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壓歲錢,讓它回歸本來的角色,健康的傳承下去

春節,我們的傳統文化。過年期間,人們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的時候,基本都會碰到親友家的孩子,所以大家基本都會準備壓歲錢,使得壓歲錢慢慢成為春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習俗壓歲錢,讓它迴歸本來的角色,健康的傳承下去

紅包壓歲錢

壓歲錢是我們一個傳統年俗,確切的說是漢族的,一般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古代更多是用來驅邪鎮鬼,保佑平安;現在更多是表現老一輩對晚輩的祝福和關愛。

習俗壓歲錢,讓它迴歸本來的角色,健康的傳承下去

圖文無關,圖片引用於網絡

壓歲錢既然是傳統文化,我們下來看看它的由來吧。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當時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些錢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佩戴的錢幣形狀的避邪品。壓歲錢的的來歷有兩個寓意,一種說法為“壓驚”。傳說古代有一種兇獸叫“年”,每隔365日後之夜就會出現,讓人非常害怕。人們最開始用食品來安慰在驅趕“年”時受到驚嚇的孩子,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

習俗壓歲錢,讓它迴歸本來的角色,健康的傳承下去

圖文無關,圖片引用於網絡

另外一種為壓“祟”。祟是傳說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熟睡的孩子,傳說有人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邊,以此助孩子把祟嚇退,因此得名為“壓祟錢”。

在歷史名著裡面也有很多對於壓歲錢的描述。《資治通鑑》第二十六卷便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這裡說的洗兒錢除了賀喜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輩給新生兒的避邪去魔的護身符。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習俗壓歲錢,讓它迴歸本來的角色,健康的傳承下去

壓歲錢在現在更多的是祝福

通過對壓歲錢起源和歷史的演變我們知道,壓歲錢最開始並不是真的給錢,而是給一些象徵性東西,以起震懾驅邪的作用。隨著生活的日益豐裕,慢慢以長輩在過年時包現金給子女的情形出現,壓歲錢的意義才發生重大改變。從此以後,壓歲錢的辟邪去魔的說法逐漸結束,演變成了希望晚輩步步高昇等美好勵志的寓意。其中依舊沒有改變的是希望晚輩能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平平安安的美好祝願。

80後的我們記得小的時候,壓歲錢不過是一兩塊的樣子,給長輩拜年,長輩送給我們壓歲錢並送上祝福,那時很開心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數額也隨之水漲船高。在考慮購置年貨和走親訪友禮品的同時,最頭疼恐怕就是壓歲錢的準備了吧。不少人給的壓歲錢提高了很多,也有的長輩由於過於溺愛晚輩,也會將壓歲錢提高,甚至有人將壓歲錢當作人情,認為給太少則拿不出手,因此會準備大的壓歲錢紅包。現在很多地方攀比風日盛,你給一百,我給兩百,似乎壓歲錢越多才能顯得自己越有錢,地位越高。

習俗壓歲錢,讓它迴歸本來的角色,健康的傳承下去

越來鼓的紅包

很多人面對數額巨大的壓歲錢都很頭疼,除了給自己子女以外,其他的壓歲錢似乎成了一種生活的負擔,每逢過年,就要準備相當數額的金錢發壓歲錢,其實大可不必,壓歲錢給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地方的經濟狀況,一般來說,給親戚朋友的孩子的話,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但有的家庭經濟水平較高,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範圍來給。

壓歲錢代表的應該是一種美好的祝福,而現在祝福和感恩的本質已經逐漸淡化,不應該讓孩子以拿到“更多壓歲錢”來作為目標。經濟條件好的給少了似乎顯得小氣,條件一般的給少了似乎顯得自己沒面子,虛榮心作祟讓壓歲錢的額度一年高過一年,成了不少人心中的負擔。

習俗壓歲錢,讓它迴歸本來的角色,健康的傳承下去

圖片引用於網絡

縱觀全國的壓歲錢形式,廣東似乎成了一個例外。廣東省作為我們國家的第一經濟大省,富裕程度可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廣東省的壓歲錢還是保持傳統的樣子,只是承載了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數額不大,圖個吉利和好的彩頭,孩子開心,大人相對輕鬆不少。

很多人將壓歲錢的多寡當做一種相互攀比的工具。不是對孩子的深情祝福,而是不良的物質教化和銅臭薰染,這應該及時糾正的。還是讓壓歲錢恢復它本來的角色最好,作為一個載體,承載祝福,傳遞新年的喜悅。同時也讓孩子在獲得壓歲錢的同時,告訴他一些道理,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不要為了壓歲錢而壓歲錢。

習俗壓歲錢,讓它迴歸本來的角色,健康的傳承下去

壓歲錢怎麼用呢?

壓歲錢的用途也成了一個問題,這些壓歲錢究竟該怎麼處理呢。有的人說全部沒收,這樣又把壓歲錢和孩子分開了,孩子估計有怨言;有的人交給孩子從來不問,這樣孩子無形中養成了大手大腳不節儉的毛病。既然壓歲錢是給孩子的,那就用在孩子身上嘛。

留一部分作為孩子的零花錢,讓他們自由支配,並且讓孩子把每一筆花銷全部記下來,養成記賬的好習慣,確切的瞭解自己的花錢去向,修正自己的消費觀。其餘的錢作為一個教育基金保存下來,每一年都陪孩子把壓歲錢存起來,首先培養孩子儲蓄的習慣,儲蓄是理財的基礎,然後適當的引入一些保本型的理財方式,一來可以讓壓歲錢產生收益,二來可以讓孩子體味理財帶來收益的喜悅,逐步培養孩子的理財觀,為以後孩子的學習留一個保證。這樣也算是專款專用,這樣既可以讓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我們要區別對待,年齡小的家長可以代為保管,協助使用;年齡越大的孩子自主意識越強,家長在旁監督的情況下,更多的讓他們自己支配就好了。

當然還有其他的用途,例如購置學習用品,買課外書,作為孩子的旅遊基金,讓孩子在旅行中不斷開闊視野,獲得成長。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壓歲錢還是讓它迴歸本來的角色吧,承載長輩對孩子的祝福,傳遞歡樂和喜悅,讓孩子得到成長,讓這個傳統的習俗更健康的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