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發明專利審查週期平均縮減至3個月

今年中國(廣東)、中國(佛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將投入運行。廣東的專利審核週期大大縮短,發明專利審查週期由原來的平均22個月縮減至3個月。自今年8月1日起,還將停徵專利登記費、公告印刷費等費用。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憲民說,至今年4月,全省通過《知識產權管理規範國家標準》認證企業已達5211家,躍居全國第一。今年,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將繼續推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貫徹實施“知識產權管理規範”(業內稱為“貫標”),爭取到今年底,知識產權貫標企業突破8000家,全省重點高校、科研院所推動知識產權“貫標”工作。

馬憲民介紹,廣東建設重點產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審查的權利類型從外觀設計拓展至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類專利申請以及複審無效請求的快速審查。審核週期大大縮短,外觀設計專利審查週期將由原來的平均5個月縮減至10個工作日以內,實用新型專利審查週期由原來的平均6個月縮減至1個月,發明專利審查週期由原來的平均22個月縮減至3個月,複審案件審查週期由原來的平均11個月縮減至6個月,無效案件審查週期由原來的平均5.5個月縮減至4個月。

不僅如此,業務領域將突破地域限制,全面覆蓋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多項業務領域,受理範圍從以往僅侷限於市鎮等產業集聚區擴展到全市、全省甚至將服務覆蓋部分華南地區。保護中心建設將極大降低專利申請人和權利人辦事成本,增強保護時效。2018年中國(廣東)、中國(佛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將投入運行。

有高校教授反映專利轉化率低。對此,廣東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巨峰說,目前76%的專利都是來自企業,企業的轉化率沒有問題,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個人的專利轉化率相比企業而言,確實偏低。

針對這個問題,何巨峰說,廣東省知識產權局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一是推動高校、科研院所進行“貫標”,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

二是推動高技術、高質量、高價值的專利培育,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的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以及研發團隊加大產學服務創新模式開展相關培育。

三是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利引進到產業園區,進行產業化。通過上述舉措,何巨峰說,今年,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利轉化進入活躍期。比如,華南理工大學第一季度就有40個專利轉化3000多萬元;中山大學一個專利轉化2000多萬元;剛剛在惠州舉辦的中國高校科研成果交易會上,廣東的高校科技成果(包括專利技術)交易額達13.7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