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古劇《撮泰吉》渭南精彩上演

彝族古劇《撮泰吉》渭南精彩上演

9月3日、4日晚,被譽為中國彝族戲劇“活化石”的古劇《撮泰吉》在陝西渭南大劇院上演,神秘獨特的故事情節與精彩的舞臺呈現震撼了全場,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魅力。

彝族古劇《撮泰吉》講述的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從前,人逢天災,四個寨民尋找山神老人求救。在山林老人的幫助下,他們化身“撮泰”回到老祖宗的生活中,從老祖宗那兒得到火種和糧食種子。最終解救災荒,助人類度過災難,開始了幸福生活。該劇在保存彝族瑰寶撮泰吉內核的基礎上,通過極具張力的舞臺表演與原生態與現代交融的音樂,生動而細緻地表現了彝族遷徙、農耕以及繁衍的歷史。當晚,該劇由來自貴州省畢節烏蒙演藝集團的30多名演員演出,這也是貴州畢節開展2018“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非遺精品走進渭南交流惠民演出活動。

彝族古劇《撮泰吉》渭南精彩上演

《撮泰吉》是彝族先輩為驅災除邪、迎吉祥、祈豐收、求平安而自創,後逐漸成為在春節期間表演的一種彝族民俗戲劇,有中國戲劇“活化石”之稱。“撮泰吉”是彝語譯音,意為“人類剛剛變成的時代”,以戲劇的形式演繹了人類從猿變人的發展進程,內容涉及民俗、舞蹈、祭祀等。2006年彝族撮泰吉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撮泰吉》的佈景和演員服飾體現了彝族原始風情,故事神秘獨特,讓渭南觀眾耳目一新。9月3日晚的演出結束後,觀眾意猶未盡,演員精彩的表演贏得了雷鳴搬得掌聲。觀眾徐女士說:“太精彩了!不論是戲劇還是歌舞都非常吸引人。《撮泰吉》反映的中國文化非常有意思,希望這部劇能在渭南多演幾場,讓更多人看到。”

彝族古劇《撮泰吉》渭南精彩上演

今年6月底,在陝西省文化廳的指導下,渭南市選派50多名文化志願者,前往貴州畢節開展“大河風 黃土情”——渭南非遺精品貴州畢節行活動,帶去了華州皮影戲、富平老廟老鼓、華陰迷胡、合陽提線木偶戲、老腔、剪紙等國家級和省級非遺項目,為畢節人民奉獻了一臺充滿關中風情的文化藝術大餐。本次演出是對渭南文化畢節行的回訪,雙方還將持續推動兩地間人民群眾的文化交流。(田建 秦毅/文 王長江/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