學子的勤奮,說這些學生都沉浸在學習中無法自拔,甚至已經到了不眠不休的地步,凌晨四點的哈佛圖書館裡,燈火通明,虛無坐席......

來自美國名校的魔力,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怎麼學習的?

事實上,這種情況也有,但是很少,因為哈佛大學的學生也要休息,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也不現實。

來自美國名校的魔力,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怎麼學習的?

不過,在哈佛大學校園裡,確實到處都可以看到看書的人,很多學生一邊啃著麵包,一邊忘我地在看書。

來自美國名校的魔力,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怎麼學習的?

學習壓力大,唯有高效學習才能制勝

一個北大女孩說,我在哈佛一個星期的閱讀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閱讀量。哈佛的本科生,每學期至少要選修4門,一年是8門課,4年之內修滿32門課並通過考試才可以畢業。一般而言,學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後的頭兩年內完成核心課程的學習,第三年開始進入主修課程的學習。

只有最聰明的天才學生可以再兩三年內讀完了這32門課程,一般的學生光應付4門課就已經忙得頭昏腦漲了,因為在課堂上教授們講的飛快,不管你聽得懂聽不懂,課下又留下一大堆閱讀材料,讀不完就根本完不了作業。

哈佛學生的壓力也來自學校的淘汰機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約20%的學生會因為考試不及格或者修不滿學分而休學或者退學,而且淘汰的20%的學生的考評並不是學期末才完成,每堂課都要記錄發言成績,平均佔到總成績的50%,這就要求學生均勻用力、不能放鬆。

來自美國名校的魔力,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怎麼學習的?

在哈佛:頂尖學霸確實都很勤奮,但比勤奮更重要的是——學習力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的柯比教授(W·C·Kriby)就曾提出:唯有學習力,才能讓學生真正提升學習效率,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授經常會對學生說,你學我這門課,你就一天只能睡兩小時。學生想,那麼,我學四門課,我就沒有睡眠時間了,我就得倒貼睡眠時間了。所以,要想順利畢業,學生必須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美國精英教育與中國教育的差距

在哈佛,看一眼就會明白中國教育缺了什麼?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說:中國大學生的生活相比之下太輕鬆了,我們總是說,中國的孩子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實,在美國一些著名的中學裡,高中的學習同樣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學的時候,也經常學到半夜。

美國,隨著年齡的增長,一點點加大學習的任務。到了大學時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須是吃苦的。而中國的孩子到了大學,卻一下子放鬆下來了。他們放鬆的4年,恰好是美國大學生最勤奮的4年,積蓄人生能量的黃金4年。所以,美國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

哈佛校園裡,不見華服,不見化妝,更不見晃裡晃盪,只有匆匆的腳步,堅實地寫下人生的篇章。

哈佛大學的突出成就

哈佛大學共出過8位美國總統和30位普利策獎獲得者。此外,還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學術創始人,世界級的學術帶頭人,文學家,思想家,如諾伯特·德納、拉爾夫·愛默生、亨利·梭羅、亨利·詹姆斯、查爾斯·皮爾士、羅伯特·弗羅斯特、威廉·詹姆斯、傑羅姆·布魯納、喬治·梅奧等。著名外交家、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也出自哈佛。

來自美國名校的魔力,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怎麼學習的?

中國近代,也有許多科學家、作家和學者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如胡剛復、竺可楨、揚杏佛、趙元任、陳寅恪、林語堂、梁實秋、梁思成、江澤涵等。哈佛的傑出成就,還表現在校史上和今天還在校任教的教師中,曾出過許多諾貝爾獎的獲得者。

諾貝爾獎:哈佛大學有多名教職員及校友奪得過諾貝爾獎。(官方網頁顯示,共有44位諾貝爾得獎主現為或曾經是教職員Faculty)。此數字沒有計算得獎校友的人數,另外,其實每個大學對計算機這個數字的原則都有不同的定義,如:有些大學並不計算那些得獎以後猜到有關院校的人而有些大學則仍將其計算在內;有些亦不計算在校任教不足1年的教職員但其他的卻仍視其為與該校有聯繫的得獎主。

美國總統及富豪:哈佛大學建校伊始,總共培養了8名美國總統以及多達62名的富豪企業家。

哈佛卻不是神話,它只是一個證明。它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美教育方式的差異性,學習力的重要性,以及理想抱負的可靠性。小優覺得,這大概就是美國名牌高校的魅力所在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