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下山虎”?“驷马拖车”?“百鸟朝凤”?“四点金”?......这些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老厝”,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你能读懂破砖残瓦背后的暗语吗?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2015年9月21日,“潮汕老厝巡礼”展览在汕大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图文展览,是林凯龙副教授所著《潮汕老厝》一书的延伸。

展览分为6个部分:

缘起前言村落环境布局个别建筑物建筑构件

接下来,小编将顺着这6个部分,为你介绍此次展览,一起来感受潮汕民居的韵味。

1缘起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我到中学的时候还是在老村里读的,到外地读书的时候老是梦见回家,到村里面玩,这是一种思乡情结,后来回来的时候就立志要把这种东西宣传出去。”在提到是什么机缘让林凯龙老师开始了解老厝时,他对小编这样说。

1989年,林凯龙老师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资料,2000年左右,他开始计划将资料整理写成书。2013年11月,首展于第十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举办时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出,此次汕大的展览是巡展的第二场。2前言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莲花山下的澄海隆都候邦七落,为华侨回乡所建巨宅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桑浦山下的炮台石碑村,始建于元代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汕头老市区南生公司钟楼

潮汕老厝在平原乡村多为古寨和府第,在山区和半山区多为土楼或围楼,城镇多骑楼和中西合璧的豪宅,以及教堂、庙宇等。规模宏大、中西合璧、装饰精美是潮汕老厝的特征,其中缘由既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有海外元素的移植,这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深厚,又折射出其包容与开放。3村落

①村落选址布局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潮汕地区的风水脊梁是莲花山脉,从莲花山脉两边伸出的大南山和南阳山,正好形成一个面朝南海、张开双臂成“冂”字形的巨人,紧紧地拥抱着潮汕平原,使潮汕平原成一“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潮汕村落也按风水理论来决定外形、朝向以及水口桥梁等。

例 汕头沟南许地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桑浦山南麓的汕头沟南许地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②风水学说的影响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的风水学,传到南方后分为以江西为代表的形势宗和以福建为代表的理气宗。形势宗由唐朝国师杨筠松带入江西,在他隐居的地方风水大师辈出。三僚至今有“七廖下潮州”和“不到潮汕不出师的说法”。理气宗则主要称盛于福建,以罗盘看方位,根据星宿分野、阴阳八卦、九星吉凶、二十四山向等原理进行操作。受这二种风水理论的影响和熏陶,迁潮的仕民或自任堪舆家,或聘风水师,竭力为子孙寻得风水宝地,营造藏风聚气的居宅。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4布局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①自然村落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村落中轴线一般由大宗祠占据,大宗祠的左右是小宗祠,然后是火巷和厝包,外围往往是一座重叠相联的“下山虎”三合院和“四点金”的四合院。这样便形成了以大宗祠为中心的驷马拖车、三壁莲为主体,旁边为四点金、下山虎等小型住宅,其他建筑包括书斋和庙宇按次序环绕而成的自然村落。

②围寨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潮阳沙陇镇东仙村的东里寨

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位于潮阳沙陇镇东仙村的东里寨是一占地万余平方米的正方形巨寨,寨四周各有长近113米,厚0.7米的寨墙,四角建有更楼,共开北东西三门。寨里面排列整齐的府第为三街六巷的“皇宫起”形式,整齐分布以家庙为中心的22座“四点金”,计有房466间。另外,在寨的四周还有36套二房一厅的互寨厝。

③土楼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道韵楼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④城镇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5建筑

①祠堂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②教堂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汕头市基督教会鸥汀锡恩堂

③民居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④陈慈黉故居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澄海隆都陈慈黉故居

⑤“下山虎”和“四点金”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普宁燎原镇泥沟村独立“下山虎”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普宁果陇乡成片的“四点金”

⑥驷马拖车与百鸟凤凰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6构件①屋顶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②山墙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文艺|韵美潮汕老厝

林凯龙老师说:“我这本书不仅仅是古村落的介绍,还有寻找它的特点,它的代表性,以及它在中国建筑史上民居的地位,这更重要。”

城市在不断发展,老厝也在悄无声息地消失。有的被推倒重建,有的被粉刷一新……“现在潮汕的建筑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比北京四合院还早。但好多人不知道它的价值就肆意破坏。”林凯龙老师感到十分惋惜。

认识老厝,了解老厝,是保护这些宝贵遗产的前提。破砖残瓦背后的暗语,是它们不为人广知的价值,也是它们对得到保护尊重的渴盼。

图片来自《潮汕老厝》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南澳百事通团队,致力于传播潮汕文化,宣扬潮人精神,也不遗余力的提供汕头南澳岛的住宿、餐饮、游玩等服务。来南澳岛不知道怎么玩,可咨询小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