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 签约服务 强基层——哈尔滨市基层卫生工作精准发力推进“三项重点”

(江丽波 宁宇)基层卫生工作是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千家万户。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把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的“千医万户健康扶贫”连心工程,列为2018《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创新工作任务、全市惠民行动项目。

健康扶贫 签约服务 强基层——哈尔滨市基层卫生工作精准发力推进“三项重点”

健康扶贫 签约服务 强基层——哈尔滨市基层卫生工作精准发力推进“三项重点”

健康扶贫 签约服务 强基层——哈尔滨市基层卫生工作精准发力推进“三项重点”

任务明确,贵在务实,重在落实。10月12日,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专题召开全市基层卫生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秦德亮,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孟庆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处长郇瑞强主持会议。各市县区卫生计生委、主管健康扶贫及基层卫生部门、承担健康扶贫任务市直卫生机构、市卫生计生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健康扶贫 签约服务 强基层——哈尔滨市基层卫生工作精准发力推进“三项重点”

健康扶贫 签约服务 强基层——哈尔滨市基层卫生工作精准发力推进“三项重点”

孟庆刚副主任首先代表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从健康扶贫工作、签约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工作、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医联(共)体、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六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年初以来全市基层卫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客观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安排部署了第四季度工作,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做好基层卫生重点任务收尾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按时间解决圆满完成。

秦德亮主任在推进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方面意见:一是切实提高基层卫生工作重大意义认识。他强调基层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点工作要大力推进,落实到位。二是切实做好基层卫生重点工作。强调健康扶贫、签约服务和基层医疗能力建设三项重点工作要务必做细做实。关于健康扶贫,作为整体脱贫攻坚工程的重中之重要深入落实。各地区各单位要站在强化“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的高度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对工作推进不利的要约谈问责。关于签约服务,这项工作是分级诊疗工作的重点内容。要依据自身的服务能力,结合群众需求,合理设定基础服务包和特需服务包,做实签约服务,完善工作机制。同时,要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工作,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创新运行机制。三是切实抓好全年卫生计生任务目标收尾工作,确保年底前各项既定任务目标如期完成。做好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做好安全预防、信访等工作。

落实健康扶贫、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基本能力建设,让冰城百姓充分享受医改红利……哈尔滨市卫生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健康指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扎实做好健康扶贫 切实阻断致贫“病根”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初以来,哈市12个承担扶贫任务的地区和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为首的市直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省和市部署安排,采取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推动了各项任务落地实处。截至目前,全市近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五保、低保、残疾人、精神病人信息资料,已全部录入省健康扶贫综合管理系统,并实现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动态管理;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各医院共垫付4156万元;“一站式”结算系统县乡医院基本开通,村卫生室部分开通;市直三级医院、县直二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贫困人口定点救治医院,并成立了贫困人口就医协调办公室,开辟了绿色便捷通道,落实了“一免五减”政策,先后减免贫困人口10845人次42.4万元;9种大病救治率达99.1%,慢病规范管理率达100%,白内障患者救治率达95.9%,累计救治贫困患者12684人次,救治比达48.46%,其中住院9203人次。广泛开展了“六个一”活动,组建市县乡级医疗队616个、预防保健队51个;全市统一制作发放了38000份“四级医生”帮扶联系卡,市一院同市疾控中心联合编印了42000册《哈尔滨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按户发给贫困人口;印发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单22000份,开展宣教活动1415场次,受益42191人次;各乡镇卫生院在市县两级医院专家指导下完成重点贫困人口免费体检37835人次,并针对筛查出患有各类疾病的贫困人口制定治疗方案37835份,慢病随访75284人次。市、县、乡级医疗机构共组织义诊518场次,受益30334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20余万元。

深入推进签约服务 切实提升“健康指数”

2018年,哈尔滨市围绕启动公立医院现代管理制度改革,开展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建设,调整完善全市医联体规划布局,改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

在哈市第一医院开展医疗集团试点、在主城区开展有明显成效医联体试点、在县域推进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一个个试点的开展、一项项卓有成效的政策的实施,让哈尔滨市卫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年6月份,哈市第一医院已经与道里区通江社区中心签订医联体协议,试点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各县(市)级医院均与辖区部分卫生院建立了医共体关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工作用发展的眼光,吸收多个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基层实际,设计了普通签约服务包和特需签约服务包,持续深入推进签约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指数。

加强基本能力建设 切实破解“看病难”

由于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这块“短板”一直难以补齐。哈尔滨市聚焦解决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紧紧抓住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群众看病难这一突出问题,“出实招、见实效”,筹谋划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哈市卫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国家每年投入的资金,规范项目内容,推动卫生公平性、可及性,惠及城乡居民。今年将实现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由50元提高到55元,实施项目内容14类46项,全面落实项目补助资金。

从村医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网底”的视角看,他们的利益保护问题是关乎一体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今年,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保障乡村医生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在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保证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有效落实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一方面提升基层建设,一方面吸引基层卫生人才,“两手抓”让哈尔滨市卫计委基层工作有的放矢。 目前,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的“落地”,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全面开展起来,乡镇卫生院补招24名医学生并全部上岗,哈市各地也开展了网上公示和报名工作。403名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加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了使用。

保障基层人民健康工作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还有不少硬仗要打。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真把式”,越需要真抓实干。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工作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做到位,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及获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