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份防病提示,您看了吗?

2018年10月份防病提示,您看了吗?

注意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0月入秋,正逢国庆小长假,人们外出旅游、走亲访友,聚会机会增多,极易导致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猴儿包”)传播,请及早做好预防以免感染。

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病人在腮腺发生肿胀时,传染性最强。临床表现为发热、双侧或单侧腮腺肿大、疼痛,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耳聋等,进入青春期后感染可发生睾丸炎、卵巢炎或乳腺炎。大约50%的睾丸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成年男子双侧腮腺炎病毒致睾丸炎可能造成不育。怀孕12周内感染腮腺炎病毒,可导致自发性流产。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者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食物和玩具传播,因此传染性极强,托幼机构、学校中一旦发生流腮病例极易在未免疫人群中引起流行,甚至暴发。

2018年10月份防病提示,您看了吗?

近年我省流腮发病呈现上升态势,幼儿园、小学、中学是流腮爆发的主要场所,一旦在校(在园)学生感染流腮发病,为控制传播,需立即休学隔离治疗甚至班级或学校停课,严重威胁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疾病,保护身体健康,省疾控中心提示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接种腮腺炎类疫苗预防此病;节假日期间,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一旦得了流行性腮腺炎,应及时就医隔离治疗,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学校和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登记追踪,一旦发现有腮腺肿胀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安排就医,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患儿病愈后凭医疗证明才可入托或上学,同时需加强学校(含托幼机构)学生腮腺炎类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文章主要用于传播正能量,宣传健康资讯和发布六盘水卫计系统动态,除注明转载外,均系本单位供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和引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站将根据需要全部转载或部分摘录、引用未作版权声明的文章,以传播优秀资讯。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相关所有权人及时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审核:令狐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