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未来

智能制造的是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推行智能制造是大势所趋,也是基于自身需求。对于智能制造的未来,德国专家提出了10点展望与构想。

1、垂直融合

智能制造需要许多传感器来支持,实现垂直化的管理:实时监控整个公司的状态。企业能直接地有效地获取所有的数据,从零部件到最终的产品的所有信息都能有效地通过数据、文字等形式反应出来。

2、水平融合

智能制造通过公司价值链整合了供应链到客户的全过程数据。从生产到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所有的数据都是公开透明可获得的。

3、建立标准化的流程与公开的交流

智能制造要求企业快速地整合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安全的透明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实时流程的管控。在这个系统中,企业需要有智能的零部件来实现这种数据的收集。

智能制造的未来

4、实时人工智能和对未来的遇见性

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结合得到的结果,智能制造将创造有价值的,表现力极强的的系统。例如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对不同产品有不同的规划,确立自己的目标群。

5、灵活的工作环境

把工作作为一种服务,并且提供了“购买”服务的机会,这种灵活的环境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有优势。对企业来说,企业有机会拥有足够的有领导力的专家,为企业增加了灵活性。而对拥有更多技能的专家来说,不再受到地理的限制,能更好更自由地选择工作,同时能更好地在工作和生活上保持平衡。

6、员工工作量的调整

智能制造意味着员工从体力上的付出转型到智慧输出。因为大型机器设备和机器人的引入,智能系统的不断升级,所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被大大的弱化了。但随之而来的增加的复杂工作需要更有经验的专家在多交叉邻域有所建树。

智能制造的未来

7、建立基于商业模式的智能制造平台

智能制造的平台更像一个商业平台。通过将生产商和消费者相连来创造利益。智能制造平台具有动态的供应链,能够自动的协调生产。另外产能以及实时数据也能被及时的共享。

8、灵活的组织

灵活的组织为智能制造带来了敏捷的商务流程,能有效缩短决策的步骤以及时间。

9、整体性模块化

模块化是实现智能工厂规模化生产和客户需求个性化定制的前提条件,智能制造产生了一系列的标准,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向模块供应商转型,全程参与产品设计、供应模式选择以及单元化物流的规划。

智能制造的未来

10、当地产当地销

智能制造为客户创造了一个整体的价值链。以当地产当地销的模式,减少了运输中的消耗,同时也排除了不稳定因素,拉近了用户与终端产品的距离。

以上10点是智能制造的优势,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目前的发展方向,我们有信心更好地推进生产,最终步入“工业4.0”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