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征戰海外,誰能成爲最終贏家?

前段時間小米公佈了其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其中海外市場收入增長151.7%至164億元的數字頗為亮眼。隨著國內手機銷量逐漸見頂,國產手機廠商們早已將目光投向海外,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南美,國產手機正在海外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城市展開激烈的競爭,而問題是究竟誰才能成為最終贏家?

國產手機征戰海外,誰能成為最終贏家?

大概在3,4年前的時候,《傳音手機你沒聽過吧?它在非洲是一個傳奇》一文讓名不見經傳的傳音手機在網上迅速爆紅。令人驚歎的是,一個國內人幾乎沒聽說過的國產品牌卻擁有著全球1.2億臺的年銷量(2017),僅次於國內手機王者華為,甚至連藍綠大廠都無法與之抗衡。

國產手機征戰海外,誰能成為最終贏家?

傳音不是第一家走出海外的中國手機,早在2G時代,國產手機就開始向海外進軍,只不過彼時的國產手機主要通過和當地運營商合作,自身品牌的存在感非常薄弱,而大部分機型也都是入門級的廉價機,不過這一切在4G時代開始發生質的變化。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國產手機目前已統治了國內市場,特別是將三星打趴後,更是歷史上第一次橫跨低、中、高三擋市場。不過由於國內市場已經飽和,再加上手機同質化問題嚴重,若想保證銷量的高速增長就必須依賴更加廣闊的海外市場,而最好用的開荒手段莫過於國產品牌最愛的高性價比。

以非洲為例,傳音在當地最暢銷的手機基本都在人民幣500左右,而在小米海外市場表現最好的國家印度,最暢銷的機型也是均價800左右的紅米,形成這樣的局面顯然同當地經濟發展欠缺有密切關係,就像蘋果手機在印度的銷量一直沒有起色就是因為印度除了貧富差距實在太大且中產階級完全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

不過如果只靠廉價機搶奪市場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市場佔有率確實上去了,但利潤只能呵呵,而且對品牌含金量也會產生很大的傷害,不利於佔領發達市場比如西歐。當然並不是所有手機品牌都只會打價格戰和堆性價比,比如華為和一加就是主攻中高端市場的代表。

國產手機征戰海外,誰能成為最終贏家?

西歐手機市場份額統計

華為的旗艦手機在歐洲的售價已和蘋果三星的旗艦機型一致,而市場份額在二季度更是壓過蘋果。相比之下小米儘管份額提升確實迅速,但還無法同TOP3相提並論。除了華為外,一加的表現也很眼,儘管拿下印度手機高端市場份額第一的消息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在一加的粉絲的眼裡這並不稀奇,畢竟一加從誕生起就貫徹兩個方向:1、一年只做一款旗艦機型,2、主力市場定位在海外。

國產手機征戰海外,誰能成為最終贏家?

印度售價3000元以上機型份額排名

主打中低端市場和主打中高端市場其實沒有誰更好一說。但從美國、西歐以及中國的手機市場發展來看,取得最後勝利的都是側重技術的手機品牌,單純靠營銷和價格戰儘管在初期能取得很好的優勢,但在中後期則會出現後勁不足的問題。就拿傳音來說,傳音之所以成為非洲手機之王,並不是單純依靠價格戰,比如黑人的美顏自拍技術估計其他的國產品牌還真比不過。如果照搬國內的經驗到海外很有可能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就像2000多主打高性價比的旗艦手機在印度並不一定賣的很好,因為這個價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高高在上買不起,而印度的中產和高收入人群又對價格不敏感,看重的更多還是品牌價值。

至於誰能成為最後贏家,筆者認為,國產手機在海外競爭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1.由於人口優勢,印度市場的競爭將會越發激烈,華為、Oppo和Vivo都將加大印度市場的投入,而當地貧富差距過大將會讓雙品牌戰略(比如華為和榮耀雙品牌並存)變得更為流行。

2.由於北美市場的封閉,因此西歐市場是決定能否戰勝蘋果和三星的關鍵,誰能稱霸西歐誰就能成為世界第一。

3.由於南美市場同非洲高度相似,因此有望成為品牌彎道超車的跳板。

4.銷量超過蘋果是大概率事件,但影響力超過蘋果依然困難。

5.三星有可能會利用其供應鏈的優勢降維打擊國產品牌。

總而言之,若想成為最後的贏家還需加強自身的研發實力,特別是在對決三星和蘋果這種依靠技術驅動的老牌手機巨頭時更是如此。像OV今年突然發力也是看到了這一趨勢。不過不管怎樣,征戰海外確實是值得國人驕傲的事情,而最終贏家是誰三年內就可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