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翅目(Hymenoptera)概述

膜翅目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大目,该目包括蜜蜂、锯蜂、泥蜂、蚂蚁以及各种捕食性和寄生性蜂类。在现在还生存在地球上的膜翅目昆虫中,人们已经发现并描述的种类超过了15万种。此外,人们还从化石和琥珀中识别了2000多种早已灭绝的种。根据这类昆虫的腹部与胸部相连接体节的缢缩与否(有无腹柄,即“腰”),该目下分为细腰亚目和广腰亚目两个亚目。关于膜翅目昆虫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2.35亿年之前的三叠纪。

膜翅目(Hymenoptera)概述

一种泥蜂(A digger wasp, Sphex pensylvanicus),有人译为掘土蜂

膜翅目昆虫的雌虫比较特别,它们常将自己的卵产于寄主动物或植物体内或其他地方的深处。因此它们的产卵器也发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有锯状的、针状的、刺状的等,有些种类的产卵器特化为螫针。膜翅目昆虫是全变态类的昆虫,在它们的一生中需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虫态的生长发育与变化。

【词源】“Hymenoptera”源自古希腊语的“ὑμήν (hymen)”即for “membrane(膜)”和“πτερόν (pteron)”即“wing(翅)”,汉语译为膜翅目。“hymenopteran”即指膜翅目昆虫。

【进化】根据形态结构、基因和蛋白质的比较分析,人们认为膜翅目昆虫源自一个进化枝。在昆虫进化分枝图中,膜翅目昆虫与其他内翅类昆虫(如双翅目的蝇蚊类、鳞翅目的蛾蝶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膜翅目(Hymenoptera)概述

膜翅目昆虫与其他一些内翅类昆虫的进化关系(注:由于生病,手不听指挥,所以画的和写的很不规范。以下同。)

膜翅目昆虫起源于三叠纪,距今约2.35亿年,现在发现的最古老的化石种属于长节叶蜂科。而社会性的膜翅目出现在白垩纪期间,距今约1.45~0.66亿年之间。

膜翅目(Hymenoptera)概述

膜翅目的进化分枝图

膜翅目(Hymenoptera)概述

一种熊蜂(Bombus muscorum )在用其长长的口喙吮饮花蜜

【形态】膜翅目昆虫的体形大小变化很大,有小形种,也有大形种。通常具2对膜质翅。口器适于咀嚼的外口式口器,上颚发达有力。许多种类的口器向前延伸如喙状,称为口喙,可用了吮饮花蜜之类的液状物质。它们头部有一对大而显著的复眼和3个小的单眼。

在膜翅目昆虫后翅的前缘部有一些钩毛,叫做翅缰,它们可将后翅紧紧地锁链在前翅上,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有利于飞行。小形膜翅目昆虫仅的每只后翅仅有2~3个翅缰,但在大形种中可有很多个。比起其他一些有翅昆虫来,膜翅目昆虫翅上的脉序较为简单,特别是在小形种中。

较古老原始的膜翅目昆虫,雌虫的产绅器为刀片状或锯状,这种产卵器的进化形成,是因为它们产卵时要划破植物组织,将卵产于其中。但绝大多数种类的雌虫产卵器为针状,适于产卵时直接刺入寄主体内。有些种类的产卵器还特别长,可以是身体的几个倍那么长。有些产卵器变成螫针,完全失去了产卵功能。产卵由其基部产下,而不是从尖端排出。那么这些螫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原来它们在捕获猎物时,用于排出毒液来麻醉猎物,使其麻痹而不能动弹或反抗。但在有些蜂类和蜜蜂中,螫针主要可用于防御。

膜翅目昆虫的幼虫明显具有头、胸、腹3个体段,胸节3节、腹部10节。广翅亚目的一些幼虫与鳞翅目的幼虫在外形上十分相似。它们取食植物的叶片,所以它们具有一对适于咀嚼的发达上颚。在每个胸节下方各长有一对足。还有,腹部也长有6~8对腹足,或叫原足。但与鳞翅目幼虫不同的是,广翅亚目幼虫的腹足上没有趾钩(用于抓住物体表面的棘突),触角退化了只有一点残根。但是,广翅亚目中的蛀木幼虫,它们不仅没有腹足和胸足,而且一般都比非钻蛀性的幼虫体形要小。

细腰亚目的幼虫无足,形似蛆状,比较柔软幼嫩。所以它们常生活在寄主体内或巢穴中的小室中,这样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生活在巢中小室里的幼虫还可得到成年个体的照料。寄生蜂幼虫的头部也十分退化,部分还缩入前胸或胸前部内,很多器官也退化或发育不全,如无单眼、无触角(有也非常短小)、退化的口器、不完全的消化和排泄系统等。细腰亚目针尾部的幼虫,身上具有 10对气门或呼吸孔,而寄生蜂的幼虫有9对。

【食物】不同种类的膜翅目昆虫,它们取食利用的食物种类差异很大。绝大多数原始类型的种类是植食性的,它们取食植物的叶片,包括针叶树种的针叶。捕食性峰用其螫针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使其麻痹而不能动弹,然后将其搬运回巢喂养幼蜂。而它们自己则取食花蜜或花粉。寄生蜂把卵产于寄主体内,孵化后的幼虫就在其中取食。如在一个濒危物种荷马凤蝶(

Papilio homerus )的自然寄生率高达77%,其中大部分寄生物是膜翅目的寄生蜂。有些寄生蜂的寄主本身就是寄生性昆虫,它们叫重(读作chóng)寄生蜂(hyperparasitoid)。在植食性与寄生性之间,也存在一些中间类型的种类。它们栖居在其他昆虫的虫瘿或巢穴中,偷食它们的食物,最后还将它们杀死食用。

【分类】

膜翅目(Hymenoptera)概述

玫瑰三节叶蜂(

Arge pagana)没有蜂腰,属广腰亚目的锯蜂

膜翅目(Hymenoptera)概述

德国黄胡蜂(Vespula germanica)胸腹部之间具细腰,属细腰亚目

根据胸腹部之间是否有缢缩的细腰(也叫蜂腰或腹柄),膜翅目昆虫分为两个亚目,即无腰的广腰亚目和有细腰的细腰亚目。

广腰亚目可能是个并系类群,它们都可通称为锯蜂(sawflies)。 细腰亚目可能就是由广腰亚目中的尾蜂科(Orussidae)演化而形成的。广腰亚目锯蜂的胸腹部之间没有缢缩成细腰状的腹柄。它们的幼虫为自由生活的植食性昆虫,形似鳞翅目幼虫(蠋型幼虫),3个胸节下方都长有一对真足,但与之不同的是,大多数锯蜂幼虫的每个腹节上都长有一对原足,足端没有趾钩。

细腰亚目的昆虫的腹部第1节与胸部愈合,叫并胸腹节。在第1和第2腹节之间缢缩形成较细的“腰”,叫做蜂腰或腹柄(wasp-waist ,or petiole)。这类昆虫包括各种蜜蜂、捕食性蜂和寄生蜂。它们的幼虫蛆型,无胸足、无腹足、无单眼。很多种类在的幼虫阶段,后肠都是封闭的,食物消化后形成的粪便就储存在体内。在完成幼虫阶段的生长发育之后,肛门才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