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強勢」入局 青島便利店企業三足鼎立

原標題:電商“強勢”入局 青島便利店演義“三國”

不久前,蘇寧發佈智慧零售“小店大開花”戰略。據此,今年2月才在青島開了第一家便利店的蘇寧小店,年底前將落地至100家。以蘇寧為代表的電商便利店的強勢擴張,打破了青島市場日系便利店和本土便利店相對穩定的態勢,也讓一直走得不緊不慢的青島便利店行業感受到壓力。

市商務局數據顯示,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重點便民連鎖店554家,營業額6.7億元。預計下半年青島傳統的便利店將新開115家,擴張速度明顯加快。

日企、本地企業、電商三足鼎立

2009年7月,青島市第一家日系便利店迷你島(現為青島市供銷社和日本永旺合資企業)開門納客。受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限制,最初四五年裡一直鉅虧經營。直到2013年前後,用青島迷你島副總經理楊毅的話說,青島的便利店市場“才算看到希望”。也就在這一時期,青島迎來第二家日系便利店7-11的入駐,青島便利店行業在多元品牌的帶動下慢慢熱了起來。

相比其他一二線城市,青島本土便利店品牌起步較早。2000年初,可好、友客、優同等一批本地企業就開始探索品牌化和連鎖化經營。在迷你島進駐青島後不久,可好就進行了店面的改造升級,在產品結構、門店佈局和管理等方面都向日企看齊。

2016年、2017年,青島便利店行業開始加速擴張。可好2016年新開店30多家,利群在2017年新開店13家。2017年,線上流量紅利時代結束,便利店成為電商爭相佈局的線下流量入口,京東便利店、蘇寧小店等電商便利店品牌扎堆進入青島。

截至目前,迷你島店鋪總數達67家,利群便利店56家,可好152家,友客200餘家,蘇寧小店年內將達到100家。

青島地區日系和本土便利店之所以可長期並存發展,差異化經營是關鍵。迷你島、7-11等集中在新興商圈、寫字樓,主要消費群是年輕白領群體。本地企業則多以社區為核心,分佈集中在黃島、城陽等新興城區,在區位上跟日企差異明顯。電商企業,以蘇寧小店為例,主打社區消費場景,通過細分化店型向地鐵、學校等滲透。

“彎腰撿鋼鏰的幸福”

“便利店就是彎腰撿鋼鏰的幸福”,便利店行業掙的是“辛苦錢”。根據德勤中國與阿里研究院聯合發佈的2017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報告,便利店商品平均價格比傳統超市高15%、毛利率多在20%~30%,但淨利率卻難超5%,投資回報週期長。

在盈利水平方面,國內大多便利店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均遠遠低於日系便利店。而在中國深耕幾十年的三大日系便利店,目前也只有全家開始盈利。

此外,攀升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也讓便利店盈利變得困難。

記者調查迷你島、7-11等便利店發現,在市北中心區域,一個100平方米、經營狀況較好的店面,月租金最高30萬元,每日流水在15000元上下,平均每個店要配五名店員,再加上水電、物業等支出,想達到收支平衡很困難。

另外,從盈利能力來講,關東煮、飯糰、便當等鮮食類產品被視為便利店引流、提升毛利率的關鍵,也是日系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但售賣鮮食前提是高投入,從產品研發到工廠建設、物流、設備等等,便利店的鏈條長度和複雜程度有時甚至高於大型零售。

據可好營運部營運總監林巍偉介紹,大多數便利店為了減少損失,索性將鮮食拒之門外,導致利潤率上漲緩慢。而受到中國地域飲食習慣和發展不平衡的限制,日系便利店引以為豪的鮮食在中國水土不服,因無法實現大規模集約化生產,行走日韓和歐美市場的鮮食在中國並沒有達到同樣的效果。

然而,利群、可好、友客等青島本土便利店卻因為更“接地氣”、經營模式靈活,基本都能實現盈利。林巍偉介紹:“日系便利店大都採取120平方米以上的標準規模,而可好卻能根據區位,用二三十平方米的空間開起一個店。可以第一時間引入髒髒包、椰子黑等網紅產品,配合中國的節日傳統推出節日禮品,這些日系便利店就做不到。”

儘管如此,在楊毅看來,便利店是“商業+工業+科技”的完整系統。作為商業,它依賴供應鏈和產業的支撐。所售賣的鮮食和自主品牌,需要企業對生產環節的深度介入,進行工廠、倉儲等一系列建設。日系便利店無論在產品結構、店面佈局,還是管理團隊上,都不是內資便利店短期內能達到的。從長遠看,體量小、淨利率低的便利店行業,需依賴精細化管理才能撿起地上的鋼鏰。

電商將引導戰局?

先進的數據管理系統使得便利店在誕生之初就被打上“商業高科技”的標籤。

青島蘇寧便利店總經理胡榮武表示,當地的零售經驗和網絡化零售團隊,智能化供應鏈和物流體系,是蘇寧電商與便利店的結合點。便利店的趨勢是集中化,未來每個區域的便利店都將由幾家大型公司把控。電商入局便利店,除了刺激行業的擴張,更深層次上,是通過自身資源和技術的輸出,為傳統的、為數眾多的夫妻店賦能,實現便利店行業整合。並由此對相對弱勢的連鎖便利店企業形成衝擊,使中國便利店市場快速出現一批相對統一且更具競爭力的便利店門店。

可見,在電商“智慧零售”“新零售”的語境下,只有創造出全新的業態,更加準確地切入目標消費者的生活,為消費者創造更加便利、快捷、時尚、休閒的生活價值,才是便利店變革的方向。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青島的迷你島將延續品牌傳統,每週推出一款鮮食新品,可以稱之為“便利店+餐飲”業態。而利群便利店、蘇寧小店這類以社區為主的便利店,都傾向“便利店+生鮮”模式,增加生鮮的配比。此外,“便利店+租賃”“便利店+藥房”“便利店+洗衣房”“便利店+健身房”等業態也多有呈現。未來,便利店還將在不同場景中爭奪顧客,就像青島便利店市場目前分化出了“商圈便利店”和“社區便利店”,未來的便利店將進一步細分出地鐵、學校、醫院和景區等消費場景。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張淼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