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压岁钱,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健康的传承下去

春节,我们的传统文化。过年期间,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的时候,基本都会碰到亲友家的孩子,所以大家基本都会准备压岁钱,使得压岁钱慢慢成为春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压岁钱,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健康的传承下去

红包压岁钱

压岁钱是我们一个传统年俗,确切的说是汉族的,一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古代更多是用来驱邪镇鬼,保佑平安;现在更多是表现老一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

习俗压岁钱,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健康的传承下去

图文无关,图片引用于网络

压岁钱既然是传统文化,我们下来看看它的由来吧。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当时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些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的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压岁钱的的来历有两个寓意,一种说法为“压惊”。传说古代有一种凶兽叫“年”,每隔365日后之夜就会出现,让人非常害怕。人们最开始用食品来安慰在驱赶“年”时受到惊吓的孩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习俗压岁钱,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健康的传承下去

图文无关,图片引用于网络

另外一种为压“祟”。祟是传说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熟睡的孩子,传说有人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放在孩子的枕边,以此助孩子把祟吓退,因此得名为“压祟钱”。

在历史名著里面也有很多对于压岁钱的描述。《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便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习俗压岁钱,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健康的传承下去

压岁钱在现在更多的是祝福

通过对压岁钱起源和历史的演变我们知道,压岁钱最开始并不是真的给钱,而是给一些象征性东西,以起震慑驱邪的作用。随着生活的日益丰裕,慢慢以长辈在过年时包现金给子女的情形出现,压岁钱的意义才发生重大改变。从此以后,压岁钱的辟邪去魔的说法逐渐结束,演变成了希望晚辈步步高升等美好励志的寓意。其中依旧没有改变的是希望晚辈能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平平安安的美好祝愿。

80后的我们记得小的时候,压岁钱不过是一两块的样子,给长辈拜年,长辈送给我们压岁钱并送上祝福,那时很开心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考虑购置年货和走亲访友礼品的同时,最头疼恐怕就是压岁钱的准备了吧。不少人给的压岁钱提高了很多,也有的长辈由于过于溺爱晚辈,也会将压岁钱提高,甚至有人将压岁钱当作人情,认为给太少则拿不出手,因此会准备大的压岁钱红包。现在很多地方攀比风日盛,你给一百,我给两百,似乎压岁钱越多才能显得自己越有钱,地位越高。

习俗压岁钱,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健康的传承下去

越来鼓的红包

很多人面对数额巨大的压岁钱都很头疼,除了给自己子女以外,其他的压岁钱似乎成了一种生活的负担,每逢过年,就要准备相当数额的金钱发压岁钱,其实大可不必,压岁钱给多少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说,给亲戚朋友的孩子的话,几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但有的家庭经济水平较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来给。

压岁钱代表的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而现在祝福和感恩的本质已经逐渐淡化,不应该让孩子以拿到“更多压岁钱”来作为目标。经济条件好的给少了似乎显得小气,条件一般的给少了似乎显得自己没面子,虚荣心作祟让压岁钱的额度一年高过一年,成了不少人心中的负担。

习俗压岁钱,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健康的传承下去

图片引用于网络

纵观全国的压岁钱形式,广东似乎成了一个例外。广东省作为我们国家的第一经济大省,富裕程度可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广东省的压岁钱还是保持传统的样子,只是承载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数额不大,图个吉利和好的彩头,孩子开心,大人相对轻松不少。

很多人将压岁钱的多寡当做一种相互攀比的工具。不是对孩子的深情祝福,而是不良的物质教化和铜臭熏染,这应该及时纠正的。还是让压岁钱恢复它本来的角色最好,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祝福,传递新年的喜悦。同时也让孩子在获得压岁钱的同时,告诉他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不要为了压岁钱而压岁钱。

习俗压岁钱,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健康的传承下去

压岁钱怎么用呢?

压岁钱的用途也成了一个问题,这些压岁钱究竟该怎么处理呢。有的人说全部没收,这样又把压岁钱和孩子分开了,孩子估计有怨言;有的人交给孩子从来不问,这样孩子无形中养成了大手大脚不节俭的毛病。既然压岁钱是给孩子的,那就用在孩子身上嘛。

留一部分作为孩子的零花钱,让他们自由支配,并且让孩子把每一笔花销全部记下来,养成记账的好习惯,确切的了解自己的花钱去向,修正自己的消费观。其余的钱作为一个教育基金保存下来,每一年都陪孩子把压岁钱存起来,首先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储蓄是理财的基础,然后适当的引入一些保本型的理财方式,一来可以让压岁钱产生收益,二来可以让孩子体味理财带来收益的喜悦,逐步培养孩子的理财观,为以后孩子的学习留一个保证。这样也算是专款专用,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要区别对待,年龄小的家长可以代为保管,协助使用;年龄越大的孩子自主意识越强,家长在旁监督的情况下,更多的让他们自己支配就好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用途,例如购置学习用品,买课外书,作为孩子的旅游基金,让孩子在旅行中不断开阔视野,获得成长。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压岁钱还是让它回归本来的角色吧,承载长辈对孩子的祝福,传递欢乐和喜悦,让孩子得到成长,让这个传统的习俗更健康的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