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伊德利卜非軍事區今起運行,「三分天下」之局初露端倪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境內非軍事區應於10月15日開始全面運行,標誌著俄羅斯和土耳其兩國總統在索契所達成協議第二階段的實施。

近期,敘利亞伊德利卜的局勢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看到了曙光。10月8日多家媒體紛紛報道,敘境內最大反政府武裝之一“全國解放陣線”正式宣佈接受俄羅斯和土耳其達成的停火協議,並從前線撤走所有重型武器。該組織表示,包括各種導彈和發射裝置、迫擊炮等已經被拆解“打包”運往後方。俄土兩國對此迅速做出反應,於當日宣佈已劃定停火區“責任分界線”,俄軍首次開進伊德利卜。筆者認為,“全國解放陣線”的妥協意味著未來伊德利卜以俄土為一方,敘利亞政府和部分反政府武裝“三分天下”之局開始初露端倪。

俄土是“中間人”

首先,俄土在伊德利卜地區聯手共管的態勢已不可逆轉。經過前一階段的分分合合,俄羅斯與土耳其終於在伊德利卜問題上達成了一致。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9月17日在索契商定:在10月15日前,沿反對派武裝與政府軍在伊德利卜省的接觸線建立寬15-20公里非軍事區,令激進武裝分子從該區撤離。所有反對派武裝的重型武器、坦克、多管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都應於10月10日前從該區撤出。俄土兩國防長簽署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的形勢穩定備忘錄,俄羅斯和土耳其將派兵巡邏伊德利卜非軍事區。

當時有輿論指出,俄土建立非軍事區的方案實際操作難度很大。因為目前伊德利卜境內聚集了“全國解放陣線”、“解放敘利亞”聯盟等40-50個武裝組織。而要想把這些武裝組織趕出土俄劃定的緩衝區“幾乎不可能”。有專家表示,不知道土耳其將如何讓那些反對派武裝聽話,一旦土耳其辦不到,“停火協議將失敗,敘政府軍將在幾個月後發動攻擊”。

此次最大的反政府武裝“全國解放陣線”宣佈接受停火條件,顯然是土耳其在背後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全國解放陣線”發言人納吉•穆斯塔法表示,在反政府武裝控制的最後地盤伊德利卜省,所有重型武器將後撤20公里,這也是俄土停火協議規定的最遠距離(15-20公里)。除了坦克、多管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之外,叛軍還首次公開承認擁有反坦克導彈、便攜式防空導彈等,這些武器也都在撤除名單內。

無疑,土耳其用事實證明了自己對於伊德利卜局勢的巨大影響力。同時,“全國解放陣線”撤走以後,由俄特種兵和憲兵組成的穩定部隊先遣分隊已經進入停火區,俄主力部隊將在最後限期準時接管所有歸俄方負責的地區。因此在未來土耳其和俄羅斯將一起在該地區充當一個有力的“中間人”。

敘政府軍將借勢重返

其次,敘政府將如願解放伊德利卜部分土地。伊德利卜畢竟是敘利亞政府的國土,對於誓言將敘利亞恢復到“戰前狀態”的阿薩德來說,如果伊德利卜僅有外國力量和反政府武裝來掌控,而敘政府軍卻被排除在外,那麼不論是從政治影響還是國民感情都是難以接受的。儘管俄土協議並沒有涉及敘政府軍進入伊德利卜的條款,但是那些依舊在該地負隅頑抗的極端組織將提供這樣的機會。

據報道,上月底已有兩個極端組織武裝宣佈拒絕接受俄土停火協議,稱將抵抗到底,而該地主要極端組織“解放敘利亞”聯盟迄今沒有正式回應土俄協議。據悉,“解放敘利亞”最近幾個月在清洗主張議和的內部人員,這一聯盟的頭目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先前多次警告,武器是不能觸碰的“紅線”。

對此,俄副外長謝爾蓋·韋爾希寧8日表示,伊德利卜境內的所有極端武裝組織必須無條件放下武器,並撤到該省腹地的沙漠和山區。如若不然,俄軍將會對伊德利卜發動軍事行動,對負隅頑抗的極端組織採取定點打擊。

很明顯,在兵力更多、武器更先進的反政府軍放棄抵抗之後,極端組織將不再有任何掩護,會像退潮後的礁石一樣全都暴露出來,而俄軍反恐行動一向是空襲為主,要趕走極端組織必須有地面部隊配合,那麼這個角色由早已在伊德利卜周邊聚集了大量兵力的敘政府軍來充當自然是合乎情理的。而驅逐了極端分子以後,敘政府繼續在當地維持治安、開展重建同樣無可厚非。

“反政府武裝”走向

第三,部分反政府武裝會在伊德利卜繼續盤踞。停火協議是各方博弈的結果,而之所以有博弈,是因為一些反政府武裝有著國外背景,某些勢力不能眼睜睜看著其被消滅或驅逐出境,所以才要出面干涉,而其中一部分反政府武裝必然會繼續留在伊德利卜,接著充當“抓手”。此次後撤的“全國解放陣線”,看似讓出了土地,但是其有生力量並沒有受損,各類武器裝備雖運走但仍然掌握的在自己手中。在那些不聽話的各路諸侯被敘土俄收拾或削弱以後,實力尚存並受到土耳其保護的“聰明人”會成為伊德利卜的“土皇帝”,在未來甚至會改頭換面以合法的身份進入敘利亞政壇。

(作者系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