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又沒有中國人?諾獎戳中的是國人的痛點

國慶假期開始收假了,有些不適宜在歡慶的節日氣氛裡討論的話題現在貌似可以說道一二了。

在國慶節的第一天,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佈,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詹姆斯·艾利森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以此表彰他們在腫瘤免疫領域(PD-1 免疫治療靶點)做出的貢獻。

為什麼又沒有中國人?諾獎戳中的是國人的痛點

癌症,作為醫學界迄今為止最難攻克的疾病之一,每年都奪走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而人類在大多數時候卻只能束手無策。抗擊癌症無國界,每一次醫療上取得的進步都是人類共同的進步,應該說這是值得開心慶賀的事情,無關膚色,無關信仰與國籍。

而真正讓國人感到沮喪的是:“為什麼又沒有中國人?”

為什麼又沒有中國人?這個問題我們問自己已經問了幾十年了。

雖然華人諾獎得主也並非全無,但無一不是“外國人”:有的雖是中國人,但他們的護照上印的卻是他國的國徽,像著名的物理學家李政道、丁肇中等;有的乾脆就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像諾獎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有的得獎的時候不是中國人,像物理學家楊振寧,等等。

而真正土生土長的中國諾獎得主大概就只有莫言和唐喲喲這兩位了!

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悲傷的的事實。

為什麼又沒有中國人?諾獎戳中的是國人的痛點

誠然,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和人才水平如果單單是通過一個諾貝爾獎來進行評價,顯然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大獎之一,它的獲得多寡至少也能從另一個方面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與潛力。

相比於日本18年就出了18位諾獎得主的“輝煌成績”,我們顯然顯得相形見絀!

縱觀我國諾獎得主獲獎的成就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這些成就要麼是在國外搞研究是獲得的,要麼就是在“某一特定時期”以前獲得的,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我們一直都在說諾獎的評選帶有政治偏見,當然,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但是,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

雖然,這些年國家對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空前,廣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條件和待遇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以前,我們也許可以說是文化管制窒息了科研創造的生命,但如今百花齊放了我們卻依然與諾獎“情深緣淺”何也?這其中固然有需要厚積薄發的過程,但是,作為百年大計的教育出現的問題卻是根本!

如今,在很多科研單位,論文造假,學術造假,騙取科研經費成風,教育腐敗案件屢屢見諸報端!在學校裡,做教師的只為當官發財,做學生的還沒出校門官癮就犯了,先有“中大學生會任命200名部長副部長事件”,後有寫錯“學生會領導”的名字被罰抄50遍並開會檢討事件,我們的學生的三觀正在被塑造成什麼樣?而這也只是見諸報端的“個案”,在見不到光的角落裡還指不定有多少這樣的“官僚主義”!

為什麼又沒有中國人?諾獎戳中的是國人的痛點

日前,人民日報發文揭露了一些在校大學生渾渾噩噩度日的現象,痛批這些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教的只為當官,學的只為玩樂,這樣的學術風氣,這樣的教育氛圍又怎麼能出得了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