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回忆:多数时候打日军炮楼是迫不得已,仅仅为了这件事

有时候,我喜欢听老人们讲一些抗战时候的故事。从姥姥的嘴里得知,姥爷当年是八路军的运粮官,赶着骡子在战场中间来回穿梭,子弹就在他耳边擦过他都不害怕。从此就深深的喜欢上了那个时候的故事。

抗战老兵回忆:多数时候打日军炮楼是迫不得已,仅仅为了这件事

我们经常看到八路军去端掉鬼子的炮楼,看上去特别爽。但是据抗战老兵的回忆,他们有时候去端掉日军的炮楼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当时日军实行鸿沟政策,利用炮楼和碉堡把中国的土地层层割块,使得中国土地上的军队和人民首尾不能相顾,准备分割吞吃中国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的炮楼都有相互支援的能力,贸然去端掉一个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但是为什么还要去端呢?

原因只有一个,缺少弹药武器。

抗战老兵回忆:多数时候打日军炮楼是迫不得已,仅仅为了这件事

在那个时代,基本上只有久经沙场的八路军战士才有步枪,而且仅仅有五发子弹,这个创下了世界战斗历史上装备最差记录。而就这一点点的装备,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敌军手里缴获而来的。端炮楼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日军当时的炮楼一般是有13个人驻守,一名小队长,四名机枪手和八名步兵。不要看人少,这个配备在当时看来是相当合理的。他们能把守住炮楼四面八方的方向,利用壕沟和厚墙,能挡得住上百人的进攻,主要还是弹药武器比较充足。

至少有8支三八大盖步枪,四挺机关枪,一把日本武士刀和一具掷弹筒,弹药至少上了三千发。

这样的诱惑力是很大的,为了能夺得一些武器来对抗日军,经常八路军冒着生命的危险去端日军的炮楼。运气好的话,会死两名战士,运气不好,可能死十几个,最后综合统计,每次端掉日军一个炮楼,我军就会死伤五人左右。

抗战老兵回忆:多数时候打日军炮楼是迫不得已,仅仅为了这件事

而这五个人生命换来的,就是十三条步枪,两项子弹,所有八路军的老战士在战场上杀敌的时候,都特别注意节省子弹,看准了再打,一方面是因为子弹确实少。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每一颗子弹都是战友用生命换来的,都带着战友的献血,浪费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现在再看看以前我们先烈们的艰苦奋斗,真心觉得不容易啊,所以,好好珍惜我们祖先给我们打下的大好河山,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把他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