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說起父母官,在中國沒有比村長這個“官”再小的了,農民朋友的很多事情,直接由村長牽頭或者制約。因此,農民的事,國家有政策,各級政府有行動,但最後落實到農民身上,還得過村長這道坎。


村長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目前,全國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到了攻堅戰時期,一村之長,當以國家政策為背景,以當地政府為依託,努力為民辦事辦實事,積極開展脫貧致富項目,而不是像過去那些年,一上任只知道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撈錢工程。在我們村,因為是小村,村集體經濟具體化的像土地,樹木,還有一些基建設備,往往全部掌握在村長手裡,或變賣,或處理,都是村長及幾個人商定去搞,錢也得到了村長個人口袋。村民極少參與,也極少能有效參與。
村長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三年一期的村長選舉時候,只要想當村長的,都開始私下走動關係,送禮送錢,一旦上任,變本加厲地往口袋撈錢。因為競爭激烈,誰還想著真心實意為村裡辦事呢,三年一到又得重選,為此打架動粗的事時有發生。

村民一般都在幹什麼,有底氣的還會走進村委會質問各種情況,大多數只是背後議論議論,永遠地只是議論從不真正進行參與。這也造成村長更加肆無忌憚,有恃無恐。央視輪番報道村民創富項目,絕大多數都在村長引導帶領下,全村參與,很快脫貧走上富裕之路。
村長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也只有搞產業搞項目,搞村民可以參與到的項目,才是發展鄉村脫貧致富的根本。這就要求村長一職,既要有大公為民的願望,也要有項目經理的能力。既要在村裡深得民心,有威望,也要有現代化新思維新頭腦,具備資金作用,產業運用,電腦電商以及創業所需要的知識,才能勝任這個農民最近最直接接觸的村官。細觀當前,很多年輕人,有能力的年輕人,很多地選擇在外打工打拼,許多在城市裡的農村年輕人,在公司在企業都擔任部門經理甚至更高職位,個人創業的也多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先進的項目頭腦,假如這部分人選擇回村競選村長,村裡又會是怎麼的藏龍臥虎,精英薈萃呢。
村長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所以,當前農村,要有一套吸引有想法有願望有能力的中堅力量的年輕人的政策,為鄉村吸引有生力量,新思潮。對比之下,眼下的農村幹部當選或者正要當選的,多是留村的各項能力欠缺的“老實人”。缺乏應有的能力之外,搞起小金庫的本事,確實不在話下。

所以,農民要脫貧致富,首先重在村長,村長人選,重在有能力者,吸引有能力者,重在配套激勵。只有村長帶領好了,村民才有好的出路,整個鄉村建設才有欣欣向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