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黄海滩头崛起的现代化港口

日照港简介

日照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沿海主要港口,1982年开工建设,1986年开港运营,隶属于交通部。1988年改为交通部和山东省双重管理、以山东省管理为主。2002年8月移交日照市管理。2003年5月原日照港务局和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成立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为日照市政府的全资子公司。

日照港湾宽水阔,不淤不冻,陆域开阔平坦,腹地广阔,集疏运便捷,是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特别适合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特别适合大进大出的临港产业布局。日照港规划岸线长29.7公里,共规划了石臼、岚山两大港区,274个泊位、7.5亿吨能力。现已建成59个生产泊位,泊位等级达到30万吨级,年通过能力超过3亿吨。日照港集团目前拥有各类子、分公司49家,固定员工9000余人,总资产560亿元。201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6亿吨,2018年,日照港计划完成货物吞吐量3.8亿吨。

日照港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港强港;发展战略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巩固提升大宗散货运输优势,做优做强“箱、油、商、工、金”和现代物流,建设诚信、智慧、高效、绿色“四型港口”。未来几年,日照港将实施海龙湾、东煤南移、石臼港区西区集装箱化改造、石臼港区南三突堤码头、岚南#15泊位、山钢精品基地配套码头、大型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岚山港区北区LNG码头、邮轮码头及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等10项港口建设项目,到2021年,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亿吨、港口吞吐量1亿吨,全港吞吐量达到4.5亿吨以上,把日照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综合性枢纽港,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中转基地。

□贾宗杰 栗晟皓

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第8世界第11位、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沿海主枢纽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球重要的大宗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近40年来,日照港这艘巨轮一路破冰前行,从荒滩上起步、在竞争中成长、在开放中变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日照港勇立潮头,全面深化内部改革,积极融入“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大局,加快港口开放步伐,建设诚信、智慧、高效、绿色“四型港口”。

今年1—8月份,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6亿吨,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39%。在黄海滩头,日照港这艘巨轮扬起风帆,开启了新的征程。

强根铸魂

筑牢港口发展政治根基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是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根本保证。

去年以来,日照港集团党委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事不避难,大刀阔斧开展整顿改革,凝心聚力发展生产,全面打赢加强党的建设、整顿整改、内部改革、加快发展“四大攻坚战”,让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港口落地生根。

集团党委领导班子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十带头十不准”,以上率下,不断强化底线、红线、高压线意识。把管党治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责任,强化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以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企。

坚持把弘扬建港之初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建港精神”,作为党员和职工思想教育的主线,连续深入开展“爱港如家、兴港有责”大讨论,构筑员工共同的思想基础。

全面开展内部巡察,坚持巡察力度不减,节奏不缓。先后成立19个巡察组,分10批完成了对19个直属党组织的巡察工作,累计发现问题700余项,起到强大的威慑警示作用。

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短短两年间,在初步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基础上,日照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氛围更加浓厚,政治生态更加纯净,全港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斗志昂扬,为港口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改革破局

为港口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迎难而上,破局开路,近两年时间里,日照港改革不断提速,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改革呈现的新特点、展现的新态势、取得的新成果令人瞩目。

去年11月5日,日照港海港劳务公司完成港达装卸公司劳动关系接转,累计接转3114人,劳务体制完成实质性改革,标志着年初启动的机关、机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劳务体制和物资供应体制6项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

2018年,日照港改革再出发。

改革重心下移。先后有16个单位完成了新一轮机构调整和人员竞聘,累计有170名机关和后勤岗位人员充实到一线生产岗位,人岗相适、有为有位逐步成为全港上下的共识。

业财融合二期工程加快推进,目前已完成6个生产单位财务信息系统与生产计费系统的对接融合。建立了物资品牌库,涵盖了6大类75种比价采购物资;创新采购模式,对部分物资实行网络电商采购。

诚信、智慧、高效、绿色“四型港口”建设全面启动;企业文化升级项目加快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深入,第二期青年管理骨干等到上海海事大学接受定制式培训,并合作举办EMBA班……

改革的成本控制效应逐步显现。今年1—8月,单位港口主业成本同比下降6.95%,成本费用占收入比重较考核指标降低3.25%。港口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港口主业毛利同比增长27.7%,集团每月利润保持在1.1亿元以上。

脱胎换骨般的快速发展背后,是改革激发的活力。

“企业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日照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中堂表示,要按照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不养懒人、闲人的要求,持续开展好内部改革。

开放合作

培育港口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去年以来,日照港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相继开通“照蓉欧”“日照—中亚”“日照—南宁南—凭祥”3条集装箱国际班列,以及“日照—东南亚”“日照—日本关东关西”2条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和“日照—中东”“日照港—澳大利亚”2条件杂货国际班轮航线,扩大了港口开放与合作。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面对新的使命,日照港集团坚持在发展港口经济上奋力走在前列,在“港产城海”融合发展中“唱主角、挑大梁”。

大力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在巩固大宗干散货运输优势的基础上,扩大“箱、油”运输规模和“商、工、金”盈利能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面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实力。通过实施石臼港区西区集装箱化改造、山钢精品基地配套码头、LNG码头、邮轮码头等10项港口建设项目,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大港强港目标,加快推动港口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去年以来,日照港共有五大项目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重点项目。在新菏兖日、瓦日两条进港铁路沿线向西不断拓展港口腹地,加快布局内陆无水港,将港口功能延伸到客户家门口。先后在中西部地区开设物流园区4个,着力将日照港打造成中西部城市便捷的出海口。

同时,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运营好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煤码头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几内亚科纳克里港铝土矿码头、肯尼亚蒙巴萨港口石油码头等项目,与多个国际港口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提升港口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从整顿改革到重焕生机,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到建设“四型港口”,再到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发展,放眼未来,日照港正向着发展质量更高、开放程度更大的世界一流大港强港挺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