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冷戰橋頭堡的兩德,爲何能實現和平統一?

二戰之後,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以及冷戰的爆發,有些國家被一分為二,比如東德和西德,北越和南越,朝鮮和韓國。這樣的分裂對一個民族造成的傷痛是巨大的,因此統一是他們的內心夙願。有時候,統一往往伴隨著武力,畢竟處在對立面的兩個政權往往誰也不服誰,比如北越消滅了南越政權,最終使得越南獲得統一。再比如,朝韓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在三八線進行緊張對峙。

作為冷戰橋頭堡的兩德,為何能實現和平統一?

納粹德國覆滅後,德國很快就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後來,在美、英、法的佔領區成立了聯邦德國(簡稱“西德”),在蘇聯佔領區成立了民主德國(簡稱“東德”)。1961年,在柏林建起的“柏林牆”為的是阻斷兩地人民來往,將兩德人民徹底分隔開來,德國也成為東西方冷戰的橋頭堡。在柏林牆的兩邊也紛紛築起了堡壘和鐵絲網,兩德的軍人也經常在附近巡邏,防止有人越境。截止到柏林牆拆除,共有61人因穿越柏林牆被東德的邊防哨兵槍殺。

作為冷戰橋頭堡的兩德,為何能實現和平統一?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東歐劇變的發生,大量東德民眾外逃,東德政局出現劇烈動盪。1990年2月,東德總理莫德羅訪問西德;5月,兩德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雙方又簽署兩德統一條約;10月,東德正式併入西德,分隔40多年的兩德正式實現統一。

作為冷戰橋頭堡的兩德,為何能實現和平統一?

通過上述可以看出,相對於北越武力消滅南越實現統一,兩德是在十分和平的環境下順利的完成了統一。對此,時任聯邦德國總統魏茨澤克曾感性的說:“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作為冷戰橋頭堡的兩德,為何能實現和平統一?

事實真是因為德國人良好的國民素質決定了能夠和平統一嗎?事情當然不會如此簡單。

作為冷戰橋頭堡的兩德,為何能實現和平統一?

首先,在此之前,德國一直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兩德的分裂是由於美蘇爭霸造成的,因此在兩德人民的心裡都是十分渴望統一的。其次,相對於朝韓以及北越和南越都爆發過大規模戰爭,給雙方人民的內心造成了很大的隔閡,而兩德軍隊之間雖然長期對峙,但並沒有爆發大規模衝突,所以兩德人民並沒有難以調和的矛盾。最後,當時的蘇聯已經無暇干預其他東歐國家的內政,因此兩德之間的接觸並沒有受到外界阻力,因此兩德能夠順利完成和平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