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醬酒業」酒量到底能不能練出來?

“酒量”已經成了酒桌上的熱門話題,專家表示,人一出生基因即決定酒量,基因“不對”酒量永遠練不大,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人天生就是“千杯不醉”,有的人再怎麼練還是“一杯就倒”!

如果問你是什麼血型,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說出來。但是,倘若問你知不知道自己的飲酒基因是什麼類型,那不少人就要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河南省酒業協會健康飲酒指導中心副主任、教授程富川提到,其實不止血型有分類,每個人的飲酒基因也不盡相同。通過對人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等多種乙醇代謝基因的研究,發現基因型可分為6種。一個人能不能喝酒,酒量有多大,都由基因決定。

「企醬酒業」酒量到底能不能練出來?

飲酒基因天生定

程富川教授表示,在很多人眼裡,酒量就像膽量一樣,是一件可以練習提高的事情,其實從醫學的角度看,酒量就寫在我們的基因裡,練還是不練,它永遠都維持著這個水平。

飲酒基因是人體基因序列的一段,人在出生時,飲酒基因就已經決定了其酒量大小,並且終身都不會改變。什麼是飲酒基因?簡單地說,就是和乙醇分解有關的一系列基因,有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物酶等,它們決定著不同人喝酒之後的反應差異。而在這其中,影響最直接的有兩個基因,分別是乙醛脫氫酶和乙醇脫氫酶,如果發生異常,乙醛就會在體內大量堆積,嚴重的會傷害肝臟。

“乙醇”、“乙醛”你一定不陌生,在人飲酒時,乙醇如果分解不夠快,會進入血液,並影響到我們的大腦,這也就是喝酒後頭暈、頭疼的原因;而乙醛如果分解不夠快,則會讓人反胃、嘔吐,這也是喝酒臉紅的原因,當然更嚴重的是,如果肝臟長期被乙醛刺激,會影響肝功能。

「企醬酒業」酒量到底能不能練出來?

所以,一個人的酒量到底好不好, 換成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就是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兩個基因在人體中負責掌控酶的分解數量,也就是決定著人體中乙醇轉化為乙醛、乙醛轉化為乙酸的速度夠不夠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