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女儿回忆:爸爸相声表演中的天津方言

马三立女儿回忆:爸爸相声表演中的天津方言

我爸爸是相声老艺人马三立,1914年生于北京,三岁时随我爷爷由北京迁居天津,一住就是80多年。

爸爸16岁正式“下海”说相声。那个时期的艺人说的都是传统相声,而且上行下效不能走样,用天津方言表演相声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

1947年,和侯一尘先生搭档在小梨园演出《高跷会》,是爸爸早年创作演出的以天津方言为主体的相声。小梨园的观众大都很懂曲艺。爸爸这段《高跷会》给大家换了口味,不落俗套的内容,独出心裁的表演风格,语言、表情、形体完美结合,使观众耳目一新,场面极为火爆。

马三立女儿回忆:爸爸相声表演中的天津方言

新中国成立后,爸爸创作、改编、演出了一大批贴近天津民俗民风的新相声,其中用天津方言表演的相声有《就是灵》、《砸钉子》、《偏方》、《燕语莺声》、《拔牙》、《钓鱼》等。

1963年春节前,爸爸和赵佩茹先生合说了相声《迎春曲》。表演中爸爸俨然以音乐学院教授自居,可练声时却在咿啊之后突然喊一嗓子“破烂的卖”,有声乐教授拿“喝破烂吆喝”练声的吗?

接着又说自己是女高音歌唱家,要在新春佳节之际为大家献上一首迎春曲。等吊足了观众胃口,便以他那特有的嗓音,郑重其事地唱出:“有打的灯笼都出来呀,没有打的灯笼抱小孩儿呀。金鱼拐子大花篮儿呀,一大一个灯呀,俩大一……”一段《迎春曲》成了观众在整个春节期间谈笑热议的话题。

1978年爸爸以清白之躯重现舞台,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已是64岁的他抖擞精神开始了新的长征。责任感在鞭策着他,他清醒地意识到相声要发展,“遗产”要传承,想要把相声做到“你要听”而不是“要你听”,必须在内容上、表演上突出一个“新”字。

于是在爸爸创新改编的新相声中以天津方言为主体的新段子接连诞生了,如:《追》、《找糖块》、《汽车喇叭声》、《秘方》、《老头醉酒》、《美容医院》、《小学面试》、《大会见闻》、《练气功》、《逗你玩》等等。

马路上俩人一前一后奋力追逐是为了“调完级不请客”;

老大爷在电影院里摸黑找糖块是因为糖块上粘着假牙;

做双眼皮反成了“肚脐眼儿”;

专治皮肤瘙痒的祖传秘方竟然是俩字儿“挠挠”……

马三立女儿回忆:爸爸相声表演中的天津方言

天津话、天津事儿加上爸爸的表演,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把天津观众牢牢地吸住了。听了乐,想起来还乐,人们用相声中的“经典语言”“你这半拉多好,没核儿”、“挠挠”、“崴啦崴啦崴啦”、“逗你玩”……互相调侃,使这些话语广为流传。

这一切都说明观众喜欢这样的相声,需要这样的作品。爸爸巧妙地使用方言,才取得这样良好的效果。方言功不可没。

爸爸久居天津,熟悉并欣赏天津方言,生活中有时候也说上两句。一次演出回来实在是饿极了,进门看见香喷喷的饭菜,一边洗手一边笑着说:“介(这)算行啦,介(这)算行啦!”学了两句《练气功》中张二伯的天津话,爸爸就像吃了自己耕种并收获的果实,感到特别有滋味儿。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天津方言通俗简练、幽默含蓄、“哏儿”中附有哲理,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用方言表演的相声行话叫“倒口”,是相声表演的一种技巧。爸爸用天津方言表演可不是单纯为了技巧,他把这视为对天津人民多年来养育自己的一种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