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砒霜還毒!吃了魚的這部位,12歲小孩送進ICU……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今日天氣

南寧 多雲

24℃~33℃

最近,有一個孩子因為吃了魚身上的這個東西,住進了ICU……

12歲的小浩(化名)平時學習忙

最近總感覺眼睛不舒服

家人就想到用吃魚膽的偏方給孩子養眼

沒想到

孩子吃了白鰱魚魚膽後

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隨後,家人立即將小孩送去搶救……

發現小孩是因為吃魚膽引發急性中毒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魚膽竟比砒霜還毒?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很多人平時不吃魚膽,只是因為魚膽很苦,卻並不知道魚膽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其實,在市面上很多常見魚的魚膽都是有毒的,特別是青魚、草魚、鱅魚、鰱魚四大魚,還有鯽魚、武昌魚、翹嘴鮊……這些魚的魚膽,你一定不要誤吃了!

魚膽中含有膽酸、氫氰酸等有毒化合物,毒性比同劑量的砒霜毒性還大。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而且不論生吞、煮熟或是泡酒,有毒成分都不會被輕易破壞。

如果服用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中毒,引起肝、腎功能的嚴重損害,重者造成急性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在清理魚內臟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乾淨,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進眼睛。

既然魚膽這麼可怕,那魚的其他部位,還能吃嗎?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除了部分魚的魚膽和魚籽,其他地方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而且秋季是吃魚的最好時機,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般人群,只要是吃魚不過敏,可以每天吃魚,也可以每週吃兩三次魚,每天約40~75克或每週280克~525克。

所以,雖然魚膽有毒,但是,魚的其他部位多吃對人的身體還是有好處的。

那些年,我們對魚的誤解

魚頭含汞量高?

霍~單憑一句話就想讓我放棄剁椒魚頭,砂鍋魚頭,酸菜魚頭湯,紅燒魚頭燉豆腐……

這是不可能的。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其實,這個實驗數據來自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但是,儘管如此,0.36mg/kg的含量也比國家限量的0.5mg/kg低。所以,魚頭是可以放心吃的。

而且,魚頭含有一定量的 EPA (二十碳五烯酸)和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們屬於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有好處。

Emmm對嬰幼兒的發育有好處……所以像小康妹兒這種老阿姨成年人吃了,也沒啥太大的用處啊……

魚籽能壯陽?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魚籽是雌魚產生的卵子,不少人認為魚籽可以壯陽,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相當於是一個民間偏方。

其實,除了壯陽這個說法不靠譜之外,魚籽富含蛋白質、磷、鐵、核黃素......營養成分可以說是十分優秀了;除此之外,它含有相當多的卵磷脂,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一定幫助。

但是,卵磷脂也是脂肪的一種,所以不能多吃,不然會長胖長胖長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魚鰓不能吃?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魚鰓是魚類重要的呼吸器官,平時家裡人吃魚,都會把魚鰓扔掉,認為魚鰓是毒物蓄積地。

其實,生長在比較乾淨的環境中的魚,魚鰓不僅無毒,而且含鐵量豐富,相當於雞鴨牛羊的肝腎肺。動物肝腎肺都能吃,魚鰓為啥不能吃???

但是,魚鰓吃起來口感沙沙的,略重口味。還是那句話,想吃就吃,不喜歡的話,就不要為了補鐵強行吃了,畢竟還有很多其他食物可以代替~

魚鰾有神奇功效?

魚鰾也叫花膠,它是能讓魚在水裡自由升降的器官。傳說花膠具有催乳、滋陰補血、美容養顏等功效……

其實……都是假的!!!

比砒霜还毒!吃了鱼的这部位,12岁小孩送进ICU……

坊間傳說魚鱗富含膠原蛋白,能美容養顏。事實上,膠原蛋白並不屬於優質蛋白質

,吃下去後會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或“肽”,並不會直接以膠原蛋白的形式出現在臉上。

因此吃膠原蛋白最多隻能增加氨基酸的供應,並不能美容養顏。

看來皮糙肉厚的樂活君,還是多吃點雞蛋和豬皮吧~

越貴的魚,營養越高?

並不是……

海魚與河魚相比,多不飽和脂肪酸如DHA、EPA的含量更高,有降低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那麼,是不是越貴的海魚,應該越好?

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醫生鄧波此前接受採訪表示:總體來說,魚類的營養價值相差不大,每100克魚含蛋白質15%~22%,脂肪1%~10%,最大的區別在於脂肪含量的多少。不同種類的魚脂肪含量相差較大,如鯷魚含脂肪10%,而鱈魚脂肪0.5%。”

價高的魚,往往是“外地魚”或者是“更外地魚”,於是,長途運輸、冷鮮保存都增加了魚的成本,讓魚的價格更高。

所以,對孕婦或者急需補充營養的人來說,不是越貴的魚營養越好哦

不過,魚類受水質原因的影響,深水域、高水質的魚更安全,建議這類人群選擇深海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