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是我國造紙機械工業的發源地。其中,我國造紙機械工業行業中的“國企航母”,曾經就是原上海造紙機械總廠,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規格最多。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工廠概況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原上海造紙機械總廠,位於上海市彭浦工業區,即共和新路3001號,前身為中華鐵工廠,創建於1925年。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至1988年末,全廠職工總數4634名,其中工人2892名,工程技術人員361名,佔地面積30.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5616萬元,淨值2542萬元,完成工業總產值7365萬元,實現利稅3455萬元,出口創匯281.2萬元,造低機設備年產量1.204萬噸。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該廠專業生產淨紙寬1092—4000毫米等六大系列的造紙機和一些備料設備、漿處理設備、整飾設備共四大部分約40個大類、近150個品種的成套造紙設備,以及製造造紙機械的專用設備,在品種規格、產品質量、產量、出口創匯、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處於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歷史沿革

1925年

原為“中華職業學校”的機械實習工場,後由張立顏、吳武銘、方根佘等出資和校方投資成立“中華合記鐵工廠”。

1930年

在陸家浜路1060號建造新廠改名為“中華鐵工廠”,以機械修配為主。

1940年

開始生產小型造紙設備。

1949年

解放前夕,有職工120人,年產值10萬元左右。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1954年

公私合營,先後併入40多家中小型企業,人員增至1000人,資產259萬元。

1957年底

由國家投資在彭浦工業區擴建新廠區,更名為公私合營上海造紙機械廠。之後有多家企業併入,職工增加到2000人。

1958年11月

為“大打礦山之仗”,與上海鑄造廠、上海鍛造廠合併為“上海冶金通用機器廠”。

1958年底

改名為彭浦機器廠。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1966年

由彭浦機器廠中主要生產造紙設備的第二金加工車間和鑄造車間劃出,恢復設立上海造紙機械廠。

1986年5月

上海造紙機械廠與東方造紙機工廠、滬光造紙機械廠聯合成立“上海造紙機械總廠”。

1987年5月

以上海造紙機械總廠為龍頭,成立了“中聯造紙機械聯合(集團)公司”,47個成員單位橫跨14個省市。

2001年

明園集團以3.04億元的價格,獲得宣造破產的上海造紙機械總廠的地塊,開發建造“明園森林都市”。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輝煌業績

至1988年末,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共有6種產品獲獎。其中,蔡倫牌ZSLI—4獲國家質量銀質獎,1760/200長網多缸造紙機、真空伏輥、¢1500烘缸、¢2500烘缸獲輕工業部、上海市優質產品獎,¢400立式離心篩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獎。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解放以後的40年中,上海造紙機械總廠的產品產量比1949年增長601倍,工業總產值增長175倍,上繳稅利增長526倍。1949年—1988年,上繳稅利共計42871萬元,為總廠1988年末固定資產原值的7.6倍。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圖片集錦

廠房拆遷中

門窗雖已破碎,但昔日的雄風依舊!可以想象:昔日大廠房裡轟轟烈烈熱鬧情景,今日空空蕩蕩冷冷清清,人去樓空!這些廠房將從地球上徹底消滅,代之高樓林立!對一個從事過製造業經歷的老人來說,高興之餘,多少有些惋惜和惆悵!——新浪博客博主 陸文彬‍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工友返廠記

如今的明當代美術館就是由上海造紙機械總廠的工作車間改造而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2017年11月26日,上造廠的老員工們受明當代美術館的邀請重新回到這裡,與多年未見的同事相聚,一同回憶當年的歷史。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工友見面

促成這段重逢的契機發生在2014年,一位叫陸文彬的老先生在博客上發表了《探訪上海造紙機械總廠舊址》的連續博文,希望用相機記錄歷史的變遷。原造紙廠的一些員工看到博文後通過留言與陸先生取得了聯繫。美術館的工作人員一直好奇這座廠的歷史,偶然的機會下也發現了這篇文章,在陸先生的牽線下,認識了企管辦主任汪玉妹女士,希望她能聯繫到以前的員工回來看看,說一說老廠的歷史。返廠的消息由此傳開,11月26號這天美術館迎來了近百位上造廠的老員工。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左為陸文彬先生,中間為汪玉妹女士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現場簽到

下午兩點,人陸續到齊,參觀從美術館周邊開始。多年未見的老友、同事,彼此都有許多話要說。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參觀美術館周邊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阿姨們合影留念

曾經是上海造紙機械廠後花園的地方,如今建起了別墅,但裡面的一草一木,大都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大家辨識著這些植物與遺留下的工業產品,唏噓不已。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曾經的花園如今變成別墅區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劉師傅還記得這裡原來的樣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回憶往昔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大家在曾經的“龍園”前合影

參觀結束後大家回到了美術館內,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曾經的副廠長陳老先生站起來為大家多年後的重逢致辭。幾位老員工帶來了照片、廠刊、報紙等有關上造廠的歷史資料,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從他們口中第一次瞭解了這個每天工作的地方。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茶話會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陳副廠長致辭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工友出示《紙機報》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傳看曾經在這裡拍下的照片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大門原貌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工友帶來的榮譽證書

歷史建築當然需要活化,而在變化如此迅速、資本流動衝擊在地共同體的時代,如何彌合斷裂的歷史、建立在地的情感聯結是需要思考和實踐的。美術館與上造廠員工建立的聯繫,也是為這種實踐提供一種可能。
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機電工業要覽

McaM上海明當代美術館和陸文彬博客等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