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坦白說,這屆國慶檔表現平平。

就影片配置而言,本屆國慶檔有諸多亮點。張藝謀導演攜藝術大片《影》登陸國慶檔,國師的口碑影響力及票房號召力不言而喻;開心麻花《李茶的姑媽》與包貝爾《胖子行動隊》雙笑聯手,兩部喜劇頗具爆款潛質;港片《無雙》集周潤發、郭富城等一眾大咖,導演莊文強曾參與創作經典電影《無間道》和《竊聽風雲》,《無雙》的犯罪情節與正反角色衝突是他的拿手好戲,港片能否再續輝煌值得期待;《找到你》押尾上映,探討當代女性生存困境,近年來現實題材電影如《我不是藥神》、《盲山》多引人關注,《找到你》亦不可小覷。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黃金週預計票房火爆,但從數據上看則不盡人意。

據藝恩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檔總票房18.88億,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7.7%,觀影人次5575.5萬人次,同比減少21%。

儘管2018年累計票房在10月4日當天突破500億關口,好於去年同期,但國慶檔整體並不景氣,票房一路低迷。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1

喜劇雙雄鎩羽,影口碑兩極分化

無雙後勁十足,誰是票房英雄?


本次國慶檔共有15部影片上映,其中《古劍奇譚之流月昭明》、《新灰姑娘》等影片由於水花較小不作討論,《找到你》雖為類型片外的一股清流,受各路大V熱捧,但10月5日才上映對黃金週票房貢獻力度不大,故也不做討論。如今國慶檔群雄榜已新鮮出爐,娛論君將盤點國慶檔最受關注的四部影片,《胖子行動隊》、《李茶的姑媽》、《影》和《無雙》

《胖子行動隊》總票房破2億,對於初出茅廬擔任導演的包貝爾來說可謂是戰績不俗。《胖子行動隊》從前期宣發來看亮點十足,上映後卻口碑撲街,豆瓣評分只有3.7分。有豆瓣網友認為《胖子行動隊》爛俗、低幼,充滿尷尬癌的氣氛,還有觀眾指出《胖子行動隊》劇情抄襲《王牌特工》,事後包貝爾髮長文澄清這是致敬而非抄襲,態度還算有誠意,但觀眾似乎並不買賬。

《胖子行動隊》上映數天後口碑跌底,票房持續走低。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影》國慶檔票房4.49億,入圍國慶檔票房三甲。老謀子的票房號召力向來是有目共睹的。2001年一部《英雄》開創中國大片時代,其後《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金陵十三釵》等影片兩次刷新中國票房記錄,四次獲得華語片票房冠軍。

《影》被認為是張藝謀繼《英雄》之後最好的影片,影片將中國風的美學傳統發揮到極致,從太極八卦到國畫暈染,去除不必要的其他顏色,僅保留黑白血肉四色,使影片彰顯複雜人性的同時又蘊含中國古典哲學的禪意。《影》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但若從市場接受度看,普通觀眾未必會成為老謀子的“知音”。

《影》口碑兩級分化大,有把老謀子捧上天的,也有把他踩在地的。過於形式主義、主題空洞、舞臺劇感太強是網友吐槽的重點。不過總的來說《影》的票房與口碑基本符合預期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李茶的姑媽》卻沒有那麼幸運。儘管本次《李茶的姑媽》以5.13億收官,成為黃金週票房榜季軍,但對於曾經的國慶檔冠軍“麻花”來說還是輸了。

《李茶的姑媽》改編自開心麻花同名話劇,李茶的姑媽是個有錢的寡婦,因為李茶的訂婚儀式而聚首的一群人都在覬覦姑媽的財產,由此展開一場由金錢、謊言引發人生錯位的故事。

作為開心麻花的第四部電影,《李茶的姑媽》並沒有延續麻花昔日的風采。它的豆瓣評分僅為5.1分,首先從劇情來看並無新意,不僅敘事崩壞笑點失效,更嚴重的問題是它所流露出的物化女性和反智主義的傾向,讓曾經的麻花粉感到憤怒和困惑。

曾幾何時,“麻花出品必屬精品”是一句響亮的口號,開心麻花電影也成為國產喜劇片之光,但這部《李茶的姑媽》沒有像《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那樣口碑與票房齊飛,而是齊崩,可見好故事對於票房的重要意義。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相比之下,《無雙》成為了本屆國慶檔票房最大贏家,截止10月7日,《無雙》票房累計6.73億。港片《無雙》上映前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前幾日票房慘淡,後憑口碑一路逆襲,登頂國慶檔票房之冠。觀眾除了港片迷外有更多是自來水,一波三折的劇情、兩大影帝飆戲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

影片講述了落魄畫家李問(郭富城飾)自述受到造假集團大佬吳復生(周潤發飾)誘惑,一起製造“超級美鈔”的故事,影片敘事功力紮實,情節一再反轉,出人意料,又集結了犯罪、情愛、槍戰等諸多刺激的元素,讓人體驗腎上腺素飆升的爽劇快感。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近年來港片有些低迷,有人甚至還發出“港片已死”的聲音,而這部《無雙》層層迭進的人物命運和情感鋪墊頗具功力,港片認真起來還是能甩內地警匪片幾條街的。《無雙》上映八天後票房持續走高,截至10月9日,《無雙》排片場次為88919次,排片佔比26%,穩居影單榜首。

2

回首歷年國慶檔

佳片易求黑馬難得

2018年國慶檔以19億票房收官,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億。近年來國慶檔一路高唱凱歌,屢獲佳績,而今年國慶檔卻顯露一副敗相,讓人不由懷疑,國慶檔的涼涼是不是揭示了影視寒冬的來臨?

與今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7年十一。有《羞羞的鐵拳》、《英倫對決》、《追龍》、《縫紉機樂隊》、《空天獵》等五部較為強勢的電影征戰黃金週,競爭隊形與今年無二。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而與今年不同的是,2017年國慶檔出了一匹黑馬。開心麻花喜劇《羞羞的鐵拳》在長假期間瘋狂吸金,率先成為當年國慶檔第一部破十億的影片。最後其在檔期內累計票房達到14.63億元,佔據國慶檔總票房的55.8%,可謂一家獨大,戰績斐然。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除此之外,成龍作品《英倫對決》、港片《追龍》以及大鵬的《縫紉機樂隊》都有著不俗口碑。整體來說,2017年國慶檔熱鬧非凡,為十年來最佳。

回首十年前,2007年國慶檔還未打開破億局面。當年的票房冠軍——杜琪峰徐克林嶺東合作的《鐵三角》僅斬獲3000萬票房。

而到了2008年,國慶檔電影市場出現轉機。由趙薇、周迅主演的《畫皮》驚豔亮相,拿下破億票房,以一枝獨秀的方式稱霸08年國慶檔。因為《畫皮》是國慶檔首部單片票房過億的影片,在當年頗為罕見,遂引起很高的關注度。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過億票房讓人分外眼紅,也讓國慶檔的概念深入人心。在隨後的09年和10年國慶檔,《風聲》和《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均收割近1.5億票房。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2011年國慶檔打破一家獨大的僵局。由陳嘉上導演的《畫皮》姊妹之作《畫壁》與同是魔幻題材的《白蛇傳說》正面PK。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兩片走的都是愛情魔幻大片路線,最後也都在檔期內留下過億票房,多強競爭局面從此被打開,越來越多的影片想從國慶檔分一杯羹。

嚐到了11年的甜頭,2012年有四部賣點十足的華語片扎堆上映。《太極》、《銅雀臺》、《二次曝光》與《危險關係》,市場競爭激烈,然票房表現平庸,非但無一破億,而且均票房慘淡,12年的國慶檔可以說給整個電影市場澆了一盆冷水。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2013年沒有延續去年的混戰局面,但票房表現不凡。徐克攜狄仁傑系列新作《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迴歸國慶檔。這部IP續集在檔期內票房突破3億,總票房升至7億,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2014年由甯浩黃渤徐崢聯手的《心花路放》拿下國慶檔近7億票房,比去年票房冠軍的成績還要翻了一番。

《心花路放》同時也開啟檔期票房10億+的新時代,國慶檔變得更加炙手可熱。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2015年國慶票房增幅約70%,最後以18億完美收官。黃金週電影市場出現一超多強局面,其中開心麻花首部喜劇片《夏洛特煩惱》領跑眾片以5.6億票房奪冠,《港囧》同樣突破5億大關,位列第二。《九層妖塔》票房4.6億為國慶檔季軍。三強票房表現出色,值得一提的是《夏洛特煩惱》既無高投資也沒有大明星,卻能反超同期兩大高投資對手,可謂是票房黑馬。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2016年國慶檔僅以16億寡淡收官,該檔期近十年來首次下跌。票房遭遇滑鐵盧並非偶然,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影片素質偏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爵跡》《王牌對王牌》口碑低下,《湄公河行動》雖然口碑爆棚,但題材小眾,難以力挽狂瀾。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2017年國慶檔復興,麻花電影再度領跑黃金週,《羞羞的鐵拳》叫好又叫座,斬獲14億票房。檔期總票房亦突破20億的關口。

2018年國慶檔票房則表現得差強人意,票房冠軍《無雙》也僅以6.73億收官,這個成績,放眼十年國慶檔英雄榜可以說是遜色不少。

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今年的累計票房較往年相比表現不俗,為何到了國慶檔卻發揮失常了?

3

是缺票補,還是缺一個爆款電影?


之前,據媒體報道,從10月1日起,有關部門將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巨大反響。票補自2014年開始影響電影市場,觀眾能以諸如19.9元、29.9元的便宜票價看一場電影。貓眼、淘票票等電商以“補貼”發展大量會員。從那時起,普通觀眾進影院的習慣被低價電影票培養起來。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取消票補意味著這一惠民時代的終結,觀眾將以原價觀看電影,尤其在觀眾普遍低齡化的今天,“消費升級”無疑會導致觀眾人群的流失。一旦取消票補很有可能大大減緩電影總票房增長速度。

儘管政策新規已於10月1日開始實行,但據《山西晚報》記者調查,國慶期間電商平臺上還是能看到19.9元的低價票。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據藝恩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檔平均票價提升1.4元,服務費略升0.1元,為2.1元/張。服務費從檔期看,暫無明顯變化。

有業內人士表示,改革完全落實需要一定的緩衝期,本次國慶檔並未受新政策太多影響,而這可能是取消票補正式落實之前的最後一個十一。

電影消費門檻的增高或是國慶檔電影票房遇冷的原因之一,但另一個更為關鍵的原因是本次國慶檔影片整體質量欠佳,未出爆款。

2014年的《心花怒放》,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以及去年的《羞羞的鐵拳》都以高口碑領跑國慶檔,今年雖有《無雙》和《影》兩部質量上乘的影片,但《影》的藝術性使之較為小眾,《無雙》前期票房乏力,主要原因是映前宣發不到位,靠後期口碑自來水則損失掉不少黃金時間。喜劇片本是吸金熱門,但《李茶的姑媽》和《胖子行動隊》兩部硬傷太多,因而失去票房帶動力,無法延續前幾年的喜劇輝煌。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縱觀十年國慶檔,2016年可以說是前車之鑑,質量不過硬的影片將難逃票房與口碑的雙輸結局。今年的滑鐵盧再次證明,好片才是王道。市場正在慢慢迴歸理性,當票補的泡沫減退,口碑的優勢日益明顯,並逐漸發展為票房增長的內在驅動力。

4

預言影視寒冬過早

國慶檔後影片尚值得觀望

國慶檔後,將有多部進口片會在十月上映。《超能泰坦》定檔10月12日,是國慶後第一道科幻大餐。印度高口碑校園勵志片《嗝嗝老師》催淚來襲,涉及教育話題,首映零差評。還有《帝企鵝日記2:召喚》、《無敵原始人》、《雪怪大冒險》、《我的間諜前男友》等一系列電影將填滿十月剩下的時間。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除了進口片,國產電影《寶貝兒》同樣引人關注。《寶貝兒》於10月19日上映,講述了一個因為嚴重先天缺陷而被父母拋棄的棄兒江萌(楊冪飾),拯救另一個被父母宣判了“死刑”的缺陷嬰兒的故事。該片此前曾入圍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是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


國慶檔票房冷著陸,預示影視寒冬的來臨?



儘管國慶檔票房不景氣,但預言一個影視寒冬的來臨,當下還為時過早。總體來看,2018全年影視行業依然保持了正常增速。

對於今年國慶檔遇冷,或許偶然性因素更大一些,影片整體質量不佳是票房冷淡的主要原因,娛論君認為不能苛求每個檔期都出爆款,一些票房階段性下滑在容差範圍內,行業從業者還需保持平常心。

隨著取消票補政策的逐漸落實,可能會造成影院短期內上座率下降,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票房泡沫。據瞭解,去年票補約佔整體票房的10%,這些補貼培養了大批進電影院觀影的受眾,也造成電影市場的宣發熱與投資熱,一些急功近利的現象屢屢發生。取消票補能促進觀眾理性消費,同時可以改善市場趨利短視之風,創造更優質的影視作品以建立良好的行業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