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网警提示」名校研究生变身“卡商” 月入过万 警方捣毁3个卡商窝点

想在某网络平台注册用户,又不想使用本人的实名手机号。有什么办法?想重复享受某APP的新客户优惠政策,但手机号只有一个,怎么办?在不法分子眼里,这些想法成了“商机”。

近期,广州黄埔警方在黄埔区东区街、萝岗街、长洲街连续捣毁3个“卡商”犯罪窝点,先后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用的电脑30多台、猫池100多套、手机卡4万多张等。

打码平台、卡商、猫池,这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原来这都是利用企业登记电话卡漏洞的非法行业的术语,其中卡商经常为诈骗分子提供避开身份的电话号码。

「双鸭山网警提示」名校研究生变身“卡商” 月入过万 警方捣毁3个卡商窝点

打码平台引出黑色产业

手机号码、验证码成为了许多网络平台的主要“通行证”。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一种所谓“打码平台(又称验证码平台)”的黑色产业悄然而生,“打码平台”可以理解为利用验证码非法获取利润的网络平台。

“卡商”:

主要是指拥有大量手机卡的用户,其通过使用“打码平台”提供的软件,大量注册各类网络平台账户,并自动将收到的验证码短信发回到“打码平台”,“打码平台”随即将对应的手机号码、验证码直接发给下游的各类“客户”使用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此过程中,“卡商”的任何手机号被使用一次,则可获得相应的收入。而下游客户往往与网络欺诈、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密切相关,“卡商”也成为了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突出的幕后黑手之一。

猫池:

是指有通信模块,可收发短信,支持多张手机卡同时使用的设备,一般有8槽、16槽的,高端的甚至达到128槽(即可以同时插8、16或128张手机卡)。猫池是“卡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只有通过猫池,才能实现多张手机卡同时作业,大量收发短信验证码的效果。

卡商被捕供认内幕

3月28日上午,根据广州市公安局网警部门通报的“卡商”线索,黄埔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3月29日上午,警方采取收网行动,在东区街、萝岗街、长洲街捣毁3个“卡商”窝点,抓获邓某(女,35岁,广东省梅州市人)、梁某(男,32岁,广州市黄埔区人)、曾某(女,30岁,广东省云浮市人)、杨某(男,30岁,广东省云浮市人)、莫某(男,31岁,广东省湛江市人)等5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用的电脑30多台、猫池100多套、手机卡40000多张等。

据嫌疑人供述,大量的无名手机卡主要来自以企业或单位名义购买的手机卡,俗称“企业卡”。此类手机卡登记在不同企业名下,多数只有接听来电、收发信息的功能。

「双鸭山网警提示」名校研究生变身“卡商” 月入过万 警方捣毁3个卡商窝点

嫌疑人通过各种途径,大量购入“企业卡”,利用“企业卡”无个人实名登记的特点,为需要规避实名制的各类“客户”(大部分是实施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提供服务。

一般而言,“卡商”都是直接跟“打码平台”合作,通过猫池将验证码自动发给“打码平台”,“打码平台”向“卡商”支付报酬,每条信息收费在1角至3元不等,“卡商”基本能过上“足不出户、月入过万”的生活。

一嫌疑人曾为某知名高校研究生

实际上,“卡商”因持有大量的手机卡,除了可以注册各类网络账号,还有刷优惠、刷流量等业务,总而言之,凡是跟验证码有关的产业,他们都有涉足。例如在警方此次侦破的系列案中,曾某、杨某在归案前刚刚接下一宗生意:刷网络抽奖。据嫌疑人交代,某大型饮料企业近期在网络上推广抽奖服务,每个手机号码只有一次抽奖机会,于是他们就利用自身持有大量手机卡的优势,通过“打码平台”为下游客户提供不同手机号及验证码服务,增加抽奖机会。

案民警介绍,上述5名嫌疑人均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其中嫌疑人莫某还是国内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曾经在一家国内龙头的通讯企业担任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或取保候审,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