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爲何不許北洋水師出海?真實原因是什麼?

羽評郡主


在整個甲午戰爭中,李鴻章基本上都在執行避戰求和,消極抵抗,等待西方列強調停的方針。陸軍在朝鮮不斷後撤,而海軍則儘可能的避免與日軍正面碰撞。清軍的消極抵抗最終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陸軍也是損失慘重。作為晚清時代的重要大臣,李鴻章在戰爭中的一些舉措,確實影響了戰爭的結局,他本人肯定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不過若是把全部的黑鍋都扔給李鴻章,也是很不恰當的。

晚清重臣李鴻章

李鴻章為何在甲午戰爭中一再避戰求和,不允許北洋水師出海呢?僅僅是因為他捨不得自己的嫡系在戰爭中受損嗎?還是純粹的懼怕日本?原因有很多,最高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是根本原因,而清政府內部矛盾過多也是重要原因,個人的私心多少肯定也是有的。

節衣縮食的明治天皇

首先,中日兩國主要領導人的水平與對待戰爭的態度,決定了戰爭的走向,也是李鴻章消極避戰的根本原因。

明治維新之後,為了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明治政府各方面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並不寬裕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年財政的2%,派出了大量的政府高官,出訪歐美列國,虛心學習先進制度。為了在軍備上趕超中國,從1890年開始,明治政府將每年60%的財政收入撥給海陸軍建設,為了儘快趕超北洋水師,明治天皇更是不惜犧牲皇室的開支,補充購買先進軍艦。

曾經的亞洲第一艦隊——北洋艦隊

反觀當時的清政府,在撲滅了太平天國與捻軍之後,通過洋務運動,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不過這虛假的繁榮絲毫沒有掩蓋統治者的腐敗和無能。北洋水師在剛剛成立時,不論是船隻噸位,還是技術水平,都明顯優於日本。但是在1888年之後,北洋水師再也沒有添置任何兵船,1891年以後甚至停止購買彈藥。到了甲午戰爭爆發前,北洋水師不僅在總噸位上落後於日本艦隊,並且艦齡老化,航速遲緩,火炮射速也慢於日本兵船。

甲午海戰

李鴻章之所以不準北洋艦隊出海作戰,很大一部分原因他很清楚日本氣盛而來,主動進攻肯定是勝算不多,主動防禦或許還能拖垮日本。保住艦隊的主力,日本多多少少還有所忌憚,不敢任意行動,如果艦隊主力損失,日軍就可以徹底控制制海權。

沒有昏君的清朝

其次,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前後,內部矛盾重重,嚴重影響了備戰工作。

甲午戰爭之前,儘管慈禧結束了“垂簾聽政”,改為“訓政”,在1889年更是“歸政”給光緒帝,但是她從沒有真的打算放下手中的權杖。而大量的官僚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繼續圍繞在慈禧的身邊,形成了“後黨”。為了討好慈禧,甚至建議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以慶祝慈禧的六十大壽。而也有眾多的官僚聚集在光緒帝身邊,形成了所謂的“帝黨”,他們一方面擔心國家的命運,希望早日革新時政,變法圖強。一方面也試圖通過增強光緒帝的實力,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毫無實權的光緒帝

帝黨與後黨的嚴重不和,既有權力上的爭奪,也有內政外交方面的巨大分歧。面對著咄咄逼人的日本,帝黨主張積極備戰,從根本上阻止日本侵華的野心,而後黨則堅信日本是彈丸小國,不可能真的威脅到大清帝國,特別是北洋水師正式建立後,一些官僚更是掉以輕心。清政府內部的矛盾重重,與上下齊心,團結一致的日本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戰爭的最終結局其實早已顯現出來。

帝黨的領軍人物翁同龢

掌握軍事和外交實權的李鴻章,一方面畏懼慈禧的力量,一方面又不滿後黨試圖挪用海軍軍費,阻礙北洋海軍的建立。一方面讚許帝黨改革內政的部分主張,一方面又和帝黨的核心人物翁同龢不和。左右為難的李鴻章政治上是傾向於後黨的,因而接受了停購艦船,停止北洋水師繼續擴建的決定。甲午戰爭爆發後,陸軍能守則守,不可則退,海軍則儘可能保船制敵,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慈禧為首的領導集團準備不足,根本沒有實力,也沒有勇氣一戰。

最後,向來將北洋陸軍和海軍視為淮系集團的支柱和資本的李鴻章,也不可能毫無私心。

在帝黨和後黨的激烈爭奪中,李鴻章雖然傾向於後黨,但是滿清主要的皇親國戚水平確實很有限,絕大多數都是酒囊飯袋。他支持政治的改革,但是帝黨的主要領導人物與李鴻章也並不和睦,李鴻章對於帝黨動輒就主張開戰非常不滿。在帝黨的眼中,李鴻章時不折不扣的後黨,而真正的後黨也並沒有把李鴻章當成自己人,所以兩撥人一有什麼矛盾,常常躺槍的都是李鴻章。李鴻章夾在兩撥人之間,稍有不慎,就會失去權利和地位,北洋水師與陸軍的安危,關係著李鴻章在朝廷中的話語權。

《馬關條約》簽訂

總的來說,以慈禧為首的最高統治者對日本的威脅沒有清楚的認知,造成海陸軍備戰嚴重不足。清政府內部矛盾重重,淮軍內部、淮軍與湘軍之間軍令多出,嚴重製約了清軍的協調與統一。北洋水師在裝備上已經明顯落後於日軍,這些都是李鴻章心中心知肚明的,因而李鴻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外交調停上。儘管李鴻章疲於奔命,積極奔走在列國之間,也一度有列強願意居中調停。若從一開始就好好的談判,放棄朝鮮的宗屬關係,或許日本看不清清政府的真正實力,不敢獅子大開口。若從一開始就積極備戰,與日本真刀真槍的大幹一場,最差或許也是平分秋色,日本大概率會資源不足主動求和。然而已經病入膏肓的清政府該談判的時候不好好的談,該打的時候又不積極的去打。最後一個分裂的大國在一個團結的小國面前輸的徹徹底底,而這個龐大的國家很快就被西方列強撕碎,徹底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國家。


徽南城意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勝算不大,畢竟如果能帶領北洋水師取得戰爭勝利,李中堂可能真的名留青史了。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有保存實力和自己地位的嫌疑。

北洋水師在建立之初確實號稱亞洲第一,但是在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水師的整體實力已經弱於日本聯合艦隊。一個是航速,北洋艦隊整體落後,意味著海上作戰追不上日艦,只能被動應戰。另一個是炮彈,由於黨爭等因素,北洋水師炮彈嚴重不足,僅有的炮彈很多也是“實心彈”,只能撞擊不能爆炸,其中正中日本旗艦“松島號”彈藥庫的就是這種實心彈,如果是可以爆炸的彈藥,必然重創日本艦隊。另外,北洋艦隊所用的燃煤並不是優質煤,燃燒之後會冒黑煙,這在戰場上會暴露位置,也是作戰的大忌。

面對這些條件,也許堅守不戰真的是最優選擇,加上岸防力量支援,可以把戰爭拖入持久戰,待北洋艦隊戰備更充分一些、日本聯合艦隊的士氣再低落一些,再尋找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打一場決戰,也許戰爭結局會改變也說不定。當然歷史不容假設,以上這些都是推測。




潤l溪


題主這個問題,就如明末之時崇禎問孫傳庭為何不出潼關迎敵闖軍是一樣。明知北洋艦隊是戰爭的最後籌碼,也明知北洋艦隊根本不是日本對手;不出海對手尚有顧慮,出海必死無疑。這就是真實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