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還沒新支柱產業」的廣東未來怎麼辦?

专家:“还没新支柱产业”的广东未来怎么办?

本文字數:2885字

1分鐘速覽版

1.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對廣東提出了“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明確要求

2. 廣東工業大學秉承習近平講話精神,舉辦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走在全國前列研討會。

3. 四十餘名專家對廣東如何走在全國前列發表了看法。

9月15日,由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廣東工業大學主辦,廣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走在全國前列”理論研討會在廣東工業大學龍洞校區舉辦。該會議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的重要講話精神”系列座談會的第三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工作, 深刻指出廣東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廣東提出了“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明確要求。這次理論研討會,分別有三名專家進行主題發言、十名專家進行代表發言,針對習近平的講話內涵進行了剖析,併為廣東未來獻言獻策。

专家:“还没新支柱产业”的广东未来怎么办?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趙細康首先發言,他指出,目前中國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有三個方面:一是發達國家高端技術限制與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的“雙重擠壓”;二是供給升級滯後於需求升級;三是新舊動能轉換不暢,導致要素配置的結構性扭曲。而創新的實質,即實現要素不斷從舊的低收益組合向新的高收益組合的轉變,這也是調結構、轉方式的本質性要求。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關鍵是要以新產業體系建設為重點,廣東雖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新產業尚未成為新支柱。過去幾年,廣東的一些創新做法值得肯定,比如說“以立先行”,還有“從扶產業到扶企業”,今後應選擇這個方向繼續前行。

之後,廣東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丁晉清發言。他認為,要深刻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意義和迫切需求,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契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把握四個基本原則:第一要著眼於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代表團講話時指出的廣東的問題,就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要見思想更要見行動;第二要著眼於推動創新發展,“創新是第一動力”,動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就很難實現高質量發展;第三要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第四要著眼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是改革發展的主體,也應該是經濟體系的受益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超第三個進行主題發言,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要建立開放便捷的信息城市。目前雖然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吞吐量強,但宜居水平較低,有製造,缺智造,服務業相對滯後。未來,要推動改革從“帕累託改進”走向“卡爾多改進”,首先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要解決好央地財政關係、土地財政、房地產稅等問題;其次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尤其是要解決好外籍人士落戶等問題;最後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

专家:“还没新支柱产业”的广东未来怎么办?

此外,還有十名代表進行發言,各自闡述了對廣東如何走在全國前列的想法。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郭惠武副教授:

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產業結構調整的直接動力就是產業之間盈利水平的差異,高盈利的行業會得到擴張,而低盈利的行業會逐步萎縮,最終實現產業結構的轉換。所以要推動廣東產業結構升級就必須高度關注高技術產業的盈利水平,以提升其盈利能力作為主要抓手。為此,應著重注意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保證產業的創新收益;進一步發展完善金融市場,助力高技術產業規模效應的發揮;構建完善的創新網絡,提升研發效率;保持產業的多樣性,拓展創新的市場空間。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丁煥峰教授:

逐步縮小城鄉與區域發展差距,促進經濟社會各要素有序聚集和流通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解決中國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需要我們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格局。一方面,構建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新格局;另一方面,建立更加高效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謝加書教授:

要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時代特點,抓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這一根本要求,抓住中央和省裡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以高標準實現中央的重託,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共建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打造“中國硅谷”;共謀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道路;共建共享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同引育創新人才,厚植廣東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創新驅動基礎。

華南商業智庫理事長、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王先慶教授:

在新時代,廣東要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著力點必須從貿易視角來尋找,因為廣東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真正能夠影響整體經濟格局並能全面激活現代經濟潛能的“關節點”,就是長期發展滯後的“貿易流通”這個瓶頸和短板。打破這個瓶頸,廣東經濟就能上一個新臺階。這是廣東工業化道路和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

廣東金融學院華南創新金融研究院科研處處長楊公齊教授:

要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首先必須要對標國際,不能閉門造車,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確定我國經濟體系現代化的目標值以及發展方向。其次,從未來來看,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發展,構建更為緊密的國際經濟合作關係,即是中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要找到與先進國家的差距,承認差距,進而縮小差距。

國家海洋局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李寧副研究員:

近年來廣東不斷推動海洋經濟穩步發展,基本形成了海洋產業門類完整、經濟輻射能力較強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但當前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對於促進廣東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四條建議:以新發展理念指導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構建現代化海洋經濟產業體系,強化科技、金融、人才等政策配套支持,推動海洋經濟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韶關分院研究部主任楊志明:

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必須跟上節拍,奮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大膽從五個方面進行探索。一是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找準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支撐點。二是用體例式思維,按現代化經濟六要素做好頂層設計。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找準高質量發展發力點。四是大膽解放思想,把準高質量發展發力方向。五是全力深化改革,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精準發力。

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劉江華研究員:

要有效防控金融危機的發生,或者一旦危機發生,能有效將其對經濟的衝擊減少到最小程度,一是要制定和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開放策略和監管體系,二是要堅決走實體經濟強國的道路,做大做強以先進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前者是金融風險防範的制度性柵欄,後者是築牢金融健康發展的根基。

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化教授:

生物醫藥由於其技術價值和臨床意義,被譽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皇冠上的寶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廣東的生物醫藥產業如何走在全國前列,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走在全國前列必須回答的問題。廣東作為醫藥大省,具有一定的產業優勢,但與北京上海相比,在產品集聚效應、創新研究和領軍人才方面依然存在差距。必須從科技創新驅動、政策驅動、資金驅動等方面著手,推動廣東生物醫藥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廣東工業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林教授:

與國際先進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環境質量是其發展的一個突出短板。作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珠三角製造業的核心區域、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點港口群,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倡導綠色行為規範、培育綠色產業體系、佈局節能環保項目,以及推廣普及清潔能源、開展灣區清潔美麗計劃等為重點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措施。

今日作者

专家:“还没新支柱产业”的广东未来怎么办?

·END·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