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牌”蜂花,能否赢得00后的喜爱

“妈妈牌”蜂花,能否赢得00后的喜爱

1985年,不管老少都争先恐后抢购一种叫万紫千红的擦脸油,成为爱美人士的必备单品。1985年,一句“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语令消费者津津乐道,几乎人手一瓶。

1985年,中国激情燃烧的一年,“中国企业元年”的下一年,中国品牌一个个诞生。经典国货品牌蜂花,便是其中之一。

1985年,上海闵行区一条小马路边上,以蜂花洗发露、护发素为核心竞品的上海华银公司成立。乘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蜂花产品一经上市就达到一瓶难求的状况。彼时刚经历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多数国人还习惯用肥皂甚至洗衣粉洗头,目的也只是为了保持卫生,根本没有护发的概念。

蜂花产品的出现,使低靡的日用品消费市场出现曙光,改变了长久来国人生活向品质方向的转变。90年代初,两三块钱一瓶的蜂花销售达到顶峰,2014年年销售额突破5亿。据国际知名研究公司AC尼尔森调查,蜂花品牌国内知晓率达36.6%,在中国国产同类品牌中位居第一。

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国货品牌“玩”起了消失。红极一时的乐百氏,小孩能嚼得动的大白兔奶糖……这些见证了改革生活日新月异的国货品牌,在时代洪流中,有的被无情淹没,有的在涅槃重生。潮起潮落,无尽唏嘘。在激烈竞争与交相更迭的消费风口,淡出大众视野的老国货似乎只有转变策略,才能重新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

低价策略未来是否适用?

物美价廉一直是大杀市场四方的利器,在过往的本土品牌崛起史上,因低价策略发展起来的企业数不胜数,蜂花算是其中一员,拥有一批忠实的用户,牢牢吸引着大量农村和城市平民消费群体。

“妈妈牌”蜂花,能否赢得00后的喜爱

蜂花营养护发素黄瓶、蓝瓶、红瓶,即便在今天,打开淘宝旗舰店标价为9.9元。而市场上同类护发素基本价格均在20元之上,极低价格买到经典国货,溢价完全超出了市场想象。

低价从何而来?“与其花大成本大量投入广告,不如靠产品质量取胜,让利给消费者”,低成本策略指导下,蜂花极少在电视或其他广告上露面,主要依靠消费者口口相传。而价廉不等于廉价,在产品质量标准上蜂花坚持从优从高,早在国家相关标准出台前,“蜂花”的许多基础原材料就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标准,还成为国内护发素行业标准的起草人。

“妈妈牌”蜂花,能否赢得00后的喜爱

知乎上网友更是对蜂花护发素给予好评

当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上的主力军,走“物美价廉”路线的蜂花显然底气不足,相比“物美价廉”年轻消费者更青睐“品牌”的影响力。依赖于消费升级,国人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走亲民路线的蜂花,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固有印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品质。在未来,老品牌升级换代进军高端市场似乎是必然选择。而面对日化产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价格便宜也代表着利润空间较窄,蜂花想“一招吃遍天下”已经不太可能。冲击之下蜂花要想进军高端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外品牌的挤压

随着时间流逝和经济发展,蜂花如今也面临着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蜂王、好迪、霸王、拉芳等本土竞争对手来势汹汹,飘柔、潘婷、欧莱雅等外资品牌大举涌入中国市场,大量竞品的出现给蜂花制造了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在同类产品中屹立不倒,并在市场上向前拓展。

纵观蜂花品牌内部升级创新之路,在植物系列基础上,先后开发了本草系列、无硅系列,后者被国家药监局鉴定为对皮肤“零刺激”,深受消费者欢迎。与此同时,蜂花的销售理念也独树一帜。当洗发与护发市场销售比例大概是4:1时,蜂花反其道而行,主攻护发市场,试图在各大品牌的夹缝中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2018年第一季度快消品网购排行榜中,宝洁、联合利华、资生堂等大牌几乎包揽洗发护发榜单的TOP10,蜂花柔顺营养护发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挤进前十名的国产品牌。

“妈妈牌”蜂花,能否赢得00后的喜爱

但这还远远不够。“在洗护市场,大部分都被外资垄断,本土企业市场份额都比较低,而且这种状态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如是说道。面临两面夹击的形势,“三十而立”的蜂花如何开得更艳尚且是个未知数。

老品牌如何求生?

目前,几乎所有的老牌企业都在高端化这条道路上奋斗,通过包装、配方改进,新品推出,跨渠道营销传播,逐步改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从低端向高端品牌转变。以百雀羚为例,研发新产品,邀请代言人,为品牌注入时尚元素,打造一个个病毒式营销,全民好感度得到提升。经过一系列年轻化、高端化的运作,如今的百雀羚不仅是草本护肤品中的翘楚,更是当之无愧的国品。

大趋势下,蜂花也开始思考如何延伸生命力,获得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拥护。为拓宽企业销售渠道,与国内230多家经销商合作,进入600多家实体大卖场、超市,借势互联网建立官方网站,进驻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线下渠道上选择投放地铁拉手广告,建立微信平台,不但保持住了原有“妈妈辈”的忠实消费者,还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

为适应年轻消费者和高端化消费需求,蜂花于2017年开发了第四代以“精华素”为主要概念的高端洗护产品,产品质量更安全,头皮刺激性更小。现任华银董事长顾锦文表示,“未来,蜂花还将围绕高端化的需求开发出更多的头皮、头发护理产品。”

但对于蜂花而言,其在消费者心中低价形象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改变并不容易。想要重振品牌影响力,便要在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竞争策略,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寻找品牌的精准定位,在创新产品以质取胜的同时,多渠道进行品牌传播,做到产品、营销、渠道“三足鼎立”,才能突出重围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时代一直在变,那些国货的辉煌还能回来吗?

“妈妈牌”蜂花,能否赢得00后的喜爱

《8.9元的护发神器,却年卖15亿,传奇如何成就?》来源:化妆品招商网

《一瓶护发素8.9元却年销15亿元,并且超越外企宝洁》来源:化妆品行业传媒网

《那些从巅峰滑落神坛的国货品牌》来源:首席品牌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