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腳步扎穩,雙腳分開略比肩寬,雙肩放鬆,雙手自然抬起,高度視放置旋盤的水缸高度而定,雙眼目視雙手......

不要奇怪,這不是練什麼功夫,這是在做粉皮。

01

不要以為這粉皮做起來很簡單,如果說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這做粉皮就是一門絕世武功了。這門絕世武功沒有秘籍,只有師徒、父子間的口傳相授,和數年的勤學苦練,才能摸著門道,學有所成。

過去在棗莊嶧城區的石泉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這門手藝,這手藝大家不藏私也不賣弄,都是吃飯的傢伙什兒,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也不多議論。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已經磨成漿糊的紅薯

每到秋季的時候,正是紅薯的收穫季節,村民便開始將收穫的紅薯一擔擔挑到溪邊、井邊,一個個仔細清洗乾淨。

爛紅薯、有疤痕的紅薯全部挑選出來,只留下個大、健康的好薯,用石磨磨成薯漿,過濾之後,只剩下潔白的澱粉儲藏在大缸裡。等到天好的時候,大家便把大缸搬出,點上爐灶做粉皮,一時之間,滿村飄散著粉皮的清香。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村中正在做粉皮的火熱場景

一般條狀的粉條多是機械加工的,手工的粉皮則是圓形的,因為都是人工用旋盤“旋”出來的,一次一張,很是費工夫。

02

現在村子裡會做粉皮的村民已經所剩不多了,這門曾經很普遍的手藝,因為掌握的人越來越少,儼然已經成為一門絕世功夫。孫啟考便是其中屈手可指的還會這門手上功夫的人。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做好的粉皮要均勻攤放在竹匾上晾乾(孫啟考在晾曬粉皮)

粉勺盛著調成的適量紅薯粉糊放入旋盤內,旋盤浮於鍋灶上的開水中,雙手反向均勻發力,快速轉動旋盤使之旋轉。粉糊受到離心力的作用,隨之由底盤中心向四周均勻地攤開,同時因為受熱,而按旋盤底部的形狀和大小快速固定成型。

待粉糊定型之後,立刻將旋盤放入盛滿涼水的大缸中,待粉皮遇冷快速冷卻之後,這一張粉皮才算是做好了。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製作粉皮的重要步驟:上旋蒸糊

做粉皮這門手藝,就像是練功夫一樣,做的過程中步子要扎穩,雙手要靈活放鬆。拿取的時候要敏捷迅速,旋轉的時候要用力均勻,以四兩撥千斤之勢,迅疾又靈巧地發力動作。就像是一個武林高手,方寸騰挪間拂掌掃臂,揮灑自如。

這些要點、經驗除了父親傳授的之外,其餘的都是孫啟考在常年製作粉皮的過程中,自己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

03

蒸熟的粉皮,要用巧勁一張張地均勻攤放在竹匾上,竹子的清香混著紅薯的澱粉香,聞著便醉了人。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正在晾曬的粉皮

正是風和日麗之時,一個個鋪滿涼皮的竹匾按順序擺放好,遠遠望去,全是收穫的滿足感。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已經制作好的紅薯粉皮

晾乾的涼皮,孫啟考會和父親一起按重量或者數量打成捆。此時粉皮的水分含量已經很低了,但是卻完整不碎,齊整的像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

手工做的粉皮,嚼勁、彈性都比機器做的要勝出數籌,滑而有口感,軟而帶香甜,嫩而有嚼頭,不管是涼拌還是炒煮,都能滿足最挑剔的食客的味蕾。

如果煮飯是一門功夫,那麼做粉皮就是絕世武功

石泉粉皮早在清朝就享有盛名,乾隆下江南時路過嶧縣,縣令張玉樹把石泉粉皮作為貢品獻給皇帝,乾隆品嚐後,大加讚賞,從此石泉粉皮就名揚天下,成為魯南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