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傳控,爲什麼曼城行,德國就不行了?

早上的熱身賽,德國又輸球了,0-3輸給了連世界盃都進不了的荷蘭。為什麼,曾經在巴西世界盃不可一世的德國,卻在世界盃連小組都出不了,熱身賽也繼續慘敗。同樣是傳控戰術,為什麼曼城在瓜帥指導下踢的這麼好,到了德國就不行了?

同樣是傳控,為什麼曼城行,德國就不行了?

14年的德國非常強,7-0橫掃巴西,決賽戰勝擁有梅西的德國,一舉登頂世界之巔。當時的德國給我們最大的印象是什麼,那就是神一樣的傳控配合,傳球跑位都很精確,彷彿就是一臺精密的機器,11個隊員彷彿一個人一樣。德國的成功,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青訓的大力培養,培養出了一大批精英。其次,當時的德國是以瓜帥的拜仁為基礎打造的。經歷了多個賽季拜仁的配合,德國球員之間非常的默契,正是這一點,讓傳控變得如此精確。當時有個很熱門的詞,那就是諾伊爾的門衛,跟瓜迪奧拉對門將要求簡直一模一樣。

同樣是傳控,為什麼曼城行,德國就不行了?

瓜迪奧拉離開拜仁,來到了曼城,也將自己的傳控帶到了曼城。但是,第一賽季,曼城四大皆空,傳控同樣多次被英超球隊打爆,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對切爾西比賽,防守反擊一打一個準。射,其實這個賽季就已經證明了原來的傳控已經過時了,很難對抗強隊。這個時候瓜帥就做出了很大的改進,最大的改進就是加強了兩個邊後衛,一口氣買進了沃克和門迪,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速度快,除了門迪一直受傷踢的場次比較少,我們會發現這兩個邊後衛明顯是當做邊鋒使。

同樣是傳控,為什麼曼城行,德國就不行了?

再看看進攻線,瓜帥偏向於小快靈,斯特林和薩內同屬於這一類型,在整體控球的同時不斷的穿插跑位,非常的靈活,經常令人意想不到,有了跑位再加上兩個傳球大師大衛席爾瓦和丁丁的不斷喂餅,最後配上前鋒阿奎羅,最重要的是,瓜帥在傳控的同時加上了快速反擊,上賽季有個很明顯的現象,對方開角球或者任意球,一旦球到埃得森手上,馬上快速扔出,然後曼城兩三腳就傳到前場,阿奎羅再來個單刀進球,非常的美麗。所以瓜帥上賽季最大的蛻變就是在原來傳控的基礎上又加上了速度,這才是曼城成功的關鍵。

同樣是傳控,為什麼曼城行,德國就不行了?

看看現在的德國隊,還抱著原來的傳控打法,慢慢的控球,慢慢的跑位,缺少足夠的速度,該打反擊的時候還是慢悠悠的傳球,沒有曼城那樣電光火石一樣的進攻,永遠都是把球控住,沒有想辦法去把球快速運起開,這樣的傳控真的落伍了,就像球迷說的這是假傳控,空有控球率卻沒有效率。最關鍵的還有一點,缺少快速的跑位,曼城的小快靈斯特靈薩內會突然一個前插,而德國隊沒有,永遠都站在那裡等球。這樣的德國全線壓上後,後衛速度回防又跟不上,一旦對手打反擊,就跟第一賽季的曼城一樣,得勢不得分,輸球是正常的。世界盃不帶薩內確實是大失誤,但是帶了薩內對於現在這隻只知道控球的德國隊也好不了哪裡,可能不會輸的慘罷了。

德國隊更應該改的是勒夫的打法,戰術安排,多像瓜帥好好學學,現代足球提升速度非常關鍵,或者乾脆就換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