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大医学生开面包店说起

从浙大医学生开面包店说起

——读书毁了我

  •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浙大本硕连读医学生黄晓斌放弃了继续读博机会而是租300元房子,打工借钱开了一家面包店,生意寥寥,勉强糊口。他父母觉得如果开面包店,初中毕业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读研究生呢?我倒是觉得他读明白了,读出了一个真正的自己。读书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字典上的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第二种含义更为通俗即平时所说的上学 。那么,今天我们就谈谈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 在我的家乡上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从初中开始住宿生就要每天五点多起来在寒风中的操场上背书,晚上也要接近10点才可以休息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到你考上大学或者中途放弃为止。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要读书,也没有人告诉你读书之后走向哪里。更多的是内部竞争,诸如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还有捉对厮杀。这种单纯的、机械的学习显然不会有多少乐趣,但是效果还可以。而当我们终于这样走完中学时代,奔向未来的时候就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志愿怎么填?学校去哪个?专业怎么报?一片混沌。只能在有限的认知领域里,在对大城市模糊印象里,在最可能被录取的专业里挑一个。那么,这个18岁时候填的这个专业真的就是你这辈子想待的行业吗?就是最能发挥你天赋的领域吗?概率微乎其微!可是生活还要过。一部分人选择混下去,另一部分有成本意识,算出了自己学这个专业已经付出了多少时间、精力,在本行业之中寻找感兴趣、高回报的小领域,投身进去。最后,还有几个奇葩,在成长路上找到了自己所爱。毅然的退学重考,或放弃大好前程去做跟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事情。这种人一般集中在高校,国外常青藤退学的那几位也是家喻户晓。他所学的都浪费了,对,浪费了。但是相比较接下来几十年不开心的生活,这点成本算不上太高。聪明的人理解规则,利用规则,最聪明的却人跳出规则。对,他可能失败了,但是他已经跳出去了,你的失败、成功评价已经不适用离开这场游戏的他了。他读明白了。

  •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说是为了赚钱糊口。那么你管他是卖猪肉还是在硅谷中关村上班呢!有些工作身不累心累,有些工作身心俱累,卖猪肉至少身累心不累,乐得自在。如果是为了体面,为了能西装革履在高档写字楼办公,那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之后,他必然向最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攀爬。要完成自我实现,必须干称职的工作,才能展示天赋、才能获得最大快乐。对自我需求实现的渴望越强,就越会把他拉出现有的轨道,飞向属于自己的星系。

  • 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后来在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却在画画,这篇文章也会发在我平时发漫画的账号下。读书之于我,中学时候是打开封面就打开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大学时候说出来很简单,我的学费有点贵,我希望多读点书把学费赚回来,不知不觉读了上千本。当离开图书馆的时候,我读了一直留着的一本书,王强的《读书毁了我》。读书毁了那个懦弱、徘徊、愚蠢的、狭隘的我,重塑了一个有趣追求真理的我,这不就是读书的最大意义吗?

从浙大医学生开面包店说起

不抄袭不搬运,原创文章原创漫画,节约您的收集信息时间,说出我的专业思路,谢谢长期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