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现在大多数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赚钱、享乐而展开的。

其实,吃苦就是积福,享福就是消福。

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如果不培福报,只知道享乐,当福报享尽时,一切的不顺便会显现。

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

前些年广东某地来了一位相师,有人给一个人的生辰八字,请他测一个人的命运吉凶,他问这个人有没有当官?人家问当官怎么讲?没当官又怎么讲?

他说:如果是一般平民百姓,则他还活着,如果是当官,则他已经死了。果然,此人是粤东某地级市的银行主任(是我初中同学),就在他准备晉升高一级职位的一个月前,突然得绝症去世了。

估计因为他的福报小,当一个小官就把福报折损完了。 这便是常说的德不配位,必有灾祸。

有人千方百计地想出名,其实如果没有实际的功德和福报,出了名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功德和福报太薄而出了大名的,不但容易招惹灾祸,而且如果灾祸还抵不了名声的话,还要到恶道中去消业。

世间很多人都想当官,然后贪污受贿,不知道这是愚蠢至极的做法。即使是自己本该有的福报,如果享用太过,都容易招灾,何况是不义之财?

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冯小刚 范冰冰 刘震云

就在今年五月底,崔永元先生曾经发一条微博,崔永元微博中怒斥范X冰获“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

直言:“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

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国家精神造就者奖"!光从字面上理解,就看得出份量之重。既然是造就了国家精神,那一定是个神圣的奖项。得奖者莫不是给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义士,就是感动全国人民的杰出人物。

但一看获奖者,范冰冰?相信很多人瞬间就懵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奖项,为什么会颁给一个没什么特殊贡献的娱乐明星?

她精神了谁?她能代表国家精神?

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查这个奖项相关信息,其实,“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是梅赛德斯-奔驰与现代传播集团《生活》月刊携手举办的年度颁奖盛典。

这奖项早在2007年已经开始,至今举办了超过十届,范冰冰不是第一届获奖者。这个所谓国家精神奖前几届得主,性质基本和范冰冰相同,要么是娱乐圈的演员或导演,要么就是文艺界的红人,再不然就是商贾名流之类的,这些人共同点就是都很有名、很有钱。例如冯小刚,王中军,谭维维,杨澜,顾长卫…等都曾获得这个奖。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十多届获奖者中,没有一名是文学作家科学家或者类似“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里那些伟大而平凡的人。

一个外资企业颁布的是我们中国精神奖,而是不是他们国家的精神奖,将这将颁布给越不符合条件的人,对他们而言越有打击讽刺中国的效果,光明正大嘲笑我们中国精神的代表人物就是这些……

请问:偌大的中国,有几个人能有资格领这个奖?

如果对中华民族没有特殊贡献,谁敢去领这个奖?

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名不副实,最后必定会压垮自己!

果然,由此引发的#崔永元曝料事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娱乐圈“大地震”,众多娱乐圈大鱷及明星纷纷被涉及,这一“炸弹”至今还在继续发酵中……

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崔永元

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的

现在的天朝,有些人不过是一地部门之局长或镇长类,芝麻大的小官,一朝在位, 便大肆寻租手中权力,整天吃喝玩乐挥霍浪费而洋洋自得,不可一世。其实,他失去的福报、得到的灾祸比得到的不义之财不知要多多少倍!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是绝对不会去干这种愚蠢的事情的。 俗话说"吃亏是福"。吃了亏之后,比如说被人冤枉,被人诽谤,要是心里很坦然,不起怨恨,则是消了业,就是福报。要是怨恨不平,则又造了业。

我们的民族有惜福、积福的传统,比如吃饭要吃干净,不要浪费,不然会折损福报;上物不要下用,下物不要上用。 比如水桶用旧了不要用作粪桶,袜子用破了不要用来抹桌子,帽子不要用来垫坐;要孝顺父母,恭敬长辈;佛像佛经要放在较高的、干净的地方。

而相反,如果长辈溺爱孩子,会很快地消耗掉孩子的福报。 很多地方的人喜欢给小孩或老人做寿,大办酒席,殊不知这样也非常折损福报。

人生在世, 如果您没有大福,就要现在开始修福,为时不晚,命运不太好,也可以改。如果您的福大,就更要趁热打铁,趁着有能力,做些积阴德的事。

比如转发分享这类劝善修德的文章(法布施功德无量),或者坚持做好事。那么福报便能源源不断,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很理性的、很现实的事,不管你信不信,真正有福慧的人都懂一边享福,一边积福。

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如春秋时之陶朱公范蠡,在助越王复国功成身退后,经商期间三次成巨富,却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当代华人巨富李嘉诚先生等,都一生为善积德从不间断,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真正有大智慧的了,懂以舍为得的道理,所谓“舍得”。曾国藩说过,有大舍则有大得,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从崔永元斥“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谈“德不配位”

明朝袁了凡先生所著《了凡四训》,记载的就是了凡先生积德改变命运的真实经历。袁了凡先生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积德为善,改造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