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老用戶帶動新用戶,這是大家都喜歡的,也是大家都希望實現的一點。究其原因主要是:

1)老帶新的成本低,基本都是老用戶自發的向新用戶傳播;

2)老帶新的轉化率高,老用戶帶來的新用戶都是依靠口碑傳播帶來的,是基於對老用戶個人的信任,轉化為對平臺的信任。

既然好處都明白,那具體怎麼開展呢?我先分享一下我們多多理財在這方面的一個總結:由於我們的APP是10月24日上線,上線時間比較晚,所以截止到2015年11月30日,我們平臺的老用戶只有295人,1個月之後,也就是2015年12月31日的時候,由老用戶帶來的新用戶達到736人,也就是平均一個老用戶為我們帶來2.5個新用戶。如果後期如果老用戶的基數比較大,並且一直堅持下去,那效果會非常可觀。

在實施老帶新計劃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樣的用戶才算是老用戶?老用戶為什麼會願意向新用戶推廣,又是哪些因素促使老用戶這麼去做的?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首先,我們要明確老用戶的定義是什麼。

我們平臺是將老用戶分為三個類別:第一種是重複投資用戶,也就是投資過兩次以上的。通常投資一次的可能是因為活動等吸引過來的,也有可能是羊毛黨。但是投資兩次以上的,即使是羊毛黨,那也是優質的羊毛黨。

第二種是在社群中擁有高活躍度的用戶。一般平臺都有用戶群,方便與用戶之間的溝通交流。我們也建社群,在社群中積極參與活動,在社群中擁有較高活躍度,甚至為其他用戶解答問題的都是我們的優質用戶,我也把他定義為老用戶。

第三種是會給平臺提建議的用戶。我們會經常的發佈新版本的APP,然後讓用戶參與測試,並給出反饋。雖然反饋是有紅包獎勵的,但是也不是人人都願意花時間來做的。所以這些願意參與測試並給出反饋的用戶,也是我們的優質用戶,只要我們做得好,他們也是很想分享給朋友的。

接下來是重點,要分析老用戶帶動新用戶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們實踐的經驗上總結了四個因素:分別是用戶滿意、對朋友有用、方便傳播、傳播後的激勵。

用戶滿意可以分為用戶對產品滿意和用戶對服務滿意。

產品滿意又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第一,用戶能夠快速找到想要去的地方。這跟產品邏輯是否清晰有很大的關係,也是考驗產品經理水平的一點。

在理清產品邏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設計產品邏輯的時候,把用戶當做小白,假設用戶什麼都不懂。

2)用戶註冊完成之後,要讓用戶知道接下來做什麼。對我們多多理財來說,我們希望用戶註冊完成之後就立即使用體驗金,體驗我們的投資流程。如下兩圖分別是多多理財和財神爺爺註冊完成之後的頁面。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3)使用體驗金之後,我們希望用戶能夠充值投資,所以頁面上要有充值的信息。如下圖,使用體驗金之後引導用戶充值的頁面。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4)進入投標頁面時,用戶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所以標的詳情頁應該出現能夠解決用戶對安全顧慮的內容,比如與保險公司的合作保障賬戶資金安全等。

5)充值投標時,出現餘額不足的情況,應該跳轉到充值頁面。這個時候的邏輯是用戶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買標,所以出現餘額不足的情況時,就應該進入充值頁面。

第二,產品沒有bug,不閃退,沒有影響正常使用的功能問題等。理財軟件不比遊戲,遊戲軟件閃退,出現問題大不了推出重來。理財軟件可是人家把起早摸黑的一點辛苦錢都放進來了,一有風吹草動的能不擔心嗎?所以理財軟件的測試就非常重要了。舉例:剛開始有bug,容易閃退,哪些bug寫出來,比如銀行卡填寫錯誤無法自動識別;還剩小於1元滿標的時候,標會掉到最後面;數據顯示丟失;賬戶餘額500元向全部提出來,後臺會顯示10次提現,結果全部成功,賬戶餘額變成-4500元。

第三,用戶對收益率滿意,畢竟用戶是來投資的,收益率也是用戶關注的一個重點。最近風生水起的年化收益達到360%的3M事件就是絕好的案例。用戶對收益滿意,這個很難說,對比銀行存款肯定滿意,對比股票、期貨等投資肯定不滿意;調查用戶嗎?我們之前就小範圍的調查過用戶,結果有的用戶說年化收益5%就不錯了,還有人說年化收益最好能夠達到20%以上,後來一分析才發現,說年化收益5%的用戶基本都是把錢存銀行的,說年化收益20%以上的基本都是炒股的,這年頭就目前的股市,炒股能有5%的收益就要燒香了,開個玩笑。所以這無法參考,用戶自己也說不清楚。簡單的可以參考同行,當然也別太高,把自己整破產,逼自己跑路。

第四,收益有了,用戶接下來要考慮的是提現的問題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線上提現,同樣也是唯快不破。對用戶來說提現一定要快,越快越好,最好即時到賬。我們同事之間、朋友之間就經常在說提現速度的事,經常討論哪家提現快。但是話又說回來,要提高提現速度是很難的,難在技術上,更難在公司內部的溝通上,公司領導希望資金多呆一天是一天,所以我們會看見有的平臺提現是T+10的,要10個工作日才能到賬。

提現的問題,通常的提現步驟是,用戶提現申請,平臺對用戶的提現申請進行審核,審核成功後,同意打款,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臺打款給用戶。當用戶提現申請的時候,賬戶中就扣除了用戶的錢,後面的步驟用戶看不到,也看不到錢到哪裡去了,你說他能不慌嗎?第一次提心吊膽將信將疑的把錢存到你這裡,結果發現申請提現的時候,錢不知道到哪去了,膽小的都要報警了。恨不得立馬聯繫客服,想了解是什麼情況,事實上很多用戶也確實這麼做的,想知道他們的錢去哪裡。當客服給出確切的到賬時間之後,用戶就暫時相信了。但是如果沒到賬,那他又要擔心死了。尤其是當銀行卡或者身份證信息填寫錯誤的時候,出現的問題更嚴重。

至於服務滿意方面,可以細分為,第一當用戶存在疑問時,無論是對平臺的安全顧慮,還是操作上的疑問,都需要幫助用戶快速解決。就我們之前遇到的問題來看,大致有這麼幾類問題是用戶比較關心的:

1)諮詢平臺背景的問題,經常會有用戶問我們跟興樂集團是什麼關係;

2)銀行存管的問題;

3)保險公司對賬戶承保的問題;

4)綁卡的問題;

5)提現的問題,提現什麼時候到賬,雖然在提現欄目中已經標明瞭1個工作日到賬,但還是很多用戶會問;

6)投資活動的問題,之前我們搞了一個投2000最高返120元的活動,很多用戶對活動規則理解有誤,後來經過3次的修改,以及客服的耐心解釋才安撫了一些用戶。所以,這裡順便提一下,做活動的時候,規則一定要簡單易懂。不僅用戶諮詢起來麻煩,而且如果用戶投資了,又不給獎勵,這才是最頭疼的。用戶體驗就大大降低了。

第二,服務態度要好,這很簡單,銀行的服務態度都變好了,我們這些互聯網金融平臺更不用說了。

第三,要專業。對用戶來說,專業才值得信賴,一個不專業的平臺,用戶是不敢投資的。這就需要平時加大對客服的培訓了,整理出常見問題的話術,後期就可以做到複製了。

這裡簡單提一下,客服培訓主要包括工作流程的培訓、專業知識的培訓和服務態度的培訓三個方面。為什麼要重視對工作流程的培訓呢?因為用戶出現的很多問題並不是客服人員一個人能夠解決的,還需要財務結算人員、技術人員的配合。但是技術人員和財務人員都沒有客服的服務意識,很多問題提出來,到了他們那邊都不能及時反饋過來,導致用戶一等再等,這樣就不好了。本來一小時能夠解決的問題,有時候甚至要拖一天。比如我們之前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一個客服在填寫銀行卡信息的時候出現錯誤了,沒有及時發現,後來導致提現的時候出現問題。然後用戶說怎麼過了一個工作日還沒有到賬,後來客服就聯繫財務那邊去查到底是怎麼回事,結果發現是銀行卡信息錯誤,要重新綁卡或者修改。問題是財務人員一忙忘記了這回事,導致一直拖著沒回復,過了1天后,用戶又來問客服,客服又去問財務,這個時候財務才反饋過來。在我看來這信息傳遞來來去去的很複雜,很複雜就代表容易出現問題。同時,這又是一個技術問題,為什麼用戶填寫錯誤的時候系統不給提示呢?為了避免後期再次出現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技術人員複雜修改。所以說,客服工作流程的問題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大問題。

對朋友有用,也是我們進行口碑傳播的前提條件。

我們很難推薦一個對朋友沒有任何用處的東西,除非你是在推銷賣保險(其實現在很多保險還是不錯的)。那作為一個P2P平臺對朋友來說有什麼用處呢?總結一下,主要有三方面的用處

1)能夠賺錢,這也是最主要的;

2)存取方便,隨存隨取;

3)其他用處。

用戶購買理財產品就是為了賺錢的。能夠賺錢,是理財產品最基本的東西,這個大家肯定都理解。但是,這裡指的能夠賺錢,其實是指能夠賺更多的錢。更多指的是對比他之前的收益,無論是對比銀行還是對比餘額寶。如果你的朋友使用餘額寶,那你就要對比餘額寶,跟他說是餘額寶收益的多少倍。如果他喜歡把錢存在銀行,那就要對比銀行的利息。如果他炒股、炒期貨,那就對比股票、期貨的穩定性。如果不能賺更多的錢,那估計你都不好意思向朋友開口了。

存取方便,是指時間上的方便和操作上的方便。相比於傳統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理財具有的一大優勢就是便捷,既方便又快捷,因為我們都在網上或者更方便一點都在手機上操作,減少了你去銀行排隊的次數和時間。好處是方便,壞處是當用戶有疑問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不能立馬張嘴就問,而是要找客服電話或者客服QQ來諮詢。所以為了儘可能的方便存在疑問的用戶,我們應該將常用的客服聯繫方式都列出來,並放在顯眼的位置,方便用戶找到。比如我們在註冊財神爺爺這款APP的時候,屏幕底部就出現了客服電話,方便用戶諮詢,如下圖。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我們在考慮採用老帶新的策略時,還要考慮如何方便老用戶傳播

要讓老用戶能夠很方便的傳播你的平臺。這就需要在產品功能、傳播話題以及傳播內容三個方面做好工作。

如果不在產品功能上讓用戶比較方便傳播,那效果會大打折扣。就像相親一樣,人家知道你很漂亮,但你天天躲著不讓見面,那肯定不行,總不能讓人家一直看照片吧。所以我們要方便人家找得到才行。

在產品功能上做的工作就是要在APP、微信或者官網上開發邀請推薦功能。隨著微信等社交網絡的興起,目前這樣的功能稍微大一點的平臺都有,都可以將APP或網站推薦給好友。但是僅僅有這些功能還不夠,還應該增加推薦功能的使用場景。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就是滴滴打車,每次打完車,對司機評價完成之後,就會出現優惠券,讓你分享給你的好友,分享之後你的好友和你自己都可以獲得優惠券。

我們多多理財就是借鑑了滴滴打車,在新一版本的APP中開發了類似的功能。用戶在每次投標完成之後,將優惠券分享給好友,好友和用戶自己都可以獲得優惠券。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傳播話題指的就是,如何幫助用戶製造一個話題來傳播我們的平臺。當我們和朋友一起打球的時候,是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的:“前兩天我投了一個叫多多理財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很不錯,感覺挺靠譜的,收益是銀行的30倍,又是上市公司的。”“哎呀,好球!”“這球傳得太好了。”在這樣的場景下,你的老用戶,即使是鐵桿粉絲,也是無法為你宣傳的。所以我們還需要考慮用戶的宣傳場景。早上上班時間,你在辦公室收到一件快遞,正當你打開快遞的時候,發現是一個精緻小巧的U盤,還帶著一封信。這個時候你的同事肯定會問你是哪裡買的,然後你告訴他是多多理財送的。接著就可以帶出多多理財是什麼鬼,然後他們都知道了這個平臺。有興趣的用戶自然就會來嘗試體驗了。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圖17 多多理財寄送給老用戶的小禮品

傳播內容是指有利於用戶自發傳播的內容。只有生產出讓用戶自發傳播的內容,才更方便用戶宣傳。這是對文案這個崗位的最高要求之一,能夠形成用戶討論的內容,形成用戶互動的內容,形成用戶轉發和分享的內容,都是好內容,當然,負面消息除外。用戶會轉發和分享你的內容,他的朋友就會看到,他的朋友也會慢慢了解你的平臺,這個時候如果用戶再向他的朋友美言幾句,那這事基本就成了。所以,傳播內容也是老帶新的一個因素。

當用戶推薦你的平臺之後,我們應該對用戶有所獎勵

這種獎勵不僅僅體現在金錢上面,畢竟只是推薦一個用戶的獎勵金額也是有限的,所以還需要配合其他的東西。可以給老用戶推薦過來的新用戶一些特權,這樣無論對老用戶還是新用戶來說,都是體現出我們對他的重視。至於是什麼特權,就要根據各自平臺的特點來找出來,可以是投資收益上的特權,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

我們之前搞過一個活動,就是推薦獎勵,首次投資200元送20元,推薦人得10元。這樣保證老用戶和新用戶都得到利益,方便老用戶的推薦。借貸寶、陸金所等平臺都有類似的活動。如果預算有限的話,也可以單獨針對老用戶進行獎勵。

只需4招,30天老用戶帶近3倍的新用戶

最後,還是要做數據分析

沒有數據分析,就像一個瞎子一樣,只能憑感覺、靠經驗,只有數據才是真實的。以上很多方法,都是要花錢的,所以要通過數據來分析,整體的傳播成本是多少,帶來多少新用戶,新用戶的投資金額又是多少。

但是在做數據的時候,千萬不能忽略時間因素。由於現在很多P2P網貸平臺的標的都是有時間期限的,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內,特別是老用戶自己還處於嘗試體驗階段的時候,老帶新策略是不可能真正發揮作用的。新用戶的投資金額也是由少到多的,因為他對平臺的信任就是由少到多的。所以不能因為短期的效果不佳就停掉老帶新這個項目,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但沒有堅持下去,這是非常可惜的。

這幾個數據是是一定要有的:

1)老用戶帶動的新用戶數量;

2)這些新用戶當中投資人數佔比是多少。

3)新用戶的投資金額,這個數據要不能近看第一次投資,要看第二次、第三次投資。

4)老用戶投資金額對比,按照我們之前的經驗來看,實施老帶新以後,老用戶的投資金額也會上升的,這意味著他是真正的信任平臺才會去推薦新用戶的,跟我們之前的假設是相符的。

5)投入的成本。老帶新是需要花錢的,至少也是需要花時間的。如果花掉同樣的成本,帶來的用戶還不如其他的推廣渠道,那就要考慮是否值得繼續了。

在數據分析的時候,要同時結合客服電話的回訪,深入瞭解激發老用戶帶動新用戶的點在哪裡。這樣做起來更輕鬆。

以上是我們多多理財在老帶新方面的經驗總結。希望後期可以和大家多多交流互聯網金融運營方面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