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國網……

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

秋日不羨月

冬來偏覓荷

山崩飲一斗

城傾自高歌

情因天地起

憐為眾生多

客來有佳茗

濃淡自斟酌

惟戀茶與藥

天地獨一個

開篇說的是釀茶傳人董金鳳,福建霞浦人氏,一特立獨行奇女子,四十多歲的她,一襲長衫,不施粉黛,三餐至簡,不苟言笑,給人一種洗盡鉛華,慧然獨悟的印象。生活中,她是一位清心居士。

早年間她隨丈夫來到滬上做生意,有虧有盈,日子過得倒也自在,隨著孩子的降生、成長,生意也走上正常軌道,生活由安定到安逸,但生活的內容卻一成不變,她感到了莫名的空虛,有時她會想:人來到世上應該做些什麼?怎樣的生活才能更有意義?怎樣的生活才不枉此生?這些想法多數時候一閃而過。然而,時間久了,這樣的想法會積累起來,卻沒有答案,只知道貪圖安逸是肯定不行,人生得活出自己的境界和價值。

實際上,她心中一直潛伏著一個夢,正是這個夢催生了這些想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夢想。

1995年,董金鳳畢業於福建中醫藥大學,她本可以像其他同學一樣接受分配,成為一名醫生,得一份穩定工作。可是,她做不到。每個人都為她惋惜,除了她自己。因為有夢在,儘管那時候,這個夢還不甚清晰,朦朧也值得珍惜,她時常吟詠著舒婷的朦朧詩,這位紅透半邊天的福建女詩人的,給了她莫名的動力,陪她度過了那段“月朦朧,鳥朦朧”的時光,歲月蹉跎,青春無悔。

婚姻來的自然,走的平淡,她甚至找不出一個華麗點的詞去形容一下。沒有時間用來總結過去了,她滿腦子想的都是我該做點什麼。此時,靈光一現,不是還有夢嗎?想到了夢,她鎮定了下來,是啊,這個夢陪伴了她太久,儼然已是她靈魂的一部分。多年來,它一直委屈地蝸居在心底的某個角落,不曾擦拭,快鏽蝕了吧?待拭去塵埃,董金鳳才發現,這個埋藏在心底的夢原來恰是“懸壺濟世,普度眾生”的情節。這情節緣起於傳統文化的長期浸淫和其外公的諄諄教誨,現在,無論是弘揚文化還是繼承先人遺志,她該為此做點什麼了,她決心用自己的學識和多年來積累的對茶的認知,全力發掘釀茶技藝,讓這一失傳已久的茶藝得以重見天日,發揚光大,造福後人。

董金鳳出生在中醫世家,外公是個佛道雙修,崇尚天人合一的老中醫,自己煉製一些丹藥,分送鄉民,不取分文,畢生精力用在了編纂藥方,幾乎所有的藥方裡都有寫到茶,用他的話說,茶即是藥。有時為了獲得靈感,他會徒步去太姥山,躺在“夢石”上,等待太姥娘娘託夢,每每都會有解疑答惑。外公遺留下不少藥書,如今能看到的也就剩一本了,家人時常按照這本藥書的記載,為鄉民解除病痛。如小兒受了驚嚇,用七根茶七粒米七個小石頭七節燈芯草加一塊銀元開水沖泡,同時在小兒額頭往上捋七下,前胸捋七下,後背捋七下。待茶涼了一口氣喝下去,輔以唸經,可有效壓驚;小孩高燒迷糊,茶嚼碎含在口中對著肚臍周圍吸吮,有奇效;茶葉、菜籽、油、生薑等溫熱後作為介質刮痧,可有效解除傷風感冒等病痛;經絡不通時可用茶和鹽燻,立刻見效......外公認為茶在植物中靈氣是最高的,他念經時貢茶貢酒,祭祖宗也用茶,醫書中不乏超現實主義的描述,如念動咒語,祝由之術等玄幻術,作為當時文化特徵的一部分得以保留……,外公識茶、敬茶、用茶的佳話至今在鄉民中流傳著,用一代茶痴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
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

藥書一覽

董金鳳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里長大,自小就幫助家人制茶製藥,外公的言傳身教,長期的耳濡目染,使她積累了豐富的中醫藥知識,開闊了眼界,也奠定了她的志向。這正也是她研發釀茶的初衷。

釀茶恆久遠,一方永流傳。不知從哪朝哪代起,這釀茶的方子找不著了,失傳!這損失真是不可估量,造成多少代後人在黑暗中摸索卻一無所獲。專業的文獻裡也難覓一星半點,董金鳳的外公醫書裡的記載也多有缺失,要恢復這門技藝無疑難度是相當大的。

一般的茶採摘後經過烘乾炒制即成。而釀茶如釀酒一般先得制曲,而且是利用精選的原產地中草藥和天然菌類制曲,有了優質酵曲,才能使更多的中草藥在接下來漫長的過程中充分發酵,充分釋放功效至茶葉中,如此製成的釀茶保健效果自然非同一般。

關鍵是如何找到這個“古方茶曲”,董金鳳查閱了海量資料,有關釀茶的記錄少之又少,甚至有的描述還存在偏頗,外公留下的醫書,說是書,看上去倒像是一堆刨花,早沒了封面封底,中間較完整的頁面,可見外公用蠅頭小楷工整地描述了他一生對茶和中藥的研究和實踐,而對於釀茶的描述記載大都遺失。

釀茶製作從培育釀曲開始,董金鳳只能一遍遍地探索,她採用從藥效到藥理的逆推理,去一個個地固定配方,通過反覆實踐,多次拜訪母校的老師,去量化每一個單方,也不知失敗了多少次,但她從未停下過前行的腳步……

董金鳳的茶園分別位於霞浦縣崇儒鄉左嶺村和柏洋鄉後壟村,海拔均在600多米以上,茶園從不用化學肥料殺蟲,植物種類也較多,整個一共生共榮的“百草園”!通過了解我們知道,董金鳳外公活著的時候,就告訴家人,茶園裡的蟲子常常會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出來噬咬茶葉,他們的唾液與茶葉裡的鹼中和,能有效降低茶苦澀,喝起來有明顯的回甘,對老樅茶樹的葉子來說效果更佳,雖然茶葉的品相難看了些,也不必在乎。茶園裡生長著不少其他種類的植物,按她外公的說法是,許多草本植物都具備自身的藥用價值,與茶樹共生,會改善茶的品質,不同的植物也會寄生著不同的菌類,如山茨菇、靈芝等,實際上,董金鳳正是利用了這些天然的益生菌,來製取釀茶所需的酵曲。

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

採茶現場

釀茶選材來自福鼎白毫,福鼎白毫的母樹就是太姥山的綠雪芽,至今還有跡可循,福鼎白毫經過千百年來的培育和優化,外觀條索厚重,營養成分豐富,某些品性優於綠雪芽,入藥最佳,同時,按照外公的醫書記載和自己的鑽研,董金鳳嚴選了39種優質的原產地中藥材,如山茨菇、靈芝、銀翹、生地、熟地、蟲草、人參、三七等,這些中藥材與福鼎白毫充分混合,並輔之以釀,經過長時間的發酵(大都需要9個月),使得中藥材的成分有效地融進茶葉,這期間,需要對發酵體的溫度、溼度做嚴格監控,為了確保成功,董女士必須同時做了若干個發酵體,每天做大量的記錄和對比,作為一個篤信佛教的居士,董金鳳每晚還要對他的釀茶頌大悲咒,希望籍此加持能量,能給人祛除病痛,調理健康。在長達9個月的製作過程中她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

太姥山綠雪芽

2016年7月的一天,這一天對董金鳳來說太重要了,這一天她等來了官方的檢測報告,報告顯示,釀茶的營養成分達到和超過了國標,沒有檢出任何化學有害物質!這是對釀茶最好的肯定,從此,釀茶,這一中華茶文化的瑰寶又得以繼承和發揚。

福建當地政府很重視,在各級商會的公眾號上做了特別推廣,商會會員也在微信群裡廣泛轉發宣傳,經央媒報道後,各大門戶網站多已轉載,一時間,董金鳳和她的釀茶聲名鵲起,此時的董金鳳顯得異常淡定,她希望適可而止,因為選材苛刻,製作工藝複雜,釀茶的量還不夠多。

從發願、準備到研發到成功,釀茶在董金鳳的心裡釀了數十載。有夢想有毅力有探索和奮鬥,才有了今天的釀茶。她給釀茶取名“金紅天華”,真是名副其實,那種湯色,正是爐膛金所呈現的顏色,正紅,斟一杯,聞一聞,是茶葉經過長期發酵後所散發的那種熟湯的味兒,啜一口即頰齒留香。釀茶帶給人們更多的良性調理,長飲釀茶,口腔清新,耳聰目明,腸道消化改善,睡眠質量提高,更有無數案例證明釀茶對於皮膚暗瘡、靜脈曲張和肝膽疾病等都起到了顯著的的調理作用。

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
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

“金紅天華”產品圖

福建是出女神的地方,太姥娘娘、媽祖婆婆、陳倩姑等都是救苦救難的神仙,關於她們的傳說幾千年來影響著一代代人,也根植董金鳳的內心,成為生命的烙印,揮之不去的情節,時時激勵著她去為之奮鬥,絲毫不敢懈怠。其次對她成長影響至深的即是外公,外公一生製茶製藥,總結驗方無數,且發心良善,常將丹藥、正氣丸、行軍散分送鄉人,不求回報。外公的言傳身教,讓董金鳳一生受用無窮。

生活的感悟,文化的浸潤,信仰的力量,鍛造成了董金鳳的人格特質,這種特質裡包含了堅守夢想,永不言棄,奮力拼搏直至成功。

今天,一名霞浦奇女子登上了中国网……

拉脫維亞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英格茲 ·瑞仁布蘭茲先生與釀茶傳人董金鳳女士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