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爲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中國到了晚清之時,已是百病纏身步履蹣跚。

世界發展日新月異,連鄰居日本在被美國人強勢開國之後,立刻奮發雪恥,明治維新追趕西方。而大清王朝卻是在血泊了站起來再次摔倒,摔倒了再努力的爬起來,直到最後耗盡自己的氣數,也幾乎耗盡了中華民族的國運。

一、左宗棠氣吐血

中法戰爭是一場奇特的戰爭,外間曾有評論說,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1885年3月底,老將馮子材在鎮南關取得大捷,黑旗軍也取得臨洮大捷,法國軍隊在戰場上慘敗,國內政局引發大動盪,茹費裡內閣直接倒臺。但是大清朝廷卻是急著簽訂合約,對於這兩場戰爭而言,他們顧慮的更多的是如何用勝利來作為迅速談判的本錢。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朝廷下旨與法國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款》,中國不僅直接喪失掉了對越南的宗主權,更開放口岸,允許法國人到西南內地經商通行,西南國土直接被豁開了一條口子。

名臣左宗棠聞此消息之後非常悲憤,不能自已。9月5日,又氣又病的左宗棠病死福州,在臨死前的奏摺中,左宗棠說“惟此次越南和戰,實中國強弱之一大關鍵,臣督師南下,仡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恨平生,不能瞑目。”

有理由相信,按照左宗棠抬棺出戰的孤勇可以為中國收復失地,打來尊嚴,但是勝利之後再去喪權辱國,這是左宗棠一人能改變的嗎?有再多的勝利,再多的忠臣烈士,朝廷不以為意又有何用?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二、日軍爭搶吳巡撫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中日兩軍一旦開打,世人紛紛大跌眼鏡,以往在國內剿匪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清軍老將們,在面對日軍時紛紛丟盔卸甲,淮軍名將葉志超甚至一夜狂奔七百里,這速度足以刷新世界紀錄。等到陸戰越打越亂,日軍已經直奔著中國殺來,遼東半島迅速失守,東北大地迅速淪亡。

曾經早年主持過中俄勘界,為中國保全了合法權利,並且還從沙俄手中收回了部分領土的一位名臣坐不住了。他就是時任湖南巡撫吳大吳大澂。朝廷正愁無人可用,便立刻調吳巡撫帶領二十多營老湘軍馳援關東。

吳大澂到達前線之後,清軍人數已經達到三萬多人,當面日軍在人數上佔據劣勢。吳大澂滿以為勝券在握,便在陣前高掛免死牌,以示輕蔑,日軍大怒,都欲殺之而後快,唯有岸田吟香說:吳某徒為大言,政事兵略非其所長,唯小學及篆法是一絕,若生擒之,斷不可傷其性命,可以使其赴我國傳清國絕學。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吳為金文專家,雅好專科,行軍時攜有鐫字工匠,經常親手模仿夏商文字,令匠人鐫刻在槍支木柄上,當時日軍都以繳獲其槍支為幸事。大軍主帥竟以小道見聞敵軍?仗會打成什麼樣呢?

清軍人數雖多,但是互不統屬,吳也沒有指揮全軍的職位和能力,吳又天天篆刻金學,哪裡有時間對戰爭進行認真的通盤考慮?

正當吳大澂等集中兵力會攻海城之際,日軍利用清軍的弱點,採取“佯攻遼陽,實取牛莊”的聲東擊西戰術,大敗清軍,“湘軍力戰而敗,死傷過多,人心不振”。

吳大人羞愧不已,一度拔劍自殺。戰敗自殺尚且知榮辱,但是如此大事,日軍兵鋒已到關內卻派書生點兵,朝廷之舉止失措可見一斑。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全面的崩盤,對比其他將領的表現,尚且還能打出一定攻勢的吳大澂倒成了優秀代表。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三、徐桐堅持氣節不信有外國

林則徐以“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彪炳史書,但是林則徐之後,士大夫們張開的眼又閉上了。或者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有大量的清朝精英知識分子階層不識世界大勢,只知一味閉關自守。連光緒帝的老師,晚清理學名家徐桐更是如此。

徐桐先後做過,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內閣學士、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從御史言官到六部重臣,再到當朝大學時,徐桐的擔子不可謂不重,但是徐桐對外界的認知卻令人驚奇,徐桐曾經說:世界安有許多國家,大約俄羅斯、英吉利、法蘭西、日本,則真有之,餘皆奸徒所詭造以恫嚇朝廷耳。

徐大學士也正是靠著這股無知無畏的勇氣豪氣,支持慈禧太后盲目排外,是朝廷裡喊得最兇要對西方十一國一同宣戰的頭號主戰派。在八國聯軍打進北京之後,徐桐自縊身亡。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節氣尚可,但是徐大學士身後還看得見,你把大清朝禍害成什麼樣子了嗎?

四、榮祿直言洋兵戰術妙不可測

庚子國難發生,和慈禧太后本人對洋人的強勢支配有反彈心理有巨大關係。但是,慈禧太后不明白的是,中國軍隊屢敗屢戰,竟然百無一用?其實清軍尚有一戰之力,也有悍勇大將,

但是朝中大員之畏敵如虎者卻大有人在。

八國聯軍進攻天津之時,清軍驍勇善戰的馬玉昆決心和八國聯軍一戰,挫敗敵人的進攻氣焰。馬玉昆有能征善戰之名,時稱為馬伏波,馬玉昆向直隸總督榮祿請戰,但榮祿卻不以為意,榮祿表示:“洋兵戰術秒不可測,我軍非其敵手,君若戰必敗無疑。”

馬玉昆是從國內剿匪平亂就戰鬥起來的老牌將領,甲午戰爭時也曾打出過不弱戰績,怎肯服輸?便獨自率領所部進駐京津要道上的北倉。剛到北倉,八國聯軍已經殺到,馬部人不解甲立刻投入戰鬥。

八國聯軍的進攻十分兇猛,尤其是日軍,堪稱聯軍的急先鋒,戰鬥到激烈時刻,馬玉昆一馬當先衝入敵陣,馬玉昆本人揮舞著馬刀斬殺了十幾名日軍,之後,左臂中彈,馬玉昆仍然不下火線堅持指揮。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但是畢竟馬玉昆部下人少,聯軍勢大,最終戰敗。但是外國人非常佩服他的勇氣,都稱馬玉昆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將才。也正是由於馬玉昆部的英勇抵抗,兩宮才有一些時間收拾細軟逃出北京城,不然大清的恥辱可不僅僅是首都被人攻佔,怕是皇帝和太后都得成為甕中之鱉。

如此將才而不能用,頭等重臣之畏敵如虎,此戰可勝才是見了鬼。

五、老慶記公司生意興隆

大清王朝到了末期,賣官鬻爵之風已經是無法避免,清朝中期時,政以賄成還得遮遮掩掩,皇帝尚有雷霆手段整治貪腐。但是到了清末,朝廷日薄西山奄奄一息,許多王公大臣,越是走紅便越是靠明碼標價來用人。宗室之中,慶親王奕劻算是個有些才能的人。在庚子之亂之後愈發受到慈禧欣賞,一度做到新官制改革之後的總理大臣。

慶親王奕劻熱衷賣官,並且是個老手,高手,經過他手裡賣出去的官位數不勝數。

慶王爺開發出了一套完整的體制,根據官位和級別進行明碼標價,非賄不得。當時甚至有人講這是“老慶記公司”。

新官制改革之後,郵傳部尚書空缺,這是個肥缺,很多人都盯著,慶王放出風聲去,沒有個30萬兩白銀別想了。盛宣懷想要這個職位,便溝通關係找到慶王,慶王知道宣懷生財有道,家大業大,一張嘴直接翻了倍:“別人三十萬可以,你就非六十萬不可”。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當朝親王,軍機重臣,國家柱石,如此選拔任用官員,大清王朝的各級官員會是個什麼成色?

六、京師大學堂裁撤體育

在遭遇千年未有之變局時,大清王朝如雨中孤舟,風雨飄搖,在洋人的不停打擊之下,仁人志士的不停呼籲之下還是做了一些革新舉動。如維持百天的維新變法運動,光緒帝剛想好好振作一下,卻立刻被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予以反制。大清這個老大帝國前進任何一步都無比艱難。但是維新變法留下了一個遺產——京師大學堂。

清末新政之後,京師大學堂重新開學,朝廷也設立了類似後世教育部的學部,但是學部的尚書和京師大學堂校長卻是昏聵官僚,絲毫不知近現代教育為何物。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當時的學部尚書榮慶和京師大學堂監督劉亭琛談論科目,榮慶說:“算學教員薪水較國文教員昂貴,此科無益學生,大可廢止,誠以學生既經畢業,一朝為官,自有賬房辦理收支,何勞躬親其事? ”

劉說:此言甚是,不過體操一科更該裁撤,所謂兵式、柔軟、跳高、競走等名目,既不若士兵之臨陣打仗,又非如術士之江湖賣技,實無益而有損。

一個不知道數學、幾何為何物,一個不知道體育對於現代教育之意義,其昏聵可笑可見一斑。

就是在這兩塊料手中,大清王朝的高等教育會成什麼樣?京師大學堂的莘莘學子,在面對此等監督之時又如何成為新時代之新青年?

清末年間的六句“豪言壯語”,告訴你為何大清註定走向滅亡

少年中國之於老邁大清已經是“不共戴天了” ,所有軍事、外交、用人、政治、教育一片糜爛,大清不亡,沒有天理。

史料來源:《清史稿》、《非常道》、《吳淞日記》、《娣向齋秘錄》、《十葉野聞》、《芝林散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