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零智商」,遠離「零容忍」

拒絕“零智商”,遠離“零容忍”

不管是學生時代的各種考試,還是後來的職場競爭,無論是日常生活考驗,還是創業拼搏,一個“〇”分就會讓我們羞愧難當。如果是兩個“〇”分那真的會讓我們崩潰。然而,現實生活是殘酷的,有兩個零分時刻在威脅著我們——零智商與零容忍。

零智商是說一個人生氣的時候,其智商為零,這個原理大多數人都知道,可有多少人能夠遠離零智商就值得我們深思了?

零容忍是說一個人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面對不認同的觀點、不理解的指點、善意的忠告、難以接受的事情……缺乏包容與冷靜,別說是海納百川,絕對是充足了氣的皮球,一碰三尺高,要麼玻璃心、拂袖而去;要麼陽奉陰違、鬱悶糾結;要麼強詞奪理、反唇相譏; 更有甚者暴跳如雷、拳腳相加……

拒絕“零智商”,遠離“零容忍”

零智商與零容忍是我們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兩樣東西,說熟悉是因為與我們的為人處世、工作學習息息相關,說陌生是因為在我們的情緒管理、自律自強方面難以認同、無法掌控。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朝為官,兩人交情很好。

有一天,馮道穿了新買的靴子去拜訪和凝。

和凝看見馮道的靴子和自己兩天前讓僕人去買回來的靴子一模一樣,

於是,便問馮道:“你的靴子多少錢買的?”

馮道舉起右腳,不慌不忙的說:“便宜的很,五百。”

和凝一聽就火了,轉向僕人就給了他一巴掌,

罵道:“一模一樣的靴子,竟然跟我說要一千?”

這時,馮道又緩緩舉起左腳說:“這隻也是五百。”

和凝一下子傻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衝動會令你犯下很多不應該的錯誤,隨時保持冷靜,搞清楚來龍去脈後再下結論,才不至落為笑柄。

拒絕“零智商”,遠離“零容忍”

某人得一寶貝:紫砂壺,每夜都放床頭。

一次失手將紫砂壺壺蓋打翻到地上,驚醒後,甚惱。

壺蓋沒了,留壺身何用?於是抓起壺扔到窗外。

天明,發現壺蓋掉在棉鞋上,無損。恨之,一腳把壺蓋踩得粉碎。

出門,見昨晚扔出的茶壺,完好的掛在樹枝上……

有時,事情可以:等一等!看一看!緩一緩!

很多事情並不是你以為的那樣!衝動是魔鬼!

拒絕“零智商”,遠離“零容忍”

人生的幸福與否、事業的興衰成敗,智商的影響只佔2%,其餘98%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人的情商,而情商的基礎是包容,包容的關鍵就是杜絕零智商與零容忍。

春秋時,齊襄公被殺後,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為爭奪王位而戰。鮑波助小白,管仲助糾。雙方交戰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帶上的鉤子,小白險遭喪命。後來小白做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執政後,任命鮑叔為相國。可鮑叔心胸寬廣,有智人之明,堅持把管仲推薦給桓公。

他說:“只有管仲能擔任相國要職,我有五個方面比不上管仲:

寬惠安民,讓百姓聽從君命,我不如他:

治理國家,能確保國家的根本權益,我不如他;

講究忠信,團結好百姓,我趕不上他;

製作禮儀,使四方都來效法,我不如他;

指揮戰爭,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

齊桓公也是寬容大度的人,不記射鉤私仇,採納了鮑叔的建議,重用管仲,任命他為相國。管仲擔任相國後,協助桓公在經濟、內政、軍事方面進行改革,數年之間,齊轉弱為強,成為春秋前期中原經濟最發達的強國,齊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霸業。

五個“我不如他……”,既說明了鮑叔的認真、低調、惜才,包容,又反映了鮑叔的政治家的格局,而不是一種政客的市儈。

拒絕“零智商”,遠離“零容忍”

零智商與零容忍是“孿生”的,因為零容忍,所以零智商;因為零智商,所以零容忍。也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了零容忍,也就沒有了零智商;遠離了零智商,也遠離了零容忍。

我們說零智商與零容忍屬於心理學範疇,是因為它會時刻威脅著我們的心理成熟與強大;

說它是一門社會關係學,是因為它會嚴重影響我們的人際交往與興衰成敗;

也可以用數學模式來表述:零智商與零容忍還是一種負能量,會讓我們的付出功虧一簣。零乘以任何數為零,零智商與零容忍會讓我們的所有努力前功盡棄。

人生幸福來之不易,為了事業、為了家庭、為了親人……

遠離零智商!杜絕零容忍!!!

(1)聽到不認同的話語、觀點,甚至是批評,先不要急於去反駁對方,而是耐心聽完,然後換立場、換角色、換高度,去品、去悟,找出最佳答案。

(2)時刻提醒自己: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生氣,遇事冷靜、沉著。衝動會讓自己被動與不利,機智、幽默、大度會讓自己逢凶化吉。

(3)多學習與練習:學涵養、學心理、學社會、學專業,然後有針對性的模擬考試,直至自己滿意、他人滿意、家人滿意、社會認可。

拒絕“零智商”,遠離“零容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