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孤死家中子女被判刑!维持孝道能只靠法律吗?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法院

公开审理八旬老人孤死家中一案,

并认定其五名子女犯有遗弃罪,

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到一年六个月、

缓刑两年不等。

你认为靠法律处罚,能够震慑不孝子女吗?

近日,四川省一80岁的贫困户张老太爷在家中孤独去世。生前,老人频繁因慢支气炎、肺气肿等疾病住院治疗,生活也几乎不能自理。老人去世后,5名子女被提起公诉。平武县法院一审判决儿子张某有期徒刑两年;女张某乙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女张某甲、女张某丙、女张某丁均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

你觉得这样就能震慑住那些不孝子女吗? 

老人孤死家中子女被判刑!维持孝道能只靠法律吗?

资深刑事法律师梁雅丽:有些人把老人当作家庭负担,认为老人吃、住、病都要花钱,对家庭没有任何贡献。

法院这次判的刑期虽然不长,但同样有震慑作用,在农村地区,如果有谁因为不养老人被判刑,不仅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儿,增加不孝子女的羞耻心,而且有罪的司法判决,还追究了不孝子女刑事责任、形成犯罪前科的纪录,这是刑法本身所具有的震慑作用。

农村中部分赡养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较差,漠视对老人的赡养义务。由于农村老人大多无固定收入,因此,有些人把老人当作家庭负担,认为老人吃、住、病都要花钱,对家庭没有任何贡献。这种观念目前在一些农村较为盛行,甚至在某些地方沿袭成为一种“习惯认识”。

然而,子女赡养老人,是一种法定义务,这在我国《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

本案中,5子女的不孝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老人孤独而死,而且势必也会影响其他村民对赡养老人的态度。因此,四川省绵阳市当地公安机关以及司法机关果然依法采取措施,依法判决5名子女承担刑事责任,有力地打击了严重侵犯老人权益的犯罪行为,同时也能通过该案例的判决起到很好的法制教育作用。

老人孤死家中子女被判刑!维持孝道能只靠法律吗?

知识产权律师丁金坤:维持孝道,光靠道德与法律还是不够的。

此案,子女不孝,虽多何益。一个也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最终老人孤死家中。案例也说明,子女养老并不那么可靠,假如张老太爷有财产、有社保,更能保障自己的生活,而且也因为有遗产,能很现实地吸引子女来走动照顾。

故维持孝道,光靠道德与法律还是不够的,道德只是说教,法律是事后救济,并不能事先预防,而物质保障最有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基础是孝道的基本保障,所以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多一重保障。

知名法律博主刑事法研究: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当前外出务工挣钱以及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所造成的。

应该来说,这是他们的罪有应得。但是本案的判决,对于预防此类事件的再发生作用,可能并不是特别大,特别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很大程度上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当前外出务工挣钱以及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所造成的。一方面我们要希望他们子女能够改过自新。类似的人也应该以此为戒。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社会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所转变!让大家在家庭附近就能够挣到钱,养活得了自己!

老人孤死家中子女被判刑!维持孝道能只靠法律吗?

时评人沈彬:如果导致老年人事实上被遗弃,得不到医治,得不到温饱,那么就可能启动刑事追究程序。

在中国现代法律体系中,“孝”这个概念慢慢的被吸收掉,变成了对于父母、你只相信你制血亲的赡养义务。

那这种“赡养义务”在高速现代化、城镇化,以及个体“社保化”的大背景之下,变得更加稀释——“养儿防老”成为过去时,甚至儿子不养老而成为理所当然,并不会受到法律干涉的。

这其实是对法律的误解,中国刑法设有“遗弃罪”。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被抚养的对象主要是指: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虽然法律上有这条规定,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子女不赡养爹妈的,法律不怎么管。结果,很多“不孝子”认为不孝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家庭、多子女家庭,家庭之间赡养老人的义务似乎被稀释掉了,到头来谁都不管。

这一次四川的个案判决,对不赡养进行了刑事追究,甚至长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打醒了很多“不孝子”。

“不孝”不仅是一个受道德约束的问题,如果导致老年人事实上被遗弃,得不到医治,得不到温饱,那么就可能启动刑事追究程序.

所谓“孝”,并不能够全盘扣上封建的帽子,它本身是维系着中华民族文明血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之一,本质上是我们价值观锚地所在。

老人孤死家中子女被判刑!维持孝道能只靠法律吗?

01

@希望彩虹:这样的父亲我怎样去管他?谁又来保护我们的权益。

我只想说说我的情况,我爹妈离婚,原因当年我爸找了小三,还对我妈家暴,最严重的是把我妈反锁在家,放火烧。好在防盗窗让我妈逃过一劫,他和我妈离婚的第二天,对是第二天,永远忘不掉,就和小三结婚了。

这根本没完,他还通过借债的方式,让第三方拿回离婚分割的财产,离婚后也没有要我和我弟弟,学费也不给,天不亡我,坚持到了工作,现在生活越来越来好了。你们说这样的父亲我怎样去管他?谁又来了保护我们的权益。我是特例,我也只是说我而已。

02

@大雁南飞:孩子们都恨他,想他快点死。

子女对老人怎么样,孝顺不孝顺,大家都看到的是表面,不能一刀切。有的老人年轻的时候跟老了以后是不一样的。我的亲戚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到处找女人打老婆,不管孩子,孩子上小学,不关心,有题不会直接就是骂,要不就是打,请问哪个孩子还敢问问题?学习可想而知。

孩子大了上学几千块钱不愿拿,孩子就上不了那个学校,直接走入社会。那男的有钱拿去给家里以外的女人花,在家里说一不二家里花钱都是花多少给他要,他觉得不买那就不给钱。过来孩子大了,希望他们离婚,可他又不愿意离婚,因为要分他的房产,气的老伴中风了,孩子们都恨他,想他快点死。大家说这样的老人有几个子女愿意管?

03

@雪鹰:唯一的办法选择外面打工,偶尔回家看看家中的老人。

我们村住着都是孤独的老人,子女也到外面打工挣钱养家,留下孩子让老人照顾,这也实属无奈。由于条件太差,天气反复变化,一年辛辛苦苦眼看即将收获的庄稼受恶劣天气破坏,结果一无所获。

在我亲身经历中,如果我呆在家里耕田种地,全家人生活开支根本无法完成,农村礼数又多,七大姑八大姨红白喜事要走走,最起码送点贺礼什么的,搞得头疼。孩子上学需要钱,考上高中大学是喜忧相伴,喜悦的是孩子终于考上大学,如愿似尝,光宗耀祖。

忧虑的是上大学可不是闹着玩的,昂贵的学费让家庭承担不起,拼死拼活也够糊口谋生,但也不能放弃孩子的学业。唯一的办法选择外面打工,偶尔回家看看家中的老人,真是难为他们了。


你们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