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导读:巴菲特说: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美女 写真

我们在经历一件事情之前

总是战战兢兢

觉得只要读书好、专业好、能力好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投行里的面试官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他们想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

你又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呢?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懂得什么样的人才

才是投行大佬们最看重的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死读书

得分:10分

通过率:0

投行大佬们说最常见到的一种中国留学生,大概百分之九十都是这样的,教材知识、考试都没问题,很solid,个人学习能力也很强。但这类人在对待面试时,总觉得自己没有被录取,是简历不够完美的原因,并没有从自身行为上出发去分析,比较盲目吧。

其中一个中国留学生对我的印象尤为深刻,是一位stern的女孩,在摩根大通Women's Event上见到的。她当时表现的特别安静,又有点小慌张,我看出她很想融入其他人的conversation中,就示意她加入我这里正在进行的一个6人的coffee chat会。当我和她握手的时候,她的手软趴趴地握了一下(在美国,握手一定要有力、有自信)说了声hello.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她也是很有礼貌地在旁边听着,但并没有主动加入到conversation中。

英文是不是他们的问题?是的。高分SAT或者ACT并不意味这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就很强,他们胆小、战战兢兢不敢开口主动去沟通。有口音的巴西、墨西哥、印度、东欧学生在表达、谈吐上却有明显优势:更懂得如何正确、流畅、有见解地表达自己。

Event结束后,她发了一封thank you email,但我并没有回复。千千万万的留学生像她一样:不幸的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拿不到offer。90%中国学生会败在这个环节上。

这类学生最常问的一句话:“What is your typical day in IBD?”

这类学生最大的软肋:熟练、准确的口语表达(Verbal Communication in local context)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表现过于积极,俗称“戏精”

得分:30分

通过率:0

这类学生我也经常见到,他们属于技术知识不错、经常打networking calls、天天刷WSO也写一些trolls的学生。

他们往往在Group Coffee Chat环节积极发言,但是过度表现自己、没有给其他学生说话的机会,其他学生很难说一句话。这样的学生,在工作中会表现的比较自私,团队协作不是很友好,工作之后也往往跟同事没法好好相处。有些人通过OCR拿到面试后,会不合时宜地问一些不得体的问题:“你们有没有涨薪?我听说DB都涨了呢”“我们学校是target school,我这个简历还不错”。像这种情况的学生,往往我也会在这个环节cut掉,无论你技术知识多好。

没错,华尔街工作的人是以Aggression(侵略性的性格)闻名的。但是没有人希望自己录取的下属带有这么强的Aggression。而且现在是2018年,不是1970年,仅仅靠aggression是没有办法在华尔街生存的;你需要懂得如何和同事合作。如今的投行在面试环节都会有一道问题:“Do you have any teamwork experience(你有没有团队合作的经历)?”团队合作,才是这十年来投行最看重的素质。

这类学生最常问的一句话:“Do you spons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这类学生最大的软肋:自私(且展露地一览无遗)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普通保守型

得分:50分

通过率:0

这类学生懂得如何参加professional events,很多也去过商学院(或者参加过学校的career培训)。参加Info session的时候,他们会很有礼貌、适机参与到大家的谈话中。

我有一次面试了一位来自西海岸的学生。他知道自己的学校不是East Coast的、所以要做很多networking(他也和蛮多人做过networking才拿到了面试)。我问了一些behavioral questions,他的回答显然是练习、背诵过很多遍的;没什么答偏的地方,但也没有什么亮点。英文的Self intro是熟记于心的,能看出来背过很多遍也很熟悉。

他知道面试的时候非常看重prior experiences。所以他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参加过很多中国学生社团,现在已经是President了。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有做过实习,一份是大陆的一家知名VC,另一份是一家知名券商。这份简历在我看来,叫做"Asian Resume(很亚洲的简历)",没有足够的海外实习经历、学校社团也是仅仅围绕着中国学生群体进行的。

他们的经历其实会好于多数申请者,他们是申请流程中的gatekeepers;你必须做得比他们好,才有可能拿到offer。

这类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I really enjoy following the financial market!”

这类学生最大的缺点:简历主要是中国学生会、券商/VC实习、篮球钢琴。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技术牛人

得分:60分

通过率:40%

这类学生属于我面过的学生中Top 3%的学生了。他们的特点是technicals很强(参加过Case comp拿过名次、可以搭出简易的DCF或者M&A模型)。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每年我都会遇到几个这样的学生,technicals很扎实,各种guidebooks的难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会课余时间研究cryptocurrency、stocks等等。

他们最大的弱点就是无法让面试官喜欢他们,这是最难的一步。投行是和人打交道的,仅仅技术知识好,是远远不够胜任这份工作的,是没有办法让我们放心地让见客户的。我一般会很友善地告诉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你们还差一点,maybe next year.

这类学生最常问的一句话:“What's your take on FOMC's most recent meeting? ”

这类学生最大的特点:摩根Waitlist (Chances are, they will get an offer. The offer just might not be from Goldman or JP)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高EQ的面试者

得分:>90分

通过率:70%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个高EQ的人,远远比一个准备更充分的Gatekeeper更能拿到offer。你的Technicals(技术知识)好,只能说明你用功了,不能说明你聪明或者高EQ.

华尔街是个精英主义(Elitism)极强的地方,每个人都希望身边的同事是聪明、有共同话题。

EQ高不高,不是自己主观的结论,而是是否具有表达型EQ。英文口语表达需要很强。我在过去几年的面试中,中国女生、在国外读初高中、在大陆读外国语高中的表达能力往往最强。


摩根大通面试官:靠这个就可以拿到年薪40万的投行offer


他们的technicals往往不是最强的,比上一类“技术达人”弱很多,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把主要的时间花在技术面试问题上。他们会花更多时间在networking上,让校友知道自己是谁、了解最新的求职动态、面试新题目和形式。比起前一类技术达人,这一类申请者更注重行为面试技巧,更注重让自己变得presentable。他们会参加很多社团(体育类、兄弟会、姐妹会、英文辩论Club),也更愿意在美国朋友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这类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What gym do you visit during weekdays?”

这类学生最大的特点:你会误认为他们是AB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