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想用S9阐证:技术提升应把人性和需求作为原点

场景1:


春节朋友团聚,总要拍张照片。在朋友圈发照片,过去我们比拼对滤镜的熟悉程度,但现在滤镜可能有点过时了,更多人追求的是个性、真实,创意。

场景2:

和家人踏青时,过去为了在户外更容易看清手机屏幕,总是习惯性用手遮一下手机来挡住刺屏的阳光,但这个动作似乎在人们还没有察觉的时候渐渐取消了;

场景3:

手机响了,在打开手机的一瞬间,你是仍然使用密码开锁,还是指纹或者是虹膜识别?这个小小的细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在说明你对科技甚至生活的态度……

这些种种源于用户需求的场景变化,其实都在说明,消费者已经习惯并大量使用以手机为代表的新科技了。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产品该如何实现升级和迭代?

三星想用S9阐证:技术提升应把人性和需求作为原点

春节后三星Galaxy S9和Galaxy S9+的问世,似乎做了几个方向指引:

1.及时更新技术,用领先技术标准满足消费者最常用的需求;

2.科技的比拼,最终是对人性进行敏锐的观察和把握;

3.科技,已不光是产品本身,也是零配件、生产、服务和营销等各方面的提升。

1.

相机的大幅提升,恰逢「天时地利人和」

无论科技如何演变,核心都是用最新的科技,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传递给正确的受众群体。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在智能手机行业,三星和苹果推出的产品备受瞩目,因为其在科技创新技术上,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定义着行业的标准。但三星刚刚发布了Galaxy S9和Galaxy S9 +两款旗舰新机可能还要更胜一筹。

三星想用S9阐证:技术提升应把人性和需求作为原点

过去我们常说手机行业以换壳为本,但现在发展到今天,比拼的已不仅仅是外在的样貌,内涵和实力的比拼更为重要。也就说,谁能用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有意义且有价值的东西,谁就能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对于Galaxy S9,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星在S9的摄像头上的提升用惊艳来形容并不为过。比如智能可变光圈的加入、自动对焦、降噪能力的提升以及更先进的超级慢动作视频拍摄功能等。这些技术提升并非闭门造车,在人们用手机拍照已成习惯的时候,拍照内在能力的提升或许是最大的杀手锏。

2.

人性和用户需求从不外露,「感觉不到的爽」更过瘾

我们常说,科技发展的三个维度包括企业的角度、技术的角度和用户的角度。

从企业的角度,包括产品、零配件、生产、库存、营销,甚至研发、合作、管理等等。从技术的角度,看科技本身对市场造成了什么样的改变。从用户的角度,包括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等等。

这三者缺一不可。但产品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或许是今年更为重要的赛点。

人性和用户需求究竟是什么?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当翻到S9的手机背面,你会看到一个很明显的不同,指纹识别模块被移动到了摄像头的下方。这个改动究竟能不能降低误触几率只能等实际使用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但这个改变一定是基于对人性的把握,和市场消费者的尊重。这样一来,只要手指顺着机身背部从下往上移动,触碰到识别模块就直接解锁。

三星想用S9阐证:技术提升应把人性和需求作为原点

同样的提升,也表现在三星Galaxy S9和S9+采用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和虹膜识别三种方式,并且还将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进行了整合,推出了全新的智能扫描技术,不仅提升了用户的解锁体验。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比iPhone X更具安全性,交个消费者的选择权利会更多。

3.

科技力不仅产品力,更是「生态能力和品牌能力」

科技,已不光是产品,也是零配件、生产、服务和营销等各方面的提升。

如果你非要在三星Galaxy S9和S9+和iPhone X中二选一,其实很难给出答案。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无论是选择谁,有一条更古不变的真理是,当下仅仅比拼产品已经不够了,更是零配件、生产、仓储、物流和营销等各方面的比拼。

三星想用S9阐证:技术提升应把人性和需求作为原点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能感觉得到,三星手机其实正在搭建一个创新生态的整体布局。即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找到各方面专业的人进行协作,目的只有一个,实现快速增长。这一点在刚刚结束的发布会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正如三星电子移动通信部门总裁高东真所说,展望未来,三星将继续深耕中国,加大本地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比如在发布会上,三星宣布与腾讯深度合作联合开发了Game SDK套件、Samsung Pay(三星智付)将与中国银联及各家银行加强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现场,三星手机中国区品牌代言人井柏然先生、三星手机中国首席AI官朱亚文先生的一同现身,让人们看到了三星也在不断尝试拉近与消费者之间距离。而与本土明星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推动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

正是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提升三星手机的品牌力。

小结

最后,回到开头列举的几个消费和手机使用场景:

Galaxy S9具备的凝时拍摄功能,智能可变光圈、动态萌拍功能等等,让消费者更有面子,进而满足了消费者的“拍照刚需”;

在强烈的阳光下屏幕依然清晰可读(根据海外权威媒体DisplayMate的测试,Galaxy S95.8吋的AMOLED全视曲面屏拥有高达1130nits(尼特)的峰值亮度,几近常规液晶屏的四倍),足以定义行业的标准;

同时在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和虹膜识别三种方式上,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可用性上,更加人性化;

总之,这次三星Galaxy S9和S9+的优势,或许并非样貌的大幅改变,则是实打实内涵的提升,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营销、设计等等。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市场中,三星Galaxy S9和S9+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