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兩派分庭抗禮 如此以太坊已不適合散戶

原文:coindesk 編譯:雷叔說幣

一些以太坊礦工和開發人員已經提出了阻止專門挖礦硬件(ASIC礦機)在網絡上有效運行的計劃。

礦工兩派分庭抗禮 如此以太坊已不適合散戶

自今年4月以來,圍繞以太坊ASIC礦機的爭議不斷升溫。上週四有消息傳出,一家新的ASIC硬件生產商聲稱,其礦機的產出利潤是其主要競爭對手比特大陸產品的六倍以上。該消息傳出後,一些GPU礦工支持者對開發人員未採取措施阻止越來越多的ASIC礦機使用表示擔憂,許多人認為這實際上會吞噬規模較小的礦工的利益,他們呼籲GPU礦工們舉行全面“罷工”。

礦工兩派分庭抗禮 如此以太坊已不適合散戶

一個名叫“Mdaria510”的GitHub用戶說道:

“對GPU礦工來說,唯一可行的前進道路就是‘繼續罷工’,並繼續集中開採現有的鏈,逐漸消弱以太坊向武力妥協的舉動。”

為了支持這種觀點,另一位名為“MoneroCrusher”的用戶補充說,以太坊挖礦社區提出的採取抵抗ASIC措施的要求被“公然忽視”,他們承諾將用自己的哈希算力加入這場抗爭。儘管如此,面對咄咄逼人抗議聲,一些以太坊開發人員已經聲明,有關阻止ASIC礦機的代碼更改可能會作為全系統網絡升級的一部分進行實施。而這一討論的算法包含在一個名為ProgPoW的以太坊改進方案(EIP)中。

對於ProgPoW,有媒體也給出過詳細描述,ProgPoW的目標是通過最大化發揮GPU的獨有特性(如內存)來增加GPU挖礦的收益,進而控制平臺上的ASIC挖礦行為。

礦工兩派分庭抗禮 如此以太坊已不適合散戶

但大多數開發人員認為,只有在以太坊網絡原定於今年10月或11月的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硬分叉完成之後, ProgPoW升級才能得到實施。以太坊基金會的安全官員馬丁•霍爾斯特•斯溫德(Martin Holst Swende)在Github上寫道: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把它加進‘君士坦丁堡’升級中。實施該算法只是一個方面,為了確保切換順利進行,還需要做其他事情,而這些事情需要測試才會知道結果。我的觀點是,我們應該在‘君士坦丁堡’升級後不久就切換成PoW硬分叉網絡。”

危險的遊戲?

即便如此,有跡象表明GPU礦工們已失去了耐性。

Reddit評論員“Bayminer”將該計劃描述為“玩火”,有些人擔心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以太坊就可能會成為中心化的ASIC礦工群體一時的腦洞大開的犧牲品。

雖然目前大規模ASIC挖礦還不現實,但是以太坊網絡中ASIC礦工確實存在,再加上最近ASIC礦機的強勢發展,已經足以讓GPU採礦倡導者要求開發者社區採取行動,而且是越快越好。一名名為“gfunksound”的用戶在GitHub憤懣地將它表述為“對以太坊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威脅”:

“我們發現了很多ASIC礦工完全控制著網絡、並用槍口指著其他礦工強迫他們做出決定的例子,我認為以太坊核心開發團隊應該不願意讓自己陷入這種境地。”

礦工兩派分庭抗禮 如此以太坊已不適合散戶

事實上,一些人認為,在一個ASIC占主導地位的平臺上,礦工們的實力將足以阻止或顯著推遲以太坊轉向權益證明(PoS)的進程,這是一個完全廢除能源密集型挖礦共識轉變。GitHub的用戶“Sinabi”補充說,由於這是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創建初期設定的最終目標,“礦工中心化將迫使以太坊團隊最終更多地迎合ASIC礦工的需求,而不是堅持它最初建立的中立願景。”

同時,有關審查的指控也出現了。例如,MoneroCrusher指責“比特大陸和其他製造商”利用社交媒體機器人來否決“每一篇批評ASIC的帖子”。他還聲稱自己受到了審查,他指出,他最初反對ASIC的 Reddit帖子在“開始獲得關注”時被刪除了。

社區態度各異

然而,開發人員對這種指責進行了反駁。

以太坊客戶開發人員阿弗裡•肖頓(Afri Schoedon)告訴CoinDesk,MoneroCrusher所指的Reddit帖子其實是“被一位審核員錯誤地刪除了”,根本就不存在“故意審查”之事。據以太坊獨立開發者阿列克謝•阿庫諾夫(Alexey Akhunov)稱,過去幾天在Reddit上看到的聊天內容“太過情緒化,根本就沒有說到點子上”。

礦工兩派分庭抗禮 如此以太坊已不適合散戶

然而,其他開發人員對以抵抗ASIC為中心的硬分叉的想法採取了更為開放的態度。以太坊開發人員尼克•約翰遜(Nick Johnson)在與ProgPoW的主要支持者交談後表示,他支持該提議的目標。他對CoinDesk說道:

“我對此也相當有信心,在PoS系統準備推出之前保留以太坊挖礦的去中心化是一個有用且必要的更改。”

與此同時,像肖頓這樣的開發人員對於這種草率的實施持謹慎態度,他們表示,“倉促的更改”將危及“網絡的安全和穩定”。他也在GitHub上重申,在實施方面,ProgPoW肯定不會在君士坦丁堡及時得到考慮,他說道:

“我們已經在‘君士坦丁堡’升級工作上付出了11個月,而硬分叉就是決戰階段。任何其他的提議,無論多麼微小,都必須等到下一次硬分叉。”

約翰遜對此表示贊同,他說道:“君士坦丁堡現在已經差不多定案了。”儘管如此,他還是對不久之後的實施持歡迎態度。他重申,沒有任何其他提議中的PoW變更像ProgPOW一樣經過深思熟慮,或更有可能獲得成功的。 另一方面,像肖頓這樣的開發人員認為未來的時間會更長,他們預計這個提議“從實現、測試到主網部署,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