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287億控股華晨寶馬,終於實現了它的野心

宝马287亿控股华晨宝马,终于实现了它的野心

10月11日晚間,在華晨寶馬成立15週年之際,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聯合宣佈,股東雙方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到2040年。同時,寶馬集團還正式宣佈,將計劃以36億歐元(約合28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華晨寶馬合資公司25%的股份,在交易完成後,寶馬在合資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將由現在的50%增加到75%。

宝马287亿控股华晨宝马,终于实现了它的野心

華晨與寶馬的前世今生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5月,是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按照50:50共同設立的合資企業。在15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有六款BMW國產車型在瀋陽生產。目前,華晨寶馬瀋陽生產基地共有大東和鐵西兩個世界級的整車廠和一座動力總成工廠,已成為寶馬集團全球生產體系中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

宝马287亿控股华晨宝马,终于实现了它的野心

其中BMW 1系運動轎車、BMW 2系旅行車、BMW 3系(包括長軸距版)以及BMW X1(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在鐵西工廠生產;BMW 5系長軸距版(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和全新國產BMW X3產自大東工廠。

在2022年,國產BMW X5和衍生出的純電動iX5,將落實大東工廠擴建及新建新鐵西工廠等相關投資

這些產品均為中國量身定製或進行了大量本土化調整,滿足中國客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華晨寶馬也是眾多合資企業中做的大膽又徹底的一家。

從2003年成立至今,華晨寶馬的銷量已經從最初的每年幾千輛快速提升至2017年的超過38萬輛,整個2017年寶馬集團在華銷量59.4萬量的數據中,佔比近六成,截至2018年1月,華晨寶馬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

華晨寶馬的電動化領域研發製造能力,也成為了寶馬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華晨寶馬成立了專注於新能源技術開發的研發中心,並建立了自主動力電池中心。自2014年以來,華晨寶馬已經積累了五款新能源車型的生產經驗。

目前,兩座整車廠均可實現傳統能源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共線生產,能夠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對兩種驅動系統的車型進行車身連接和總裝等流程。

寶馬控股華晨寶馬的背後

作為國內合資汽車股比開放後首個做出改變的合資品牌,華晨寶馬與寶馬集團之間的此次交易為國內的合資車企打響了改革的第一槍。此次交易將於2022年正式生效,這也是國務院規定的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間。除了股比交易外,此次交易還延長了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新協議將延期至2040年。

宝马287亿控股华晨宝马,终于实现了它的野心

對於寶馬而言,此次合作將極大的提升今後自己在集團內部的話語權。當寶馬成為合資品牌的大股東後,寶馬將不會在受到中方掣肘。除此之外,交易達成更直接的影響是寶馬能夠拿到更多利潤,有人戲稱,這等於“寶馬花了36億歐元買明天”。

寶馬宣佈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的交易,是外資股比放開後的首例外資控股合資公司案例。這場交易仍有漫長的審批流程要走,它需要經過發改委、商務部及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德國反壟斷機關的批准,將不遲於2022年完成。股權交割完成後,華晨寶馬的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也將發生變化。按照協議,華晨寶馬汽車董事會應由八名董事組成,其中寶馬委派六名,瀋陽金盃汽車委派兩名。

宝马287亿控股华晨宝马,终于实现了它的野心

股比放開,直接影響不僅是誰在股東會、董事會說了算,不僅在於合資企業利潤分成,它的意義更大的在於能倒逼國內自主汽車品牌的發展,推動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

華晨寶馬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國內其他合資品牌也會逐漸突破合資股比限制,外資企業與自主品牌將迎來新階段的博弈。

中國車市格局將重塑

新政策的實施目的就是改變。自股權新政實施至今,短短几月就有了寶馬的增持。這不僅僅是車企需要的,更是中國車市需求的。此番股權改革,必定會引來一群跨國車企互相增持。那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車企會增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以及新車的推出頻次。

就如同寶馬一般,未來三到五年內,華晨寶馬的年產能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5萬輛,並將創造5000個新的工作機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寶馬旗下的純電動車BMW iX3也將於瀋陽投產,並投放到全球市場出售。這無形之中也增加了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分量和地位。

宝马287亿控股华晨宝马,终于实现了它的野心

此次寶馬收購華晨寶馬25%股份,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說也是極具轉折意義的事件,加之特斯拉在上海建廠的推進,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機遇也將持續加大,也將對中國品牌升級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對那些嚴重依賴合資企業而自主品牌發展緩慢的企業來說,如果依舊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是終將被市場所淘汰的,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發能力才

能迎來發展的前景。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