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祕境

從 陽朔 西街到 桂林 千古情並沒有直達的公交,只能搭乘這裡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摩托車。天氣不是太給力,一路上都還飄著小雨,這讓人很是擔心,畢竟景區中許多演出都是在戶外,如果雨一直這樣下,可能娃的圓夢之旅就要泡湯了。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車走上了一段山路,不遠處, 桂林 千古情景區的標誌性建築、世界上最大的歌仙雕像——劉三姐的雕像。娃激動地指著雕像問道,爸爸,我們是不是到了?

下了車,就是偌大的停車場。對於 桂林 附近城市的人來說,自駕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少不必擔心停車問題。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走上由十六根圖騰組成的紀年大道,紀年大道的盡頭就是 桂林 千古情景區的主入口,上方就是剛才看到的歌仙雕像。拉著娃站在歌仙雕像下方,感受著劉三姐這位八桂大地真善美兒女的化身的魅力。坐落於此的歌仙與四周層巒起伏的 桂林 山水融為一體,山峰上的薄薄霧氣也為整個畫面增添了許多仙氣。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走進大門,左手邊就是一排嶄新的取票機。只需要在取票機上放上身份證,事先定好的票就自動打印出來,只需要短短10秒鐘,十分的方便。

拉著娃進入景區,雨卻越下越大,暫時沒有停的意思,原計劃的表演暫時也沒戲了,只好抱著娃往裡面的市井街和 陽朔 古村走去。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古樸的村落,讓人感受到了濃厚的少數民族氣息。娃也是目不暇接,一間間主題不同的店鋪,或是掛滿玉米的餐館,或是掛滿小卡通掛件的陶土飾品店,或是滿眼通紅,遠遠就能聞到辣味的辣椒醬店。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走到十字路口,往左邊看去,不遠處一座大紅色的建築分外耀眼。這就是 桂林 千古情景區的1號劇院,也是今天晚上將要上演《 桂林 千古情》的地方。整個建築呈長方形,稜角分明,圖案是一對相戀的男女在太陽下對歌。在四周青山綠水的環繞下格外醒目。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再往裡面走去,一池清水吸引了我們的眼光,時不時的還傳來聲聲尖叫。這裡是驚險的水上項目。雖然只允許12歲以上的孩子玩耍,娃只能在一旁看,但也是津津有味。時不時的有人踩著浮在水上泡沫墊失足落水,體態輕盈的則是快速通過,彷彿真的會水上漂功夫。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看著雨稍微小了點,又抱著娃往對面的大廳走去。這裡是景區的3號秘境,走進去的那一刻才意識到,下這麼大的雨,應該直接先殺過來的。偌大的空間裡,分佈著各種兒童玩耍的玩具、樂園。這裡不僅有海洋球、滑滑梯,還有各種益智類的遊戲。

“爸爸!這個我在科技館也玩過。”娃激動地拉著我往屏幕走去。面前的小顯示屏上出現在著各種動物,小傢伙駕輕就熟地選擇著顏色,往動物身上塗抹著。不一會,一直彩色的大象就出現在了幾米外的大屏上,還活了起來,在森林中散步。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其實,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這裡面活動的清明上河圖長卷。瞭解過《清明上河圖》的歷史,也去過 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感受過曾經的宋都風韻,但真當清明上河圖上人物都活過來,一幅畫變成真實的動畫的時候,也是再次被震撼到了。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大手拉小手,雨中逛陽朔古村,尋異域秘境

桂林千古情景區

玩了有近一個小時,時間也到了5點半,走出3號秘境,外面的雨已經停了,看來景區的各種精彩節目就要上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