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剛剛完成校長交接棒,來聽聽新老校長都說了啥?

12日,教育部黨組在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工)宣佈任免決定,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高松調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王迎軍不再擔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高松成為華工改革開放以來第七任校長,他表示,將大力推動學校綜合改革和廣州國際校區建設,為中華振興,特別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作出華工不可替代的貢獻。

王迎軍離職感言:永遠是一個華工人

华南理工大学刚刚完成校长交接棒,来听听新老校长都说了啥?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以及全體師生對教育部黨組、廣東省委的決定表示堅決擁護,對教育部黨組對華南理工大學一以貫之的支持和厚愛表示感謝。同時,章熙春對高松來校工作表示由衷的高興和熱烈的歡迎,對王迎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真誠地希望王迎軍今後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华南理工大学刚刚完成校长交接棒,来听听新老校长都说了啥?

剛剛卸任的王迎軍也飽含深情地發表離職感言,一句“謝謝你們”道出了她對全校師生員工長期以來的信任與支持的衷心感謝;一句“祝福華工越來越好”道出了她七年時間裡竭盡全力為學校的發展、為廣大師生的福祉努力工作的責任與擔當。

王迎軍表示,自己永遠是一個華工人,將以其他的形式繼續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相信新一屆的班子一定會在教育部黨組的領導下,在地方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取得更大的成就,早日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

新任校長高松表示:對華工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高松表示,堅決擁護教育部黨組和廣東省委的決定。大學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養,他在履新發言中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談了自己的認識,提出對於像華工這樣的中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培養在世界上有競爭力的、創造性的、全面發展的人,能夠引領中國和世界的未來發展,而創造性的人才需要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的結合。

华南理工大学刚刚完成校长交接棒,来听听新老校长都说了啥?

高松表示,越瞭解華工人的奮鬥歷程,越對華工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華工可以有更高遠的且可實現的目標。他將在校黨委領導下,認真履行華工校長職責,傾聽和服務華工師生員工,全身心融入和投入華工的建設與發展,充分發揮全校師生員工的集體智慧,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大力推動學校綜合改革和廣州國際校區建設,為中華振興,特別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作出華工不可替代的貢獻。

簡歷

高松,男,1964年2月生,1984年6月入黨,1988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無機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學副校長,2018年4月任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

延伸

都是理工科權威專家,很多是“老華工”

華南理工大學歷任校長盤點

南方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華南理工大學歷任校長有一些共同特徵:都是理工科出身,在特定的領域是權威專家,而且近20年來,擔任校長的都有在華工學習的背景,是名副其實的“華工人”。近年來,兩院院士已經成為部屬高校校長的標配。

改革開放以來華南理工大學歷任校長名單。

張進(1910—1985)

任職時間:1979年2月——1980年11月

劉振群(1922-2007)

著名陶瓷技術泰斗,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任職時間:1982年2月-1991年11月

劉正義(1935-)

金屬及合金材料專家,博士生導師。

任職時間:1991年11月-1995年4月

劉煥彬(1942-)

1965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製漿造紙工程專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任職時間:1995年4月-2003年9月

李元元(1958-)

1998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獲工學博士。粉末冶金和鑄造專家,博士生導師,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吉林大學校長。

任職時間:2003年9月-2011年12月

王迎軍(1954-)

1997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獲博士學位。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專家,華南理工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帶頭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任職時間:2011年12月-2018年10月

【記者】杜瑋淦

【通訊員】華軒

【校對】楊遠雲

【作者】 杜瑋淦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教育~廣東教育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