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女兒回憶:爸爸相聲表演中的天津方言

馬三立女兒回憶:爸爸相聲表演中的天津方言

我爸爸是相聲老藝人馬三立,1914年生於北京,三歲時隨我爺爺由北京遷居天津,一住就是80多年。

爸爸16歲正式“下海”說相聲。那個時期的藝人說的都是傳統相聲,而且上行下效不能走樣,用天津方言表演相聲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

1947年,和侯一塵先生搭檔在小梨園演出《高蹺會》,是爸爸早年創作演出的以天津方言為主體的相聲。小梨園的觀眾大都很懂曲藝。爸爸這段《高蹺會》給大家換了口味,不落俗套的內容,獨出心裁的表演風格,語言、表情、形體完美結合,使觀眾耳目一新,場面極為火爆。

馬三立女兒回憶:爸爸相聲表演中的天津方言

新中國成立後,爸爸創作、改編、演出了一大批貼近天津民俗民風的新相聲,其中用天津方言表演的相聲有《就是靈》、《砸釘子》、《偏方》、《燕語鶯聲》、《拔牙》、《釣魚》等。

1963年春節前,爸爸和趙佩茹先生合說了相聲《迎春曲》。表演中爸爸儼然以音樂學院教授自居,可練聲時卻在咿啊之後突然喊一嗓子“破爛的賣”,有聲樂教授拿“喝破爛吆喝”練聲的嗎?

接著又說自己是女高音歌唱家,要在新春佳節之際為大家獻上一首迎春曲。等吊足了觀眾胃口,便以他那特有的嗓音,鄭重其事地唱出:“有打的燈籠都出來呀,沒有打的燈籠抱小孩兒呀。金魚柺子大花籃兒呀,一大一個燈呀,倆大一……”一段《迎春曲》成了觀眾在整個春節期間談笑熱議的話題。

1978年爸爸以清白之軀重現舞臺,受到觀眾熱烈歡迎,已是64歲的他抖擻精神開始了新的長征。責任感在鞭策著他,他清醒地意識到相聲要發展,“遺產”要傳承,想要把相聲做到“你要聽”而不是“要你聽”,必須在內容上、表演上突出一個“新”字。

於是在爸爸創新改編的新相聲中以天津方言為主體的新段子接連誕生了,如:《追》、《找糖塊》、《汽車喇叭聲》、《秘方》、《老頭醉酒》、《美容醫院》、《小學面試》、《大會見聞》、《練氣功》、《逗你玩》等等。

馬路上倆人一前一後奮力追逐是為了“調完級不請客”;

老大爺在電影院裡摸黑找糖塊是因為糖塊上粘著假牙;

做雙眼皮反成了“肚臍眼兒”;

專治皮膚瘙癢的祖傳秘方竟然是倆字兒“撓撓”……

馬三立女兒回憶:爸爸相聲表演中的天津方言

天津話、天津事兒加上爸爸的表演,像一塊巨大的吸鐵石把天津觀眾牢牢地吸住了。聽了樂,想起來還樂,人們用相聲中的“經典語言”“你這半拉多好,沒核兒”、“撓撓”、“崴啦崴啦崴啦”、“逗你玩”……互相調侃,使這些話語廣為流傳。

這一切都說明觀眾喜歡這樣的相聲,需要這樣的作品。爸爸巧妙地使用方言,才取得這樣良好的效果。方言功不可沒。

爸爸久居天津,熟悉並欣賞天津方言,生活中有時候也說上兩句。一次演出回來實在是餓極了,進門看見香噴噴的飯菜,一邊洗手一邊笑著說:“介(這)算行啦,介(這)算行啦!”學了兩句《練氣功》中張二伯的天津話,爸爸就像吃了自己耕種並收穫的果實,感到特別有滋味兒。

方言是語言的地方變體。天津方言通俗簡練、幽默含蓄、“哏兒”中附有哲理,本身就是一種非物質的文化遺產。用方言表演的相聲行話叫“倒口”,是相聲表演的一種技巧。爸爸用天津方言表演可不是單純為了技巧,他把這視為對天津人民多年來養育自己的一種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