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不怪272了吧,德国足球正坠入20年前的黑暗时代?

我们在这时通常会干一些看上去有点愚蠢的举动:大声吼叫,并敲击胸膛。所有的对手都会害怕地看着我们,但德国人没有,他们一如既往的冷静,我记得当时我告诉队友布朗:“这些家伙什么都不怕。”

—— 《我是迭戈》马拉多纳

在前一场战平世界杯冠军法国的热身赛里,年轻的德国队表现不错。虽然勒夫还是固执地试验“无锋阵”,并且对球队的传控细节做出更为深入的细化,但比赛内容还是让球迷们暂时减轻了对勒夫的不满。没错,对于人才井喷的德国足球来说,一次世界杯失利算不上天崩地裂一般的灾难,只要重新收拾行囊,调整好心态,德国足球便能迅速走出失败的阴影。这不,勒夫随即就纠集了一批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国家队么?跟法国队还能战成平手,重回世界之巅似乎指日可待。

但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欧洲国家联赛中,德国队以0-3的比分干净利落地输给荷兰队。没有任何意外,勒夫这次又没有使用高中锋,然后又败的一塌糊涂。球迷们已经不能再容忍勒夫对“无锋阵”的偏执了,这场失利,恐怕会让德国球迷再次陷入20年前的那场愤怒和沮丧之中。


这下不怪272了吧,德国足球正坠入20年前的黑暗时代?


20年前,德国足球进入一段黑暗时期

世界杯上小组未能出线,老一点儿的德国球迷除了感到遗憾以外,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波动,与20年前德国足球的黑暗时期相比,这种失败也就是小打小闹。确切的说,德国足球的黑暗时期在1994年世界杯上被保加利亚淘汰时,便已露出了端倪;1998年以0-3被克罗地亚淘汰,德国足球的黑暗时代正式宣告来临。之所以陷入低谷,表面来看是忽视青训而造成的青黄不接,让德国足球后继无人,比如1998年世界杯,人们都以为37岁的马特乌斯将告别德国队,但没想到2年后,39岁的老马又出现在欧洲杯的赛场上,如此年龄结构,德国队被小组淘汰也算顺理成章。


这下不怪272了吧,德国足球正坠入20年前的黑暗时代?


但根本原因,还是德国上世纪90年代经济低迷所导致。1990年的“两德合并”,让德国政府背上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再加上政治人物所设置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德货币兑换率和东德地区的“反工业化”改革,让德国的失业率自92年以来连年处于10%以上的水平,而GDP增长率则几乎没有超过2%,96年还出现了负增长。经济的低迷必然会影响到足球层面,德国足球如同他们的经济一样,逐步走向低谷。比如2001年,德甲联赛转播权的拥有者基尔希集团出现了巨大的经营问题,次年便宣告破产,这让整个德甲联赛都收到重创。

人口也是德国经济疲软的重要因素。在西德地区,战后教育普及率的不断增长,让德国女性有了更多的生育自主权,这让西德地区的人口率增长极速放缓,两德合并之前,联邦德国就已经开始放开移民政策,吸引更多的外籍人员充实就业岗位,扩大人口基数;在东德地区,糟糕的生活条件同样压制了生育率的进一步增长。缓慢的人口增长率甚至人口负增长,让德国经济的内需基础变得越来越薄弱,加剧了德国经济的衰落。

昔日德国经济和足球重返世界巅峰

德国人度过经济危机的方式,与其国民性格十分相似,严谨而扎实。他们并没有依靠房地产泡沫来实现短期的虚假繁荣,而是依靠坚实的制造业基础,重新振兴国民经济;同时采取更为宽松的移民政策,保持足够的人口基数,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危机。这也是如今德国队阵中拥有赫迪拉、博阿滕、厄齐尔等众多非德裔球员的主要原因。


这下不怪272了吧,德国足球正坠入20年前的黑暗时代?


德国足球度过危机的方式,和他们的国内经济非常相似,同样是严谨而扎实。早在1998年,德国主帅福格茨曾拟定一个小版本的人才培养计划,但直到2000年欧洲杯上的失利,让德国人意识到人才已经极度缺乏,眼前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德国足球的未来才是更重要的。2002年,德国人开启了巨大的青训培养计划,德国足协每年投入4800万欧元,各职业俱乐部每年的总投入也是这个数字,投入金额每年逐渐增长,到如今已经超过了原始投入金额的2倍。12年里,德国人建立了52个杰出的青训中心,366个地区教练基地,有1300名具备欧足联B级教练执照的全职职业教练向孩子们教授现代足球的基础内容。


这下不怪272了吧,德国足球正坠入20年前的黑暗时代?


在勒夫接手德国国家队时,德国的青年人才已经接近于井喷状态,厄齐尔、穆勒、赫迪拉这一批青年才俊其实已经成长起来。勒夫的主要任务,是让这些球员们快速积累大赛经验,尽快挑起国家队的大梁。获得2009年欧青赛冠军后,这批球员立即进入国家队,并在第二年的南非世界杯上淘汰了英格兰和阿根廷,获得了季军。4年之后,德国人以巨大的优势重返世界之巅。

虽然人才井喷,但德国足球仍有隐患

所以,德国队在世界杯上的失利,与20年前相比真的是小打小闹。20年前,德国队在参加国际大赛时,很难凑齐一支具备足够实力的大名单,如今的德国队,已经到了靠着国家二队也能拿到联合会杯冠军的地步。

看上去,人手充足的国家队让勒夫的工作显得比较轻松,但事实并非如此,勒夫所面对的,很可能是历届德国主帅中,最困难的工作。

今年夏天,勒夫和德国队受到了很多指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锋线上的人员安排。勒夫并未放弃对“无锋阵”的执念,在锋线上他的第一选择还是维尔纳、格策这种跑动范围大的球员,但事实上,马里奥-戈麦斯在第二场比赛里面扭转局面的表现,以及吉鲁、卢卡库、曼朱基奇等人在各自队内的作用还是狠狠地打了勒夫的脸;二是德意志精神的缺失。在场上,德国球员并未表现出以往那种强烈的求胜欲望,整支球队没有表现出德国人所特有的钢铁般的纪律和意志。


这下不怪272了吧,德国足球正坠入20年前的黑暗时代?


如果把这两条再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德国足球的传统正在消失。比如中锋的问题,勒夫对“无锋阵”的执念不假,但也要知道,曾经盛产克林斯曼、扬克尔、克洛泽、基斯林这样的超级中锋的德国足球,如今已经鲜有传统中锋球员了,马里奥-戈麦斯之后,能拿出手的也只剩下瓦格纳和年轻球员布兰特,整个德国足球都在朝着“去中锋化”的方向行进。

还有德国精神缺失的问题。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的马拉多纳自传中的叙述,德国人钢铁般的精神意志一直是影响世界足坛格局的强大力量,即便在黑暗时期,凭着坚强的意志,德国人也曾夺得过世界杯的亚军和季军。如今德国足球兵强马壮,德国传统的精神却丢了。这口锅,德国人甩给了移民后裔球员,这些球员赛前拒绝与其他队友一起唱国歌,这种队伍又怎么会有凝聚力?既然不是德国人,在场上又怎能表现出德国精神?这种不满情绪迅速酝酿发酵,最终在厄齐尔身上爆发出来。受不了球迷对其移民身份的指责的厄齐尔,一怒之下发表声明退出国家队,即便勒夫亲自到阿森纳与其会谈调解也无济于事。


这下不怪272了吧,德国足球正坠入20年前的黑暗时代?


其实围绕着厄齐尔所发生的诸多事端,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德国人对政府移民政策的不满,而厄齐尔身上的“移民球员”、“赛前不唱国歌”、“中前场核心”等标签,再遇上德国队的一次溃败,正好就成了德国人发泄不满的最佳渠道。以厄齐尔会见土耳其总统事件为例,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未接触过政治的职业球员中了一个叱咤政坛多年的老政客所设下的圈套而已,当年的马拉多纳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其实这其中的原委稍稍冷静一下便能思考清楚,但没有人去思考,对政府的不满,决定了人们不会再去选择理智,在他们眼里,厄齐尔就是一个“叛国者”,也必须是个“叛国者”,因为在抨击移民政策的时候,又有什么理由比“叛国者”更有鼓动性呢?

现在的德国足球,急需找回传统

这就是德国足球现在所要面对的难题,德国足球丧失传统,实质上是由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造成。比如移民球员的问题,不可否认,这些球员的确并不怎么“德国”,在场上也冲淡了以往德国人强大的意志力,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球员为德国足球的复兴也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厄齐尔的遭遇,是整个社会对政府移民政策不满的缩影,想要让这一事件对德国足球的影响降到最低,德国足球还需要下很大的工夫,至少也要用一个有着足够的资历和威望的主教练才行,恐怕这也是德国足协让勒夫留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如果任由勒夫这般固执下去,德国足球恐怕也很难找回自己正在丧失的传统。比如高中锋的问题,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德国传统了,看看世界杯上吧,四强球队都有一个具备策应能力的中锋球员,德国队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小组赛被淘汰不说,如今却又在“无锋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长此以往,找回传统恐怕只能是一句空话。


这下不怪272了吧,德国足球正坠入20年前的黑暗时代?


在国家队主帅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以上的时间,在如今的国际足坛里算得上一件近乎于奇迹的事情,何况这支球队还是德国队。这十年里,勒夫虽然有兵败欧洲杯的遗憾,但也有夺取世界杯和联合会杯冠军的喜悦与兴奋,论成绩论能力,勒夫值得德国足协继续信任,也配得上媒体和球迷的赞誉。但是,看上去繁花似锦的德国足球,仍有丧失传统的隐患,而且这个隐患如今已经快成为痼疾。如果不能小心应对的话,很可能会让德国足球遭遇挫折,偏离轨道。所以,如果德国战车还要由勒夫来驾驶的话,请勒夫尽快做出改变,否则,就只能“不换思想就换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